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教育與顧主期望之落差
香港科技園公司在本年三月舉辦了一個網上職業博覽,雖然合共提供1100個職位,共收到7萬個申請者的履歷表,可是只有約200人獲聘,獲聘比例不足0.3個百分比。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香港大專教育的培訓與科技公司顧主的期望有落差,業界應加強人才在技術上的培訓。本文跟大家分析一下這個情況。
課程內容
大專院校要更改課程內容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因為每個課程都有個主題及方向,及在課程中需要包含那些內容。而且每個學科均列明其預期學習成果(expected learning outcomes),除了確保教授或講師在準備教材時有個明確目標,亦讓同學在揀選選修科時多了解一點學科內容。
要改變,雖然不是說改就改,但是亦不是不可能。首先要知道哪些內容已過時需被更新,亦要了解大環境現況及發展趨勢,哪些新學科內容及技術要被涵蓋於課程中。為了盡快跟得上發展趨勢,與其更改現有課程內容,倒不如設計一個全新課程來得更快更容易,例如越來越多院校開設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及金融科技之學位及碩士課程。
早前有幸與修讀金融科技之同學見面,在面談中向他們了解課程內容及所學技術。面談後,的確有一種「兩頭唔到岸」的感覺,金融知識及編程技巧都了解不多。人工智能相關之課程亦出現類似情況。懂得開發一些簡單項目,並不代表真的學懂了人工智能。知識不應只在書本中複製出來,更應在日常工作中累積經驗,可在不同情況下應用不同技術。
在大專院校有個檢討課程的機制,除了參考世界上其他大學的發展方向外,亦會邀請業界代表分享對課程內容及畢業生能力之看法。大學始終不是一個職業培訓單位,課程應理論與實踐並重,所以很多時候業界代表之期望都未能被滿足。
培訓步伐總算追上了一點,可是實際效果好像仍不夠具體。
教與學過程
在大學時,一般選科會採用以下策略:
一,內容主導:希望學習某方面知識,或為滿足將來其他選修科之報讀要求,都是以知識為主;
二,分數主導:求學都是求分數,讀什麼都不要緊,「靚grade」便可,所選科目都是比較容易獲取高分數。
近年,多了一個選擇方向,就是選人,即教授或講師。雖說「分數主導」一方向亦是跟人有關,但是這裡說的重點,是指上課過程。
教授上課講解生動有趣,當然是學生所期望的。但是要知道,不是所有內容都可以「被生動化」,例如要教授一些複雜數學算式,這些「硬知識」需要先消化後練習就能掌握。有些講者為了吸引學生注意,把大專課堂變成The Tonight Show。看來吸引,效果則見仁見智。近年在學術界聽到有不少教師對如何授課感到有點困惑。雖說作為學者,具備風骨和氣節乃平常事,但世界一直在變,教導方法應否跟著潮流改變仍然很難下定論。
疫情來襲,把整個教育模式改變。由實體面授課、功課演示、測驗及考試轉到在網上進行。
對學生來說,上課整體較之前輕鬆。在家上課打開MS Teams或Zoom,不用開啟視像及咪高風,「打卡」式參與課堂滿足出席率要求,功課演示改成拍短片,網上Open Book Exam等等都讓學生們之學習動力降低。當然亦有不少學生認真學習並專心上課,但是看到一眾社交媒體群組在討論如何有智慧地在家中設置網上考試環境,或在哪裡可以找到「高人」出手協助完成功課,的確令一眾未來顧主感到心酸。
知識吸收多與少,的確是看個人修為,所有事情都有得選擇。
學生之期望與付出
有位前輩曾跟我分享一件事,關於一個學生發給他的電郵。先說明,這不是一個故事,是真有其事的。
「教授,別以為我們是最新型號的電腦,我們的運轉速度不是這麼快,上課時請放慢點。」
從教授角度出發,每個學科都有指定內容要求,及其預期學習成果,真的不能「話減就減」。個人認為那位教授的教學熱誠非常高,亦處處為學生著想,出現這個情況的確有點令我吃驚。作為一所大學,對每個學科及每位同學有一定要求及期望,是合情合理的。
大學是社會的縮影,這點相信大家應該越來越認同。要在社會中具有一定競爭力,在大學讀書時期應加倍努力。近年在學界,有些同學認為自己應在功課及考試中拿取高分,可是結果不似預期,結果是要求教授詳細解釋及作出投訴。雖然大部分個案在調查後都被駁回,但是亦衍生出這種投訴文化,而且情況越來越嚴重,讓一眾教師步步為營。
是好是壞,真是在乎觀點與角度。在校園內發生這些事,用這個方法解決亦是一個選擇。如果在商業社會呢?當然可以選擇轉工。假若情況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便要仔細想想在哪裡出現問題。
先了解在外環境對你的期望,然後調整一下自己的步伐並做到最好,可能是另一條出路。
工作經驗
創新科技署在2020年推出「創科實習計劃」,希望鼓勵學生在修讀STEM相關學科期間,在商業社會體驗與創新及科技相關的工作,及早培養在畢業後投身創科行業的興趣。
創新科技署網頁上說明:「實習學生將按照各大學的安排獲得津貼。計劃下每名實習學生的津貼額為每月港幣10,500元,津貼期上限由各大學釐定,惟每學年不得超過三個月。創新科技署會以發還款項方式向大學發放資助。」
此計劃特別對一眾中小企十分吸引。因為實習學生津貼都由政府支付,沒有什麼實質開支,而且有機會可以透過此計劃找到合適的未來全職或兼職員工。
由於此計畫並沒有向僱主招聘實習學生的數量作限制,每一輪招聘都展開「搶人潮」。以我所知,有些學生在一星期幾輪面試後,已有數個Offer在手,招聘時期初段都是「人揀工」為主。因為公司在招聘人數方面沒有限額,所以坊間有不少公司大量招聘實習學生。
雖說人多好辦事,實情又如何呢?有實習學生每天上班的工作是到處參觀,亦有些公司讓實習學生大部分時間在家工作。作為實習學生,當然暫時未能被賦予重任,一般都是一些很輕鬆的工作。創新科技署列出其中一個計畫特點為「提供與創科相關而有實質意義的工作」,要擴闊視野、累積經驗及培養興趣,我對這個定義實在感到迷茫。
實習之原意應是體驗未來工作,看看自己是否有興趣,及能力上是否勝任。「落手落腳」參與公司項目或日常營運,相信必定為實習學生帶來經驗及方向。了解公司及上司之期望,並從同事身上學習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如果你正在參與實習計劃,問問自己有什麼得著,期待你能滿載而歸。
在畢業前累積實際工作經驗,定必有較高競爭力。
本文一開始提及香港大專教育的培訓與科技公司顧主的期望有落差,要解決這「落差」其實並不困難。要大專教育作出改變,不是一時三刻就能做到。可以立即改變的,是一眾年青人的心態及行為。跟大家分享數個重點:
- 累積經驗為主導:主動爭取機會接觸未來工作的行業,及早找到將來發展路向;
- 創造成果:別心急亦別多心,先把一件事情完整做好,機會陸續有來;
- 做個負責任的人:主動溝通,虛心學習,守時;
- 持續自我增值:透過工作或參與學校以外的網上課程,可擴闊眼界之餘,亦為將來工作做準備,提升自我競爭力。
雖然很多大學生表示在香港看到的機會越來越少,但是仍然有不少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作為中小企老闆,期望遇到志同道合的年青人加入他們的團隊,一起打拼,一起成長。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rjackeiwong/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rjackeiwong/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drjackei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