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香佳譯|師爺放飛自我?香港莫名其妙的街道翻譯(上)
平常在鬧市裡找路時,有沒有留意到某些有趣的街名,或者發現奇特的中英文翻譯呢?香港開埠早期,街道名稱多先擬英文名,再譯成中文,加上當時師爺的翻譯水平明顯不太高,因此鬧出不少笑話。
【1】春園街
春園街譯自「Spring Garden Street」,相傳從前街道未填海前是香港島上最高級的住宅區,建有高級住宅「春園」。乍看翻譯似乎沒有問題,但根據著名史學家葉靈鳳考究,這裡的「Spring」並非春天之意,而是「泉水」。他引用約翰魯夫(John Luff)在《香港故事(The Hong Kong Story)》中敘述1841年香港的段落,證明街道所在之處有「一道冷泉從地下湧出」(a cool spring gushes from the ground)」,因此正確譯法應為「泉園街」,而非「春園街」。
【2】大強街
不知道北角的朋友每天經過這條街有沒有覺得摸不著頭腦呢(心諗大強係邊個)?這條街道的譯名再次引證以前充當翻譯的師爺似乎頭腦有點不清醒,有「扮工」之嫌。事緣英文「Power Street」的「power」並非很強大的意思,而是指「電力」,分明與當時北角發電廠有關。不過師爺可能沒有看新聞(?)或者沒有認真求證,就以為「power」是指當時影響世界的「列強」國。事實上,北角還有另一條同樣與電力公司相關的街道電氣道(Electric Road)。
【3】松樹街 / 杉樹街 / 蓮花街 / 荷塘道
師爺「扮工」的實力又豈止這麼簡單呢。街道翻譯牛頭不搭馬嘴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大角咀的「松樹街」、「杉樹街」、跑馬地的「荷塘道」和大坑的「蓮花街」。大家可能會想,植物名應該很直接,沒有什麼歧義了吧?那你就太看得起我們親愛的師爺了。話說如果有外國人在大角咀問路,說要去「Fir Street」,不要那麼興奮立刻把他帶到杉樹街,因為他指的是「松樹街」。據說因為fir亦可譯成「樅」,「樅」與「松」發音類近,所以師爺就此誤譯。至於真正的「Pine Street」,就莫名其妙地變成了「杉樹街」。
跑馬地的「荷塘道」原文為「Hawthorn Road」,「Hawthorn」應該是「山楂」的意思,但聰明的師爺選擇了音譯,於是有了洋溢「荷塘」月色浪漫氣氛的街道名字,意外地頗有詩意。
大坑的「蓮花街」同樣與翻譯偏差有關。「蓮花街」英文為「Lily Street」。Lily眾所周知是「百合」,但應該有人將「Lily」和「Water lily(睡蓮)」搞亂,於是就把街道名稱錯譯成「蓮花街」。不過話雖如此,這個翻譯錯誤可能不只華人師爺的問題,也跟港英政府的英文翻譯有關。因為「蓮花街」附近真的有座供漁民供奉觀音的「蓮花宮」,建於清朝年間,其來有自。所以看來負責英譯中的師爺這次小勝一仗。
大家還遇過什麼跳脫的街道譯名呢?歡迎留言告訴我們(表示一集說不完好想瘋狂討論)。在此奉勸所有想學英文的小朋友,不要相信路牌的翻譯,還是勤力查字典比較好。
【傳送門】 💬
葉靈鳳(2011),《香島滄桑錄》
2021年3月30日,《香港街道名稱趣談:賞花篇|Metropop》
==========
人二譯社|InBetween Translators’ Collaborative 🏠👯♀️
Translation | Transcription|Proofreading|Reviewing | Copyediting|Copywriting | Typesetting
.
Enquiries ✉️: inbetween.trans@gmail.com
Follow us on Instagram ✨: @inbetween.tr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