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糾古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倡議:共創式儒學

糾古
·
·

從「基進市場」談起

去年至今,「基進市場」這本書轟動全球,大家都因為這幾個「社會計畫」感到耳目一新;但實際上,我們都知道用AI對社會進行調控(看看FB),效果只會更精密、更全面(totalitarian)。相較於AlphaGO的超級演算法,古老的開根號(radical)到底魅力何在?我們為什麼不嚮往循序推動、看來十分可行的社會信用體系,而寄望於(乍聽之下的)天方夜譚?

答案仍然是「恐懼」,對權力與黑箱的恐懼。
作者也點出了區塊鏈的「去中心化」與「去信任化」是對抗霸權的兩大助力。

但區塊鏈真的這麼神奇嗎?

相較於簡明易懂的「開根號」,區塊鏈對多數人來說,至今顯然尚未擺脫「黑箱」問題;既然仍「黑箱」,那就還需「相信」——也沒辦法真正地「去信任化」以至於「去中心化」。

如此看來,區塊鏈最無庸置疑的貢獻只剩下「建立(交易/協作)系統的成本降到極低」,這意味著各種(乍聽之下的)天方夜譚,都很有機會付諸實行;我們將看到的「基進市場」,不會只有開根號或AI,而是百家爭鳴、各種規則互相競爭的「市場的市場」。

進行式:資訊科技帶來「心」的革命

我們先往後退一步,重新看看整條脈絡的長相。

古早時代,東西方思想對於「人」都做出了身/心的區別;以領域來分,則是對應到經濟/資訊。

百年來影響世界最深的馬克思,從「身」的角度來看,認為「生產技術決定社會結構」;儘管他很可能是對的,但歷史的發展並不如他所料——因為在他死後,「資訊的傳遞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
火車速度進化史

商業電台在1920年代出現
「大師中的大師」杜拉克則告訴我們,無產階級革命之所以沒有成功,是因為管理知識(關乎生產的「資訊」)對於生產力的影響,遠遠超越了資本——老闆沒想像中那麼有本錢剝削你,而你的生活也過得比以前好。「經濟人」已死,接下來是「知識人」的時代;自稱「社會生態學家」的他,於是把探討重心擺到了「組織」上。

除了生產力之外,接下來的百年內,媒體更是直接成了耳目的延伸——我們的「心靈生活」,已形同別種生物。(顯然已不是馬克思描述的那個人類,麥克魯漢說我們都是Cyborg啦!)

時至今日,「資訊」取得管道更加多元,而百年前光是「下載速度加快」就掀起了「管理革命」,現在還人人都能「上傳(發布)資訊」!人心狂飆(活動量遽增)、互相交纏碰撞之下,人際關係與組織型態雙雙進入了全新紀元,形成更複雜綿密的權力之網。我們也能看到,快速進化的這個社會中,年齡相差10歲,很可能就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種。

「新組織」與「新問題」

「網路時代的全新組織型態」是指區塊鏈嗎?區塊鏈當然是其中之一,但有更多我們早已熟悉。這些組織/協作系統/生態系/市場有一個共通的特質:就是所有參與者抱有同樣的一個集體想像/價值觀,再透過網路結合、進行協作。

*例如前面提到的臉書,大家透過這個系統「分享親友生活」。
*阿里巴巴則是一個「小店家安身立命的大市集」,蘋果App Store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領英「幫助所有對的人找到對的工作」。
*Google讓大家「交換各種資訊」。

是的,「平台經濟」就是網路帶來的新組織/協作型態;作為「價值流通的媒介者」,也是區塊鏈所面臨的傳統對手。而「小人喻於利」,死老百姓在選擇不同平台/系統/市場時,看的只會是成本(包含對集權的「恐懼」)/效益;但這不是此處想討論的問題,暫且跳過。

「新組織」帶來的「新問題」是什麼?傅柯說得好,權力無所不在,世界上每一段關係之中都有權力/支配的成分;人們透過網路交流/協作,伴隨而來的就是無數的人際連結、與對應的權力關係——即使是素昧平生的路人,你都能因為他的一段發言而跟他發生關係;因此產生的,無論是網路霸凌、人肉搜索、聚眾鬧版、科技巨頭的勞動剝削等,都是似曾相識的全新問題、甚至是既存問題的強化升級版本。

解決「新問題」需要「新方法」

面對組織或人際關係的這些問題,我們擁有宗教、哲學、人文科學等各種工具;但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解決問題的速度顯然跟不上問題產生的速度,這個世界於是越來越受「關係」所累。

由於問題來自於「相遇」的排列組合,要歸納出普世皆準的解方只會加倍困難,因此「改變生產解方的方式」大概是唯一可行之路——除了人工智慧,大概就是「工人智慧」了;而Wikipedia應該是個無人不知的例子。

但Wiki的「客觀知識」與人文科學有個共通的缺陷,就是不具備中心思想(主觀成分),缺乏了「舉一反三」的特性;而具備「中心思想」的哲學,又通常是晦澀難懂的。

這時候就要搬出你我都十分熟悉的「儒家」來了:儒家思想在東亞早已深深滲入日常言語、平民生活之中,隨便抓個路人,大概都能告訴你溫良恭儉讓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各是什麼意思——這無疑是個「共同創作」的絕佳平台。儘管大家都說虛偽迂腐,但只要把肉挖空(?)再回填(!?),或許可以稱得上是這個時代解決問題的上選工具。

倡議:共創式儒學

儒家思想原本就是為了解決「人與人之間」的問題而存在的,我們可以很簡單地抓出重心:

*仁:對待他者(人事物)的態度。
 不同的人際關係,有不同的對應內容;忠孝等大多數一字美德都屬於「仁」的一種。
*義:面對他者時,對待自己的態度。
 主要是選擇要做些什麼、做到什麼程度,所以個體最高級的表現是「犧牲自己生命」。
*禮:一切「看起來」該是什麼樣子。
 就是強制性較低、要求較嚴格的法律,一般我們稱它「禮貌」。
*智與信是方法論,這裡先跳過。

為什麼適合共創呢?因為這套框架極為扼要單純(但並非沒有),延展性相當好;而每一套內容各自又可以分得很開,互不干涉。舉例來說,我們可以寫出一套「在matters上交流的仁義禮」、再寫一套「steemit上的仁義禮」,也可以跳脫平台本身的規則,來一套「文字社群平台上的仁義禮」;不需要有任何程式或各種領域的知識,只需要把自己認為「該怎樣」、「怎樣比較好」分享出來,讓(區塊鏈等)系統設計者自行參考取用。

把自己的看法套到框架裡面有什麼好處呢?一來是聚焦,避免論述過於發散;在聚焦之後,則更容易互相聯想、啟發、以及引用。除此之外,以往的宗教/哲學/人文科學有無數知識,只要丟進框架,也能更容易地用來聯想「那網路上該怎麼辦?」

在此架構下,也能簡單地把大家的看法做成無數條鏈,用類似github的方式協作——可以各編各的版本,也能相互整合。

不知道有沒有機會把先行者steemian們釣上來分享?
我們即將進入一個「系統能給獎勵」的全新時代,「市場的市場」、「區塊鏈的市場」需要更多彈藥與後勤支援。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