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勒斯故事》一雙鞋改變界線
這篇是閱讀《那不勒斯故事》產生感受所寫的文章,其同名影集或許可解讀為義大利的「時代劇」。由第一人稱觀點敘述兩個女孩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的友誼,以及他們的生活經歷、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故事本身是真實的,只剛好那年代的拿波里社會和經濟不穩定,也造就了生活中的戲劇性,在日常生活中引起的風波就是該小說的可看點。
不過別忘了,通常這些小風波最後都可能會造成極大的浪花,在現實中亦是如此。
我一邊讀小說,一邊看影集,影集總是比較快能追完,大部分情節跟陳述幾乎一樣的,包括從文字中想像的角色外型都與影集中演員類似。
今早出門走到去甜點店,一公里約十五分鐘腳程的距離,一路上有幾間正在建設的大樓,還有許多新裝修的店家,腦海中突然迸出《那不勒斯故事》中的一段陳述:拿波里城區到處都在建設,一切欣欣向榮,好像經濟開始要發展,人們賺錢了⋯⋯。
我們知道,義大利南方即便現在還是很貧困,年輕人渴望北上求學、就業,若有好的機會不會留在南方,也正如小說中提到從南方開往北方都靈或米蘭的火車,裡面都是誰家的爸爸和兄弟,即使是北方的最低工資也值得他們離鄉背井。
我在這個算是半個都市的城市生活了將近五年,彷彿看到了希望,但是台北老家附近(90年代說是台北華爾街的敦北)到處都是搬空招租的店面。有時我記憶中出現的都是某件事的「過程」,正在興建的辦公大樓、即將開始預售的房地產⋯⋯個人很微小的片段記憶,第一次獨自搭火車去外婆家、旅行時期待著要到一個目的地的心情,反而不太記得那些事情的「結果」。
那一雙鞋畫出了界線
小時候我媽總說一個人衣著最重要的是鞋子與包包,她說明皮件最能看出人的品味和身分,若預算不夠應該先從這兩項著手。
在《那不勒斯故事》中女主角的童年好友莉拉以某一雙鞋的產出劃分自己家人生活上轉變的「界線」。莉拉的父親和哥哥都是修鞋師傅,有一間小小的工作坊,為人修補鞋子又在貧民窟,生活條件當然很不好。而莉拉注意到周遭的城區逐漸興建新的住宅區,人們看上去也富裕了,便主張「人們有錢就會消費」,慫恿自己的哥哥一起完成她的秘密計畫,製造那些給富人們穿的手工鞋,慢慢就能開工廠請人⋯⋯最後大量生產變成一個品牌,他們也能靠著製鞋而致富。
說是秘密計劃是她知道父親不會答應哥哥在工作之餘打造其他鞋子,爸爸的野心也沒這麼大。
事實上,這在開發國家中是一個很「正常」的賺錢手段(計畫),但出於一個只有小學畢業的十四歲鞋匠女兒之口還是讓人感覺到她不平凡的抱負——原本一家人雖然很貧窮,但父親與哥哥早已習慣了世世代代的社經地位——她與哥哥提到自己的計劃,胸有成竹地說會成功,一直相信且護著她的哥哥也動搖了。
兩人開始秘密的製造一雙精緻的男士手工鞋。
這雙鞋讓她的哥哥開始夢想成為有錢人,而這夢可以說是莉拉造成的,或許當「鞋匠之子」這個角色積壓已久的怨氣又看到城區中那些賺「黑錢」的人越來越囂張跋扈,更讓他無法抑制的貪婪日益高漲——他也想致富而達到那些過去被他稱為是惡人的處事風格。
各種事情的巧合(不劇透)哥哥變得傲慢無禮且懶散,只在他們計畫製作高級手工鞋過程中的幾個月,甚至都還沒展開一個真的事業,就讓他從一個友善的人轉變成「蠻橫的人」⋯⋯我讀到這裡感覺特別真實,這彷彿是發展中城市裡經常發生的家庭悲劇,有的人甚至想著自己未來將會有錢而開始借錢賭博,賭上一個未知的未來。
過程中的美好
回到前面說的當我走在這個不算大都市的城市中,看到了建設中的樣子,還看到了那些潛在店主、業主的喜悅,而這樣的美好能夠持續多久?
就在外圍有著戰爭威脅的台灣。
有可能計畫一件事情時的期待感是最美好的,就像是正在建設的城市,人們總是期待有了賣場,就會有人潮,有了人潮就會有市場,但也可能是先有人而有市場,賣場才能建設在這裡;如果沒有人而蓋了一個賣場,最後或許會變成蚊子館。
在《那不勒斯故事》中僅僅因為一雙鞋子,燃起了哥哥的雄心壯志,他不再是原來安分守己的哥哥,這原先應該是好的,但是他的行為和能力支撐不了自己的夢想⋯⋯
莉拉甚至說:我是不是有什麼問題?為什麼人們總因為我而做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