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人念台灣
2020年4月11日記:
台灣像是我的故鄉 未曾謀面而已經失去的故鄉。
今年沒有新的陸生來學習了。也許再沒有陸生光臨了。那些原本對此有所想望的年輕人,是否也泛起某種鄉愁,作為尋鄉者,作為異鄉人?
我還從沒有撫摸過那片彷彿是故鄉的土地,也沒有淋過「千山萬山,千傘萬傘」後的雨;幸而已認識了那裡的朋友,在真正的異鄉立下的要來玩的願望本就如此渺茫,被那麼遙遠不見彼岸的深淵隔開,也許註定只能窺著浩渺的水霧,季風攜來的幻象獲得寬慰。
其實只是從去年起,陌生的只在政治敘事中出現的土地——他們眼中也常常只是土地——真正進入了我的眼,延展、清晰,煥發出五彩的光;還記得我轉載同婚合法化的消息,欣慰、羨慕,與陌生的人們感到從未有過的相連,雖從頭到尾與我所為無關但我那麼感動地想加入,共同慶賀——同時把自己的地區改成了台北,台灣(只是因為相對熟悉這個地名,但願望是都想拜訪、了解、交結)。那是5月17日,而我已經找不到期待被割斷是在哪一天了。
或許我只能作為異鄉的友人去支持,用聲音努力守護香港與台灣;我不敢想像我精神的故鄉也被吸入漩渦,被暴政毀滅, 而這樣的後果在許多人,甚至是曾經懵懂的我的口中只是一句「武力收復」「留島不留人」,野蠻的戏谑流露出發自內心的實現政治理想的光榮。我思索過,怎樣才可能勸說說著這樣的話的人:一面說著「大家都是中華民族的同胞」,一面又覺得為了收復殺光反抗者也無所謂,這是多麼的矛盾而虛偽;真的把台灣人看作是同胞的話,對同胞的意願絲毫不尊重而要以武力威脅、碾殺,這樣的事你真的做得出來嗎? 但這樣脫口而出的「俗語」背後,淵源已久的敵我分明之意識到底有多麼深入民族的骨髓,大眾的輿論又還有多少不被狂熱薰陶的理智空間,這些沒有答案而愈發令人絕望的現實考量總讓我感到深淵就在腳下,只是我們還看不到,而當它現身在眼前的一刻世界已經極速下墜,無法停下了。像是我上個夏天的那個夢裡發生的。
我不能容許自己在現實中也像夢裡那般絕望。
今天聽了錢永祥老師的講座,才想到,當這邊在叫嚷「留島不留人」,同時按部就班地訓練軍事力量,甚至預算逐年擴張時,島上的人們面臨的是潛在的被侵略,被強權壓制、扼殺的生存威脅。原來這一直存在,一直由「我們」不經意施加在同胞抑或友鄰的整個社會之上,構成著一個國家政治考量中持續的一部分;這個樣子,帶著權力的不平等,與意圖的保留,在政治形態(政體與背後的價值觀)上客觀對立的我們怎麼可能赤城相待,好好地平等地對話,交往呢?
不得不防備,越來越防備。
上面的人一句話下來便是政策的大改變,最最擅長的一刀切,而我們只能哀痛地承受、悼念折斷的人生道路、未相逢的友誼,不復存在的理解的機會;對面的人看著這樣時刻會被掠奪的生活,只得更加憂慮,更加警醒,也更加害怕。一次又一次地如此冷淡地發令,割斷,那些人又何不是劊子手? 他們大概真的不想好了。
但我真的很想見到你們,共同相處與理解,擁抱和參與。
願大家一切都好。
願我有一日終於找回故鄉。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