揾工記:一分一毛來之不易
來自香港嘅移民,很多人在加拿大都不能做回本業,原因前文已經有提及,我覺得初次移民又好,二次移民也好,要預先調整心態是十分重要的一步。移民不外乎是為子女教育,又或者退休,或希望過另一種生活。無論是什麼原因,你的生活都會大幅度地改變,也絕對不要期望薪水和香港的一樣,心態調整好萬事容易處理。
不能做回本業其實沒有什麼大不了。我有一個朋友,移民前是銀行經理,好歹也是一個部門主管,可是在九十年代的移民,做不回本業的不知凡幾;我這個朋友試過學整麵包,展轉做了另一個行業至今,什麼行業呢?他做了一個sales,為客戶尋找墓地,看來做得不錯,養妻活兒完全沒有問題,來到這兒要有轉行的心理準備,可是轉什麼行業要看際遇和造化。
雖然我沒有需要工作的迫切,凡事都總要有個開始,我的做法是先去一些職業顧問處登記,很多時他們沒有工作的『實盤』,但為了要吸引申請人去登記,好讓他們的候業者名單豐富一點,職業顧問會老作一些子烏虛有的職位,不過這也沒有關係,機會是給予有準備的人,這些顧問很多時和不同的大機構關係良好,如果突然要找人做替工,這個候業者名單就大派用場了。我並不要求要做會本業因為我知道他們的遊戲規則,唯一的優先考慮就是要當區就業,我對長途跋涉地上班實在沒有什麼興趣。
我登記的是一家很有規模的職業顧問公司,與顧問面見的時候,她對我每一份工作都很仔細地詢問,回到家後她也要求我做一個non- verbal reasoning test,和測試對數字的敏感度,測試打字速度,和ms word / excel的熟悉度,之後給我一個整體分數,還要兩份前上司的reference letters,整好份profile,之後就當我是商品,等待適合價錢就租出去。
終於有天她打電話來了,問我有沒有興趣當一天的替工,那是一個原住民的Health Authority,整天都沒有什麼工作,算是白賺了一天工資。又過了一個星期,顧問又打電話來問,可否明天就工作,一連三週到十一月底,那是在car dealer的receptionist工作,我說我沒有做過這經驗,顧問說沒有問題,她會和雇主說清楚。工作是週一至週五,朝八晚四,到我上班的時候才知道原來的receptionist 因為結婚要休假,早前是請人了但訓練幾天後這個人說不幹了,結果在她休假前一天找到我,那就是說我只有一天時間的學習工作的內容。
我曾經想一個receptionist的工作有多複雜耶,不是聽電話轉駁電話聽留言,處理文書這樣的嗎?伏位就是在這家car dealer (賣日本某牌子新車,舊車就什麼牌子都有)有七個營業員(sales), 他們有一個rotation list,以他們回到公司的先後次序來排列,早上時間比較靜,通常只有四個營業員,少於五人的話就每一個人『站崗』四十五分鐘(多於五人就三十分鐘),如果這時段之內沒有客戶來也沒有電話的話,就輪到下一個,如果有客戶來看車的話,就要馬上找下一個standby以免其他客戶等待。問題是我剛來根本不知道那個客戶會真正想買車,有些人坐下來一直和營業員哇哇哇地講五分鐘,但最後是什麼都沒有。但有些營業員很麻煩,會站在我後面一直在依哦說,某某在忙不是輪到我了嗎,好了,我讓他up了,之前那個會抱怨:『我馬上就完了為什麼你把時段都給下一個了?』而且,他們有舊客戶來找我要負責登記在案,為此我就要留意他們的行踪和什麼時候到下一個,還要應付walk in的人,包括送報紙的送快遞的找財務部的無故交給我兩條車匙的,應付電話找service的,要找ABCD的。
在七個營業員裡面,我覺得白人sales最easy going,其他有色人種,例如有個包頭的印度人,一個有加勒比口音的黑人,還有一個來自愛爾蘭的,都屬於麻煩十足的類別。除此,他們的電腦系統也不是全部自動化,比方說有新車運來除了要在不同的系統登記,還有不同的單據要填;如果是dealer之間的交易,又要在不同的系統登記填不同的表格。別忘記,那個馬上要休假的員工只是把心法教了我一天,無論是誰也不可能把所有人/事記住。
好不容易捱過了三週,我得要回到溫暖的家好好地休生養息迎接聖誕,工作嘛一月再算。老實說這些工種短期當作經驗還勉強可以,長期就會要了老娘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