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Nebula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只是一些,自我揭露⋯⋯

Nebula
·
·
因為想起下個月是父親節

年過18後,每年對於自己都有了全新的認識。

19歲那年的母親節,我在社群媒體上寫了長篇大論的心得——感謝文,送給了我媽。當時迎來了很多的迴響。或許是因為我在文中提到,身在他鄉的我姑且能體會為人父母的感受,因此由衷的感謝他們這些年來的養育之恩。

但那年的父親節我並沒有任何表示,只是單純的在群組聊天室中,祝賀一番。

隔年,我突然想起十年前的歐洲之旅,翻了翻爸爸在臉書中保留的相簿,把一些覺得還能看的相片重新修圖後,發到社群媒體上祝賀母親節。這次我並沒有同樣地寫下長篇大論,因為當下的情感與感悟和去年一樣,就沒多說了。但我爸卻對此相當有意見,因為相片中並沒有出現他,而是只有我和弟妹三人與媽媽的照片。

他在底下留言:為什麼沒有我?

我很自然地回答:因為你是攝影師。

我爸的朋友則風趣的說:因為是母親節XD

於是我為了顧及面子說:父親節再輪到你~~

他便沒多說什麼。


老實說,我一直以來都不太喜歡和我爸相處。我甚至曾經希望我爸是別人,例如:巨石強森。即便我知道不是所有的父親都應該是那種,不管在電視劇裡還是電影裡所塑造的那樣,既強大可靠又為人正直。至少我在日本漫畫中常看到的爸爸形象也並非全然如此,但我知道那是所有小孩都渴望的父親,應該成為的樣子。就像所有的父母都期待的小孩應該有的樣子——乖巧聰明又有成就。

彷彿,在成為一種社會角色之後,我們就必須去滿足其他角色所期待著自己要成為的樣子,而當我們做不到這個角色被賦予的期待時,我們就會因此充滿缺陷,然後再慢慢被厭惡並不受期待。

所有的關係好像都在無限地循環一個又一個對彼此的期待後感到失望,然後再重新燃起一個又一個的期待後再失望的過程。

我曾期待我爸是個正向樂觀的爸爸,但他只會在陷入苦難時,在臉書抱怨;我曾期待我爸是個正直風趣的爸爸,但他只會在不合時宜的時間點和兒女開黃腔,以為自己很「酷」?不知道他哪來的誤解;我曾期待我爸會跟我談論一些高深莫測的哲學問題,但他只是喜歡逛書店買書,我甚至不知道他是否真的讀過那些堆在房裡的佛洛依德或是卡繆;我曾期待他是一個愛家的好丈夫,這樣我就不用常聽我媽歇斯底里地說著她嫁錯人、十幾年來庸庸碌碌照顧三個小孩,迎來的是身材走樣與歲月在臉上的痕跡。但他仍依然故我,用著被多數女性厭惡的大男人主義,繼續面對我媽。

而成年後的我卻不得不承認,他在我身上所造成的影響,意外之大。因為對於人生的體驗,大部分是他給我的。有很多我培養出來的興趣,也是因為他,我才會接觸。

我討厭和他相處,只是因為一部分的他不是我所期待的樣子。可是,在這個世界上,又有誰符合所有自己期待的那個樣子?

有時候我會想,要是今天我換了一對父母親,那我的人生會有什麼改變,我還會是現在的我嗎?

我想應該不會。

會變得更好還是更壞?

沒有人知道。

「我們只能選擇,卻沒辦法選擇結果.....」—— 《午夜圖書館》 麥特・維格

如果能選擇結果,那人的一生就不會充滿未知與挑戰,也不會擁有期待與希望,更不會有無數個悔恨等著自己,或許,也就不會有活著的意義。


如今,父親節就快到來,當我意識到我似乎必須寫些什麼時,心中卻出現了這些想法。我還在思考我該寫些什麼,但我想我真正想說的就是此時此刻我所寫下的這些話,只是我並沒有勇氣放在社群媒體上,對於那些點頭之交來說,太多的揭露並沒有什麼好處,而對於太過熟悉的朋友及家人,這些話又過於矯情與深入。

可是對於陌生的人們來說,我的感受就像是擺在書架上的一本散文或小說,對於不認識我的人來說,無足輕重,或許是讀過就會忘的一段故事,也或許是能讓人思考許久的故事。但這些都不重要,因為對於誰來說,都無傷大雅。你能安心的讀,我也能放心的寫。


或許哪天......

我會將這些話放在社群平台上,也說不定?

畢竟,人都是善變的。

對吧?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