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Dennis Tseng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怎麼經營人生?《人生就是有限公司》傳授的道理

Dennis Tseng
·
·

上星期,去歐洲交換的朋友告訴我,他在當地認識幾位同為交換生的新朋友,其中一位活得很焦慮,他擔心自己接下來這一年,會在炊煮、結交新朋友、練習新語言中度過。

朋友說能夠同理他的焦慮,同時「也難過,為什麼我們那麼害怕生活只是生活 ,擔心缺乏有形的成就,或輸給別人。」

什麼樣的人生才美好?這既是哲學問題,也是商管書籍中屢屢談及生涯規劃時,必定會觸及的問題。這本《人生就是有限公司》的簡體原版叫做《人生護城河》,借鑒了巴菲特尋找企業護城河的觀點,也就不難發現此書大致上也是要推廣所謂「商業思維」了。

簡介上說,「如果人生是一間得經營七、八十年的有限公司,究竟該如何設定你的商業模式,才能永續經營、業績常紅?」但其實它沒有那麼功利地一味要讀者想著怎麼賺大錢,反而是用更加永續的概念,不只探討人們選擇工作背後應該有的心態,也觸及了什麼才是美好人生的核心命題。

若是要用一個簡單的式子歸結這本書,我會說是選擇賽道、長線思考、追逐熱忱。

選擇賽道:挑正確的人生商業模式

挑選出正確的人生商業模式的論點貫串全書。後續無論是發展其他收入、挑選適合的產業與工作、作生涯決策時,都能夠見到這個概念的影子。

張輝在書中依照槓桿和時間買賣兩個維度,將人生的商業模式分為四個象限,分別是無槓桿賣時間(一般員工、網拍業者)、有槓桿賣時間(單位時間可以賣很多次,例如線上課程錄製者、開發出很多 APP 的人)、花錢買時間(企業老闆)、花錢買厲害的人的時間(價值投資者)。他說學校教育總希望我們走上無槓桿賣時間的路,但他極力反對,因為天花板不高、競爭激烈、越走越窄。至於其他三種,都能考慮。

這個說法和周欽華《科技島讀》〈網路時代的致富法則〉一文所講的觀點類似。周欽華提到社會已經從工業轉型,從前努力致富、獲取線性報酬的成功典範已經轉化,在時間並非無窮的限制之下,仰賴出租時間無法致富。想要致富必須在睡夢中也能賺錢,因此要做到「規模化地供給」。

具體來說,要擁有類似內隱知識概念的具體知識、類似品牌概念的職責,以及張輝提到的槓桿(leverage)。周欽華解釋,槓桿是放大器,形式多元。古代有錢人/資本家可以利用的槓桿包含勞力如奴隸、資本如實業投資,現代一般人也能利用的槓桿包含軟體與媒體都屬之,因為工程師和專欄作家的產出,能夠不分晝夜地產生影響。

因此張輝說,盡可能把時間運用在使邊際成本遞減的事情,例如他熱愛寫作,而不要去做邊際成本固定甚至增加的事情。

長線思考:不要被「既得利益」迷惑

如果說選擇賽道是減法,讓人提前排除不應該做些什麼,那麼,第二根基柱就是長線思考。例如投入太多心智資源在追逐社群熱點,或者是

張輝提出第二個用象限呈現的概念:時間管理,兩個維度分別是重要與緊急。對一般人來,說重要且緊急例如婚姻、換工作通常不會耽誤,不重要且不緊急的根本不會放在心上,但是不重要但緊急例如社群熱點會占用寶貴注意力,重要但不緊急例如思考人生、關心家人則會忘記或拖延。

針對後面兩者,他提醒兩個重點,第一是把握閒暇時間,第二是不要因為缺錢,導致有限的注意力頻寬被占用,進而喪失了提高心智和決策能力。回到更重要的長線思考,如果人們有設定想達成的目標,例如事業的、財富的,則應該預作準備。不要因為眼前而犧牲長遠、思考未來才會有恐懼有動力行事,並且知道現今的努力是有意義的堅持,他也說「意義的有無就是區分日後成敗的關鍵,」但這句略雞湯。

當然,人不免會焦慮,張輝說這是好事、代表在乎。他引用美團王興說的「人會為了逃避思考做很多事,」因此強調升級維度思考,降級維度行動。前者其實就是長線思考的擴充版,例如從感冒想到身體健康、從工作不順想到思考生涯甚至時代困境與優勢。有幾句話說得很不錯,例如描述焦慮「眼中只有當下和自己,焦慮會痛苦得讓人難以呼吸」、描述拉開格局「跳出當下、跳出小我,會有廣闊視角…從看見自己到看見眾生,甚至是看見終生」,只要秉持著「不是在解決此時此刻的問題,而是在解決長期問題」,就能夠讓思考深刻。

再拉回職涯發展,張輝說,既然將思考的時間跨度拉長,就不會落入當下工作「既得利益」的陷阱 — 他用這個詞彙,因為「賺到一些錢是最具迷惑性的,不多不少,多到可以養家糊口,少到無法改變命運…受困於這種既得利益,一次次失去突破性發展的機遇。」最可怕的是只有收入在漲,但見識和能力停滯。讓人想到前陣子在怡志老師臉書看到、對岸火熱的〈我,阿里P7,找不到工作〉一文。

想著長期的工作走向,與其被一時的高薪所惑,更應該跟上好的行業風口(跟賽道一樣是對岸常見用語)、選擇好的企業做為平台,能夠帶著自己向上提升。同時,也要開闢第二收入、進行投資,創造三份收入,這樣才不會被職業收入影響個人進步,甚至患得患失。

張輝花了很多篇幅談第二收入的重要性。他認為第一份收入就是用來滿足生活的工作,第二份收入則是用來滿足精神的額外事業例如寫作、寫程式,第三份收入就是效法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再怎麼衝高本薪,邊際效益不會提升還有可能下降(不過這點有待商榷,例如律師就是越陳越香),即使想離職也不敢貿然行動,保工作取代「幹大事」的思維。

這時候,第二收入能夠作為職業生活以外的「平行人生」,錢不多至少還能夠陶冶性情,錢夠多就有心理上的餘裕做更多選擇,例如〈三十而已〉的鍾曉芹。總的來說,長線思考之下不必然會發展第二收入,但若是要避免自己因為貪戀短期的溫存而緊守現有資源,再加上他也承認本職工作很難不是當打工仔,則上班八小時以外的事情,既能夠解放身心,又能培養槓桿,勢不可免。

追逐熱忱:希望、樂趣、意義是奢侈品還是必須品?

若已經選好賽道,又能做到長線思考,第三根柱子追逐熱忱,對應到的問題比較生活化一些,也就是小標所寫,我們能夠當下就找到快樂,還是要等到某個階段才能擁有?

大家一定都看過這樣的句子:等我財富自由之後我要如何如何,哪天不用工作之後我想怎樣怎樣。對此張輝並沒有完全批判,他也能理解那樣的心態。事實上,這個命題本身就爭議不斷,從最以前的工作與興趣分開,到之後的把興趣當工作,再到進一步反思如興趣因為工作而變質,甚至背後暗藏階級不平等的陰影

張輝說,既然可以思考三十年想要有的狀態,那麼很快就能知道,仰賴外在變化多端的世界太不可靠,像是老闆換人、公司策略調整,多年積累瞬間灰飛煙滅;但如果嘗試往內望去,知道做什麼事能夠快樂並且滿意,用點商業術語來說,就是「最大程度依賴了自己可控的因素,把不可控的因素對自己的影響降到最低,」那麼即使失敗,人類避免認知失調也不會那麼難過了(這兩句是我加的)。

追逐熱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稍微梳理問題,核心應當出在「快樂的事情太多。」看書、吃飯、打球都快樂,但有些很明顯不能當飯吃,到底哪些可以?張輝強調,在眾多選擇之間,可以有兩個想法支撐,第一是尋找命定領域,第二則是在深刻理解自我。

命定領域指的是「擅長和喜歡」的交叉。喜歡的打球比不過公園大叔首先汰除,擅長的校對不夠喜歡也能踢掉,那寫作呢?寫程式呢?所以張輝延伸了三個子項目,要擅長而不只是喜歡、有需求而不只是沒市場、能長期經營而不是短線的。

不過,說了再多可能性,這些選擇都立基於自我了解身上。張輝以購物比喻人生,買了夠多東西之後,就會知道自己的選擇標準,有時候在乎性價比,有時候只想著堅固耐用,選哪個都挺好的,但沒辦法多。他以自己喜歡的寫作為例,不只可以紓解身心,還能為他人帶來價值,又可以影響很多人,發出去後成本就固定住了,每多一個觀眾就多一分效益,而且過去的作品都是積累,有機會發展成個人品牌。

當然,了解自己並不是簡單的事情。他也給出實用建議,不妨回顧人生,有那些優勢、有哪些事情能夠帶給自己力量?有什麼事情重複出現?自己對於什麼最敏感?最難割捨什麼?那些時刻最快樂、哪些最痛苦?

梳理清楚之後,答案便會出現。

結語:就要不安分

重新整理這本書的三個支柱,先有選擇賽道的思維,知道時間有限因此要做邊際成本遞減的事情,接著將思考期限拉長,可以克服既得利益的誘惑後,甚至開拓多元收入,最後則是追逐熱忱,因為人生只有不過三萬天,所以要在命定領域中奮鬥,同時收穫成就感與快樂。

其實,張輝還有很多珍貴的建議,例如警惕沉沒成本、遠離單點支撐的生活、保護注意力資源。

再回到開頭朋友聊的擔心生活只是生活,以前的自己可能會說,會擔心就是沒有本錢,沒有辦法揮霍就趕快回家找工作吧!現在的答案不一樣了,只要想清楚的話,要焦慮或者安心都可以,又或者又焦慮又安心也沒問題。只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有意識地前進,就很棒了。

就像書中引用的「不要溫順的進入那良夜,」還有森見登美彥的「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未來一定要像張輝說的「就要不安分」,並且「思考人生的希望、自由的希望、活出理想的希望,」如此便能保持青春。

用台大圖書館帳號登入 Hyread,就能借到這本書了。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