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呆丸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台劇】茶金

呆丸
·
·
少見討論台灣近代商業與生活風貌的作品,其中包含了商業抉擇與策略,以及許多曾經發生在台灣卻不為眾所知的事件。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其實對於「茶」的印象,大概也就是一種日常生活的飲料,或是提到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時候,被認為是生活必需品之一而已。再加上有記憶以來,聽到茶第一時間或許都是聯想到大吉嶺、阿薩姆這些地方,知道台灣產茶,但直到看了《茶金》才明白台灣茶曾經有這麼輝煌的一段時光,雖然只有短短四、五年,但也是憑藉著「東方美人茶」在世界上千萬種茶中占有一席之地。

茶金是台灣類型劇中較少見的商業劇別。台劇以往多半都會以愛情故事為主,或是以角色的生活歷程為主,近年才比較有職人劇、或以議題導向為主的戲劇引人矚目,而這種以企業老闆視角為出發點,主軸在討論產業興衰的商戰劇更少見,所以一開始就讓我很有興趣,不過也是拖了好長一段時間才認真地看完。近年也是有幾部以商戰、產業為主題的劇,只是迴響、討論度好像都沒有《茶金》高,這倒是個有趣的現象,第一直覺或許還是一般觀眾比較不能接受這種類型的劇,《茶金》的成功或許還是勝在故事背景的時代感,還有敘事角度的取捨,以及可能也跟開播初期的爭議話題炒起了對戲劇的關注度有關。


【以下涉及劇情】


《茶金》開播初期曾因「四萬換一元」的新台幣政策相關劇情引起軒然大波,在全劇播畢的兩年多後回顧當時狀況,多少有點荒謬感。實際上這一點本來就是一個容易成為各說各話的狀態,站在喜好者的角度來說,這部劇本身就更動修改了許多情節,來符合劇中試圖導引的故事走向,觀眾對於影視作品的創作很常陷入一種迷思中,錯把創作當真實,但這是個時代「劇」,而不是紀錄片,過度強調劇中細節的真實性很容易導致作品想傳達的概念失焦。再加上如果真的有把整部劇看完,實際劇情所透露出的社會政治氛圍與隱含在故事背後的批判,絕對與一開始因「四萬換一元爭議」而被扣上的帽子大相逕庭。

這事件更加地提醒我,要評論一部作品,最好是至少有親自看完一遍再作出對全局的評論,也許一部作品的確差到無法提起觀賞者的興趣,以至於被觀賞者中途放棄,也許對觀賞者來說這花費的時間成本對自己而言不值得,但至少在評價時也該強調僅就自己有觀賞的部分作評論。以偏概全是個人人都知道應該避免,卻總是不斷重複上演的事情。一邊調侃、剾洗、輕視著網路短影音幾分鐘帶過一部作品,另一方面卻又自認理直氣壯地用短短的片段推翻創作者心血。

不過回顧開播當時的社會氣氛,正好是疫情期間,加上許多政治事件紛擾,人民心浮氣躁的時候,而且那時又是個網路討論風氣十分緊張的時刻,時不時地從線上論壇吵到線下群組。近年來的討論氣氛的確是比起十年以前要更加敏感許多,但也更加快速更迭,劇開播的爭議到劇完結才短短一個月,已經沒甚麼人在提了,臉書上的爭議話題,每週甚至每天都在變,我現在週末通常不開臉書,隔幾天開臉書都會覺得恍若隔世,也許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更顯示好作品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吧。

《茶金》在播映初期因外在政治氛圍引起的爭議,也呼應了劇中一條很重要的軸心-凡事都跟政治有關。獨霸一方的茶商,卻因為政府的一紙公文,幣值的轉換,而陷入嚴重的經營危機,接著還因為政府粗暴地調整匯率而陷入倒閉風暴;普通的茶農只是想要肥料來調整農地的體質,卻因為政府政策規劃以產糧食為主,而換不到肥料;民間投資開設的化肥廠,也因為政府與美方的政治角力而成為犧牲品;甚至台灣茶的黃金年代與衰敗,其實也是受到世界局勢變化影響,這些劇情線在在提醒著政治與生活千絲萬縷分不開的關聯。另一方面也點出一個很殘酷的現實,金錢在權力跟前是如此不堪一擊。再怎樣有錢,一份公文就可以讓你的錢成為廢紙;查稅騷擾就可以脅迫你將辛苦建立的廠房拱手送人;幾句話也許一個小有名氣的地方賢達就此人間蒸發。更別提各路人馬為了創業、維持公司、達成目標而產生各種合縱連橫,周旋於政府、外國勢力與對手之間,無處不是各種政治手腕的策略展現。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

劇中政府的角色也相當有趣。生為台灣人,大概多少都知道在那個年代的「國民政府」是個什麼模樣,但回到那個時代的當下,對一般平民百姓來說,政府的角色應該是站在保護國民的立場,政府應該是「好人」,實際上時至今日,就算現在民間或許對政府有諸多怨言,但大致上還是站在認為政府應該要是好人,或政府可以經由公民選舉讓它變好的立場。這種看待政府的視角讓我想起了《ONE PIECE》中的一幕,當海賊們被海軍追殺時,主角對著路邊的平民阿伯說:「快逃啊,那可是海軍啊!」說完兩個人尷尬地互瞪幾秒,阿伯:「海軍應該是好人吧?」當下看起來很好笑的一幕,事後對照海軍與其背後世界政府所曾經做過的事情,「海軍應該是好人吧?」這句話顯得無比諷刺。也許還有些懵懵懂懂,但認真說起來,政府與罪犯,善與惡,或許他們之間的關聯性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高、那麼直接。政府亦可為惡,但他們卻能將惡藉由訂下的規則影藏在善的背後;罪犯或許本為善,而他們只是違背了本質為惡的政府所訂下的規則,成為罪犯。

劇中的時代感塑造的相當不錯,沒辦法說完美,畢竟我也不是那個年代的人,但相信劇組也花了很多時間做相關考究,而劇中有一個令人驚豔之處在於「語言」。全劇以客家人為主角,所以主要語言當然是客家話,但是當年國民政府還沒有限定華語教育,民間還有各式各樣的語言,如政府人員多半是華語,在地居民除了客家話以外,也有台式閩南語使用者,而因為台灣剛經歷過日本統治,所以一些曾經受過日式教育的人也會說日語,當時有美國駐軍駐台人員,所以也出現不少美式英語。乍看之下好像沒甚麼特別,今天的台灣也有類似的語言分布。但令人訝異的是這些語言之間的隔閡感非常低,客家人也可以很自然地聽、說台式閩南語,外省人也能聽得懂幾句客家語、台式閩南語,日語也是到處都不時可以聽見,與今天台灣各種語言的壁壘分明感大相逕庭。當然今天的情況與當初的華語推廣教育政策有很大的關係,但是有另一個令人感嘆的點,是口音。

劇中人物隨著族群不同,說其他語言時難免帶有口音,可是其他人也很自然的接受這種狀況。語言的目的在於傳遞訊息,也許口音影響了語言發音的標準程度,但要是不影響資訊的傳遞,沒有造成語意的誤解,那帶點口音或發音不標準又有甚麼影響呢?從華語推廣以來,當時強力的要求發音標準,甚至嘲笑帶有台式閩南語口音的人,雖然隨著時過境遷,現在開始推廣保留、學習其他語言,但「過度要求發音標準」卻有如附骨之疽一樣糾纏著每個想學新語言的人。看看印度,雖然印度人的英語口音之重相當知名,我承認有時我也覺得相當困擾,但印象中聽過印度人普遍覺得自己的英語沒有問題,如果是真的,不知道這會不會與印度國內官方語言高達二十二種有關,他們可能從小就習慣了處在各種語言混雜的環境裡,口音早已不是重點。或許台灣這樣主流語言趨勢在變,但執著於發音標準這點不變的情況,也算得上某種「黨國遺毒」吧。

主角是女性這個設定也稍稍帶出了另一種文化遺毒,女性地位的微弱不分國家種族階級的普遍存在在人類社會中,用現在的標準回看劇中呈現的女性地位,大概有不少平權主義者會氣暈過去。慶幸還好當初播映時不至於出現批評劇中女性地位設定的聲浪,觀眾們還能理解那是在呈現當時的社會氛圍。而主角也不意外的相當幸運,不止是很幸運的有個相對尊重她個人意志的父親,另一方面也很幸運的能在每次企業面臨財務危機時化險為夷。雖然很清楚這多半是俗稱的「主角光環」、「主角威能」,但仔細觀察主角所做出的選擇與運用的手段,即便是幸運出現的機會,也要有實力抓住機會讓自己藉此翻身才能度過一次次的覆滅危機,甚至於稍微政治不正確的說,雖然女性身分有所限制,但主角卻也利用了女性身分所帶來的些許紅利幫助她度過了許多難關-即便以今日標準來說,她有可能算是個慣老闆。

「慣老闆」這個形容詞乍看之下是很嚴重的指控,但主角的一些作為對於員工、下游廠商來說的確是有點狠,可是認真考量主角的處境,身為企業老闆該看的事情與面向,其實她完美詮釋「換個位置本來就該換個腦袋」這件事情。商業本來就充滿風險,最爛的老闆自然是悶頭往前衝,不顧風險一往無前,結果把整家企業與底下員工都賠上的人;很多人想像的好老闆應該要在帶領員工往前時成為保護員工的大傘,協助員工抵抗面臨風險時遭遇的衝擊;但真正的好老闆,應該是能事先看清局勢與潮流,知道如何閃避劇烈的風險衝擊,就算即將面臨避不開的風險,也知道如何做好準備度過這一關,讓企業有如船過水無痕般的化解一次次危機。可是這樣的老闆,倒也很常被員工忽略老闆的長處,反而只被記住他的壞處,但那是因為危機在員工意識到之前就已經被化解了,而他們往往根本不知道自己剛經過怎樣生死交關的一刻。不過更慘的是,也有不少老闆以為自己是這樣的人,實際上卻是天差地遠。

有點扯遠了,不過故事裡的主角雖然有點主角光環,她所實踐的許多商業策略與作為卻相當值得再三玩味,死守老產品與開發新產品的衝突是許多歷史悠久企業多少都會面臨的問題。夾在兩代之間的爸爸前後心境的差異也很有趣,他曾經是充滿雄心壯志想要大刀闊斧的擴廠搶市佔率的商人,但隨著年歲增長卻也逐漸拘泥於曾經有的榮光而對公司轉換跑道感到畏懼。主角在要求茶葉價格穩定的橋段讓人頗有感觸,對外人來說她可能是個大砍收購價格讓下游廠商叫苦連天的惡盤商;但對內她卻是個為了維持公司營運與員工薪水而強硬堅持收購價以平衡成本與收益的好經營者。對經常是局外人的一般人來說,又怎麼看得見公司內部的營運狀況與經營者的政策考量呢?雖然可能《茶金》也默默地在粉飾太平,為某些經營方式洗白,但只看得到表面的我們若要就此大肆批評經營者都是只懂得吸血的邪惡企業家,倒也太過武斷。長久以來各種媒體的渲染讓我們太容易接受企業老闆、商人、甚至官員、政府就一定是以個人私利為出發點在推動改變。說實在,所謂的公共利益,也是由眾多人民的私利匯集而成。過度的以偏概全對促進對話與理解一點幫助也沒有。

《茶金》在製茶業方面隱含了一個我覺得很有趣的理念,從主角的爸爸到主角本身,甚至故事最後的走向,都試圖創造一個屬於臺灣獨有的茶葉品牌。雖然可能劇情甚至當初的原著小說本就是打算以「東方美人茶」為發想講述一段臺灣茶的歷史,但執著於創造品牌這件事倒是讓我聯想到在一段時間以前-甚至可能在疫情之前都還是如此-很多人在評論臺灣產業的時候總是在說臺灣就只會代工,做不出品牌。其實品牌本就是個模糊概念,但在那樣的語境與社會思考氛圍下,大家所謂的「品牌」往往是諸如「微軟」、「蘋果」等能夠創造終端知名產品的大型公司與廠商,也曾經有個公司叫「HTC」一度看似成功創造了一個能與蘋果匹敵的品牌。但是在疫情後的世界發展,讓人開始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情,臺灣也有諸如華碩、宏碁等大廠稱得上國際知名品牌,更重要的是曾經被人們唱衰「再成功又如何,終究還是製造過程中的代工環節」的台積電,隨著疫情後世界局勢的演變,讓它的地位一躍而升至世界市值前十大企業之流,倒是可以藉此好好思考,所謂的「品牌」究竟是一定要看到最後有個很普及的商品,或是一個既定印象中的終端產品,還是它本身就是一個被創造出來而可以隨情境浮動的定義。

不過回到劇的主角「茶」,以前對茶的想像,就是山坡上種滿了茶樹,葉子摘下來之後經乾燥、發酵等製茶步驟後,做成諸如綠茶、烏龍茶、紅茶等等茶種,但看了劇才知道原來茶也可以「配」出來。瞬間就會聯想到之前看過的威士忌製作,他們用不同風味的原酒混和調配成酒廠獨特的品牌酒,茶也會經過類似的過程,茶師利用可能來自不同產地、種類、年分的茶葉,混和成帶有獨特風味與口感的茶種,這類技術稱為「拚堆」。雖然相對於威士忌有千變萬化、各式各樣的酒種,拚堆茶可能還是只有常見的大分類,像是普洱茶、東方美人茶之類常見的名稱,畢竟拚堆是為了維持一定的口感與品質水準而發展出的商業製茶技術。但要從在外行人如我眼中看起來都長得差不多的各種茶葉,分辨出那些以特別比例混和之後,還要經過沖泡的步驟,會成為一杯杯品質風味穩定的茶,這對我來說已經是神乎其技的境界了。

從劇中呈現的時代感、茶葉相關製作技術的知識等方面,看得出劇組花了很多時間在田野調查上,也相當的細心。雖然為了戲劇效果與敘事的流暢度,多少會做出一些變動,但已經可以感受到劇組的用心。《茶金》真的是近來台劇開始走向多元、打破舊有偶像劇、愛情劇框架的潮流中,名列前茅的好劇。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