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投機者的告白》讀後感

玉鴞
·
·
IPFS
·

ISBN:9789867778130

投資界有名的老書,最近拿起來看。


「錢是做什麼用的?有錢不好嗎?因為錢被吸引就不對嗎?」
本書一開始就討論金錢的價值,現在的生活離不開前,但同時又常看到聲討拜金心態的言論。

錢的出現是作為人類社會交易的媒介,金錢的存在更方便各式各樣的交換行為

於是作品的金額就與其價值掛鉤,創作者希望高價賣出有時不是為了賺更多的錢,而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更高的評價

「如果創作是為了自己開心,那為何要收錢呢?只是希望與人同樂的話讓人免費索取不就好了,既然這點錢不能取代本業讓你活下去,收一點小錢和不收又有什麼差別?」
看到人願意付錢買自己付出努力後產出的成果,這和免費索取時的感受是不同的。


節錄書中兩段
「有錢的人得到自由,他可以做任何事,說任何話;反過來說,他也可以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說」
「人們被金錢吸引,因為他們明白金錢也吸引其他人」
這就是金錢帶來的權力,以及金錢擁有的力量。


現在從新聞或文章看到的「投機」通常都帶有貶意,用在描述一些貪圖眼前小利的賭徒。作者自稱投機家,上面說的那種投機他也提到了,他認為的真正的投機家應該像這樣才對:

「投機家是有識之士,三思而後行,能準確預測經濟、政治和社會的發展趨勢,並從中獲利。
投機家像新聞記者又像醫生。他們靠自己收集的新聞維生,又必須像醫生一樣作出診斷。」

跟著投顧老師的人只是投機家的跟屁蟲,仍然是投機行為,但是連投機家都稱不上。


作者提到,股票的漲或跌或許不會和現實的好/壞消息直接連動,唯有需求大於供給的時候才會看漲,這才是證券交易邏輯的唯一條件。

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等等都只能算是人判斷的依據,「因為觀察到這樣的現象所以接下來應該會漲」如果判斷錯供需的狀況,線圖再漂亮也會翻車。


一切價格變化憑當下群眾的心態影響,「預期將有好/壞消息出現,因此搶在之前先行買進/賣出」,這導致了好/壞消息出現後不一定確實會使股價上升/下跌,因為人們早就預想過,並將結果反映到股價上了。

好消息出現可能因不夠好而使超漲的股價下跌;壞消息可能因不夠壞而使超跌的股價回升。


超漲超跌的情況,作者用一個公式解釋:2 X 2 = 5 - 1

2 x 2是現在的種種因素,僅從現在判斷未來往往會因為群眾抱有與現實不合的期待,出現不合符合預期的偏差(5),在之後會隨著時間逐漸修正(-1)成該有的樣子(5-1)

如果沒有耐心堅持到應驗,即使邏輯正確也會無法獲利


因此有洞見,該出手就出手,相信自己的「固執的投資者」需要具備金錢、想法、耐心、運氣,以及信念

運氣是絕不可少的,修正過程可長可短,即使想法正確也不能保證能活到-1出現的時候。


若是將上述稱為「固執的投資者」,另一方就是「猶豫的投資者」,他們晚了不只一步,沒有自己的判斷就因周圍的看法和上漲的指數跟著加入戰局。

只要交易成立就表示買賣方都有人,買得到就表示有人賣,對方是誰呢?是猶豫的投資者還是固執的投資者?判斷這一點非常重要。


股市升不上去是怎麼回事呢?想買的人沒有現金可用,有現金的人捏著不進場。賣不掉的人為了賣掉就會開始一點一點的降價,如果又沒人想接手,崩盤就出現了。


簡單總結,這本書沒有講什麼直接可以使用的技術,更多的是股市投資者的心理,可以從這個角度推測其他人的反應,並確認一下自己的情況。


曾聽人說「在股市不要把對手當笨蛋」,買賣的成立一定是雙方都認為自己做了正確的決定,成交後各自慶幸,但顯然只有一方會是笨蛋。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