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荒野創作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GAP-1 | 澳門走讀試驗總結

荒野創作
·
·
在網絡上收集參與者的地圖、筆記進行疊圖和分析,透過文字、影像和超連結在網絡空間再次集合討論,或許也是一種走讀方式?

日期:2024/01/06

地點:澳門半島

發起人:Marcus


  • 行動計劃背景

  • 行動方法

  • 個人感想

  • 參與者的回饋總結


起點-蛇口碼頭

行動計劃背景

這次行動計劃是因為參與了深圳一個由菠蘿友合作社舉辦的社區共學計劃,其中有一節課的分享嘉賓是握手302,我很喜歡他們說”在社區”的這個詞,讓我對”社區營造”這方面的困惑有了不同的解讀。

我一直在尋找我能在”社區營造”做甚麼,我是否適合做”社區營造”,我真的喜歡”社區營造”嗎?以上的困惑都阻礙了我踏出”社區營造”的第一步。”在社區”這個詞,我詮譯它是一個移動性較強的狀態(可能不是握手302的意思),讓我多了一個角度看”社區營造”。

”社區營造”有不同的翻譯,如placemaking、community building等,無論翻譯如何,我個人認為重點在於place和community這兩個字。place在於有明確的邊界和固定的空間,community在於沒有邊界和流動的空間,而這兩個中我更偏向於community這種變動的狀態。假如說”社區”是一個洋䓤,有很多不同層面的問題,我認為社區營造偏向於關心洋䓤芯,而”在社區”偏向於關心洋䓤的每一個層。在各個層面不斷流動。

所以,藉由這次獲得新思考的機遇下,來一場城市移動的實踐。雖然說這是一個新的思考,但本質上夾雜著近年來很多的想法。我們日常生活在城市當中是如何認知這個空間?對哪個地方留著豐富的記憶?我們是如何在城市中活著的?這些問題有各種對應的方法,但我想以”不斷在空間移動後留下軌跡”的方式,透過觀看——記錄,在城市、社區、地方中,發現自己。

行動方法

這場澳門走讀試驗分為4個地區,以及準備了一本小冊子給參與者記錄。小冊子上印有每個地區的地圖、5個形式語言和街邊筆記。地圖上沒有任何標記,希望參與者根據自身在地圖中的位置,記錄當下城市空間中的印象和想法。5個形式語言參考了《城市印象》和《城市造反》這兩本書的一些方法後微調,把邊界、動線、物件、地點、鬆空間作為這次走讀試驗的形式語言,希望可以幫助觀察者從一些基礎上,繪制一張印象地圖,從觀察者的認知為起點,發現觀察者連繫城市的形式語言。最後收集所有參與者的記錄,再認識澳門是一個怎麼樣的城市。

小冊子頁面


走讀試驗地區

一、塔石廣場-雀仔園:塔石廣場、****望德堂坊建築群、****雀仔園
二、伯多祿局長街-新馬路:伯多祿局長街、國華戲院商場、哪吒古廟斜巷、大堂前地、議事亭前地、德成按、新馬路
三、福隆新街-高樓街:清平戲院、褔隆新街、福榮里、崗頂前地、高樓街
四、亞婆井前地-西望洋聖堂:亞婆井前地、鄭家大屋、西望洋聖堂

形式語言

  • 邊界:兩個區域的的分界。當進入/離開某個空間,你會明顯感覺到差異。如圍牆、幹道。

  • 動線:觀察者移動的路徑。如車行道、小巷。

  • 物件:某個特別的元素、容易識別的。如地標、樹、建築物。

  • 地點:有某種用途的空間,連結、焦點、轉換。如:街角、公園、廣場、路口

  • 鬆空間:這個空間原本是A用途,但現在看到是B用途

街邊筆記

  1. 對你來說這片區域感興趣、怪奇、驚訝的事物

    材質、空間結構、建築形態、食物、路名、外觀...…

  2. 城市的鬆動-XX作為一種XX空間

    我認為這個空間原本是XX用途,但我現在看到XX的用途


地圖作為中介

為甚麼會使用繪制印象地圖作為中介記錄城市中的移動中?我認為觀察者是以自身的文化作為基礎理解眼前的影像——感知城市。繪制印象地圖不是唯一的方法,但對於認識一件新的事物時,繪制地圖能夠反映觀察者當下,觀看的對像與自身的空間關係和城市反饋的感受。

對於觀察者而言,首次得到的印象可能不太重要,因為一種新知會帶來好奇、不確定性、模糊的感覺,而這些新知會由觀察者的文化内涵對觀察的對象不斷猜測、試驗、反覆更新。如果首次得到後的印象𣊬間便忘記了,或沒有進行任何記錄,也代表觀察者不感興趣,或觀察對象和觀察者沒有產生共同語言,但藉由多次觀看——記錄,共同的語言也會隨觀看——記錄這種行動而產生。價得探索的是,這種語言需要由觀察者發動,通過觀看後抽取出來的共同語言,才會成為觀察者一種「自我與城市連接」的對話方式。

我們的移動軌跡

一、塔石廣場-雀仔園

一、塔石廣場-雀仔園

二、伯多祿局長街-新馬路

二、伯多祿局長街-新馬路

三、福隆新街-高樓街

三、福隆新街-高樓街

四、亞婆井前地-西望洋聖堂

四、亞婆井前地-西望洋聖堂

個人感想

在活動的過程中,我都會對當下發生的事情有大概念的反省。開場時沒有把控好節奏,急於開始,有些環節沒有做到,引致在介紹整個活動的由來時,不知不覺中就開始了走讀,也慢慢發現地圖上沒標示會讓參與者難以閱讀,再加上邊走邊記錄,已經沒辦法仔細閱讀地圖。而隨著路線來到終段,已經走了半個澳門,更是沒有精力記錄了。總而言之,規劃內容過多而複雜,需要更多考慮參與者的普遍狀態,以及參與者們之間的互動性。

走讀試驗結束後,才發現有「走」沒有「讀」,參與者只是按照規劃的路線移動,最後拍大合照就結束行程,各自解散,但並非完全沒有「讀」,而是變成課後自己讀。在網絡上收集參與者的地圖、筆記進行疊圖和分析,透過文字、影像和超連結在網絡空間再次集合討論,或許也是一種走讀方式?

參與者的回饋總結

  1. 大多數參與者對於活動的路線和地點表示滿意,有些參與者認為路線上的點位可能過多,建議減少一些點位,並加深每個點位的介紹。

  2. 活動中最令參與者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可以看到不同面貌的澳門,並對澳門的文化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部分參與者建議在未來的活動中,可以加入一些小任務或停留點,增加體驗感。

  4. 有些參與者認為地圖的設計可以更加易讀,並建議提供一張總圖,以幫助參與者更好地理解整個路線。

  5. 參與未來的類似活動的意願,參與者意見不一。有些參與者表示願意再次參與,但也有一些參與者對此持保留態度,需要根據內容再考慮。

衷心感謝

  • 感謝菠蘿友合作社的社區空間設計與賦能共學計劃,遇見了很多有趣的伙伴,也間接促成了這次澳門走讀試驗的行動計劃。

  • 感謝握手302的設備,讓我們在分散行動的時候,仍然能保持活動內容的聯繫。

  • 感謝Mona在全程活動中的協幫。

  • 感謝所有參與者付出的行動。

終點-西望洋聖堂

走讀試驗路線

一、塔石廣場-雀仔園:塔石廣場、望德堂坊建築群、雀仔園
二、伯多祿局長街-新馬路:伯多祿局長街、國華戲院商場、哪吒古廟斜巷、大堂前地、議事亭前地、德成按、新馬路
三、褔隆新街-高樓街:清平戲院、褔隆新街、福榮里、崗頂前地、高樓街
四、亞婆井前地-西望洋聖堂:亞婆井前地、鄭家大屋、西望洋聖堂
五、亞馬喇前地(Option)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