讀書與迷惘:勸學的迷失?Reading and befuddlement:Perplexity of Encouraging Reading?(423WorldBookDay)
《列子。周穆王》的故事是這樣的:
秦人逢氏有子,少而惠,及壯而有迷罔之疾。聞歌以為哭,視白以為黑,饗香以為朽(臭),常甘以為苦,行非以為是。意之所之,天地四方水火寒暑,无不倒錯者焉。楊氏告其父曰:「魯之君子多術藝,將能已乎?汝奚不訪焉?」
其父之魯,過陳,遇老聃,因告其子之證。老聃曰:「汝庸知汝子之迷乎?今天下之人,皆惑於是非,昏於利害。同疾者多,固莫有覺者。且一身之迷,不足傾一家;一家之迷,不足傾一鄉;一鄉之迷,不足傾一國;一國之迷,不足傾天下;天下盡迷,孰傾之哉?向使天下之人,其心盡如汝子,汝則反迷矣。哀樂聲色臭味是非,孰能正之?且吾之此言未必非迷,而況魯之君子,迷之郵者,焉能解人之迷哉?榮汝之糧,不若遄歸也。」
上文係文言文,希望讀者也不會迷惘、困惑;但列子之所言卻是一語中的,像故事中秦人之子得到「迷惘症」:所有被以為正常的都顛倒了,視黑為白、臭香皆亂、甜苦不分。楊氏叫秦父向魯國君子學習,途中巧遇老子,而老子的一番話,真是妙絕:
你以為自己兒子有迷惘症?但天下之人若是非黑白顛倒像你兒子一樣,而且迷惘人數眾多---不足以少數正常及正確的來糾正多數錯誤及混亂的;那麼誰才是得到了迷惘症?誰又能解這迷惘之症?
今天勸學及叫人多讀書,猶像以上秦人之父子,以及老子之所言,明明讀好書能夠廣闊視野及眼界,尤其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之際,根本暫時無法行萬里路,那麼為何不多讀點好書呢?然而,今天勸學及叫人多讀書,卻好像拉牛上樹般的一樣困難?
寫《文心雕龍。神思》的劉勰說過:「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研閱以窮照,馴致以懌辭」,究竟今天還有幾人會以為「積學以儲寶」?還是買黃金買Bitcoin來儲寶?筆者又想若然荀子重生,還會不會再寫《荀子。勸學》一文?其文首段說: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冰出於水而寒於水,木要受繩規才能正直,金要受砥礪才能精純;因此君子要智明而沒過失,就要以博學強聞並且不時反省躬行而為之!
筆者敢向諸位打賭,在一程地鐵車廂之內,舉手機視之者眾多,舉書本讀之者幾稀!是故,每有在地鐵車廂之內讀書者,筆者必會趨前看其書之封面,最近一次看到的是一個小朋友所讀的英文書《Little Prince》。僅此一位且在幾個月前!
你可能會反駁,看手機也可能讀網上電子書?唉!筆者目測所見,眾人之手機不外乎在手遊、電玩、即時通訊、社交電子平台,還是Youtube、抖音、B站,又或是看日韓中港劇集,讀書免問?
於是,筆者又想起了《莊子。田子方》的一則故事:
莊子見魯哀公。哀公曰:「魯多儒士,少為先生方者。」莊子曰:「魯少儒。」哀公曰:「舉魯國而儒服,何謂少乎?」莊子曰:「周聞之: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時;履句屨者,知地形;緩佩玦者,事至而斷。君子有其道者,未必為其服也;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固以為不然,何不號於國中曰『無此道而為此服者,其罪死』?」於是哀公號之五日,而魯國無敢儒服者。獨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門,公即召而問以國事,千轉萬變而不窮。莊子曰:「以魯國而儒者一人耳,可謂多乎?」
上述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是否拿著書本閱讀就一定是在閱讀,閱讀又是否能通情達理、兼收並蓄,以至於「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還是在扮作閱讀?不會吧?
走筆至此,太多嚕囌,想起屈原的《離騷》,又來電說中央圖書館青少年讀書會又要延後一個月,筆者心中亦不免迷惘又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