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黃金研究室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金門教學筆記》推薦序稿

黃金研究室
·
·

Erik Chen

有一碗熱騰騰的湯圓可入嘴,著實該心懷感恩。一本小島小著作也是剛好地即將付梓、打樣和送印刷,順利的話,預計在明年1月底前正式上市了。與個人身形不成比例的無形微宇宙裡,燃起歲末的火炬,內心是非常地激動和期待!...

前言

《金門教學筆記》是一本正在編修中的書籍,預計2019年初出版。書中整理了同事自業界跨海跳島研究、教授近10年的經驗與心得。心得當然有有滿足也有心酸,更多時候更如這一段話所說的:

「劉姥姥不知怎地換上了姑娘的皮膚一般尷尬,而且她接著打算,濃妝後隨即要去參加一場世界遺產舉辦的舞會」(書稿4-23頁)

以此為引,以跨島鋼索藝人的華麗特技為題草擬序文來取暖配酒,讓這寒冬中的同溫層再厚一些。也成了這一系列引申討論串的主題。

書寫的過程中一直介意著該怎麼鋪陳,介紹內容是必然的,徵引也是學者必須,但是點出吾輩在此世此學界中的困難是不是也算「教學筆記」,一如黃六鴻的《福惠全書》?那麼就說吧:

序稿

書毅老師與我相識於2011年履任的金門。方抵達當晚,未來的同事們便熱情地為我接風,美食當前舉杯祝福未來的合作是必然。隨後的數年間,每當與書毅在各種場合敲響手中的玻璃杯,當晚小餐廳二樓的笑聲便猶在耳邊迴繞;偶爾,也包括某一晚,在他與秀秀老師新落成,完美融入周遭環境的家裡,抱著馬桶說一晚英文的尷尬。

之後,便試著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逐步發展執教課程的細節。不論術科或學科,都得嘗試著如何分割知識與技術,並傳達給學生;又該如何琢磨成果評量的力道與頻率?如何均衡課程的內容與相關領域的觀念知識?在第一年邊看邊試邊做邊學的教授過程中,協助書毅老師所召集的一年級設計課(見第二章)與傳統建築測繪課(第六章)的進行讓這過程順暢許多。

閱讀《金門教學筆記》初稿時,相信每位曾夜半備課的老師都同樣能感受到書毅的焦慮或興奮。翻頁的同時不停想著:或許這個細節竟可以如此安排,或許這邊速度該放慢點,對測繪的科學性而言,這樣是否忠實的呈現構造的現況?這張模範街的騎樓剖面還真有木村勉那本書裡插圖的質感呢。主詞與受詞不停調換,過程不僅讚嘆,也不僅僅是學習,是反省也是檢討。

問過書毅,他大學時的大三題目是社區中心、學生活動中心,進了下學期後是集合住宅跟飯店旅館設計;當時中原大三似乎有集合住宅、辦公大樓跟購物中心。建築系三年級一直都如少林寺十八銅人陣一般(當然不是九把刀那種),矇懂急忙地學了2年的半生招數進了三年級,既要面對環境的多樣也要兼顧機能的矛盾。不同學校有不同傳統,但是抱頭面對複雜的機能與環境則是一致的。在英國系統的建築系,三年級甚至就是畢業年。

我們畢業了近20年,淡江的大三現在是校園改建或社福園區、以地域活化為目的的美術館或藝術中心。可以看到時代的差異讓地域特徵逐步成為各地建築系關注的重點,社會(而不是商業)需求也成了顯學。而既為十八銅人陣,各家的大銅鼎也已演拓出不同的紋路,在書毅主導下,金大操作了集合住宅、建築系館、商辦大樓、藝術活動中心、港務設施與殯儀館火葬場(見第三章),實際地面對金門這島嶼的現實與機會,也走出淡江傳統上關注城鎮環境與文化的另一條路。

在指導其他年級設計時(金大因員額嚴重不足,所有專任老師均須指導2個年級的設計課),書毅同樣將設計題目視為另一種設計,來指導大一、大四(第四章)與畢業設計(第五章)。試著在學生應有的訓練中,找到回應當前社會與環境的切入點。各年級設計題目的擬題觀念與動機、學生操作的過程,與最後的成果都在這本書裡找到,以為所有建築學教師的參考。

對學生,本書也不僅僅是書毅的教學成果。書中所擷錄的每件作品,都是學生當時的心血(以及吞入肚中的淚水)。一如書毅苦心的擬題,竭盡心思創作出這些作品的學生們,現在要不在建築領域中逐步站穩,或是正面對著燦爛但灼人的陽光苦思著與建築的相處方式。翻開書看到自己的作品,心中想必是百感交集。

順道一提第二章裡的內容,履任一年後,半推半就地接了大一召集。在負責大一的3年期間,還是無法發展出足以超越懸挑的設計題目;學生老師們對此一挑戰也是懷念不已。當時有種種理由不繼續懸挑的操作,其中之一便是自以為可擬出更好的題目。是一憾。

自金大建築創系前,書毅便,如他所說的「一跤皮箱」,跨過黑水溝來到金門。靠著雙眼與紙筆,他不僅隨著許多前輩記錄下金門豐富華美的閩南與南洋式建築文化資產,更親眼目睹了金大建築的成長。作為書毅的教學成果,這本書雖稱之為《教學筆記》,但更是自2009年第一屆畢業生邁入社會後10年來,金大建築的成果發表。

在我上任前所完成的533階梯教室改造(見第一章)便是金大建築10年回憶之一。雙腳顫抖卻抬起下巴面對嚴厲的評圖檢視,亦或是徹夜抵抗睡意的經典電影馬拉松,都是金大建築系學生意志的展現;當然這裡也是系上所有老師同樣需要面對的試驗場:當麥克風終於接好燈關掉後,到底會有多少人睡著?而又有多少人尿遁?

從第一章直到第六章提到的,是設計,是訓練,是書毅在淡水河東長大後,一路到出海口看著夕陽騎著嬉皮摩托車唸書開始的人生與對建築的反省。是建築界與學生們所需要的,也是吾輩所應超越的;但,似乎,卻不是學校所需要的。

現今的大學教育系統中,教育部與校方所期待的教師職責在於發表具影響力的論文,以提升不僅是校方也是國家的學術地位;對家長而言,我們所訓練出來的學生需能達到中級主管所應有的業界能力。這2個要求在本質上——學術與技職——卻是衝突的。同時,對產業界而言,1位畢業生又得在糧秣需求不高的期待下,做足也許2位經驗豐富者應有的設計產能。這同樣與學術無涉。

在本國佔多數中小型規模、入學能力中等的大學中,校方與家長業界對第一線教師,尤其是講師與專案教師的要求幾近於鋼索表演,既要滿足當前業態的需求,又要在每週超過基本授課鐘點至少2堂(4到6學分/小時,在本系並不含義務鐘點的8小時設計課)的條件下發表審查越趨刁鑽的期刊論文。

專注於學生學習需求,並真誠面對他們未來養家的責任並授予相對應的能力,很不幸的不是專書審查的重點,不是案轉專的條件,當然也會不是升等的要求,卻是這本書的內容。

上面4段是抱怨沒錯,然而,我更想清楚傳達給各位讀者的是:即使碎嘴沮喪,天一亮,許多高等教育第一線的建築系老師們(而且也不僅是建築學者,一如我身邊教書的許多友人)仍硬是一肩頂起教學的責任。不論這責任是在課堂上、實務中,還是第七章裡所點到的種種關於環境關於社會關於金門未來的公共議題上。

這本教學筆記,正是書毅試著讓同樣穿著玻璃鞋參加舞會的我們知道:這跨越海島的鋼索特技可以如何地華麗。

接下來,就讓我們以更絢麗的舞姿在鋼索上單腳尖大旋轉吧。


如先前所說的,是個不斷猶疑的寫作過程,但是反覆讀過後還是覺得行文尚有邏輯順序(自以為)。出版後的序言應該會跟這篇的內容很不同(屆時還請各位撥空取書結帳),至少有版面字數的考量,不過既然自以為,那就把這怒氣的照錄吧,畢竟真的如此憤恨著這樣的制度。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