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ypl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史塔茲的療癒之道》脆弱是與自己連結的通道

ypl
·
·
看到自己的脆弱是件美好的事,這說明了永遠不會有人搞懂這一切。——Jonah Hill,《史塔茲的療癒之道》

你的認知是痛苦的根源

在追尋心理健康的路上,我嘗試過心理諮商、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身心語言程式學)、希塔療癒、冥想等方法,體驗到最多的是「重塑認知」這件事。人會感受到痛苦,是因個體的認知所主導,也就是說,同一件事發生在不同人身上,他們必定有不同的情緒反應,是內心如何看待客觀事實進而產生了主觀感受。其實,我們從小就已經被灌輸這類的觀點,相信大多數的人都聽過:樂觀跟悲觀的人如何看待半杯水的故事;但故事僅揭示了認知差異,卻沒有指引我們如何改變自己的認知。立基此點之上,如何改變認知成了許多心理療法的出發點,也是《史塔茲的療癒之道》這部紀錄片中各種「工具(The tools)」的主要目的。

《史塔茲的療癒之道》主角之一—美國知名心理諮商師Phil Stutz為何要創造這些「工具」?這要回到一般人對心理治療的印象,多半是「昂貴」、「費時」、「短期效果不明顯」,若沒有足夠時間、金錢、精力很難見到改變,也無法在個案最痛苦的當下減輕心理壓力,即是缺乏立竿見影的成效。Stutz試圖重塑大眾對心理治療的陳見,希望每一位到訪者在走出諮商室時,都能感受到自己已經有所改變,「工具」即是他多年職涯經驗下的解答。Stutz的個案兼摯友,同時也是好萊塢演員、本片另一主角—Jonah Hill,在與Stutz見面相談的五年之中,感受到「工具」的力量,渴望將它們介紹給社會大眾,《史塔茲的療癒之道》因而誕生。

《史塔茲的療癒之道》主角Phil Stutz及Jonah Hill (Source: 電影神搜)

每個人內在的Part X

Stutz提出,我們每個人內在都有一個名為「Part X」的存在,它是我們心中批判、反社會的部分,會阻斷我們的潛力,告訴我們不可能做到什麼事,創造了底層恐懼。但心理治療並不是要消滅Part X,因為是它的負能量賦予我們成長與進步的動力,如果消除掉它,我們的故事也就結束了。

Part X也會創造出一幅「完美的快照」,那是心中理想的投射,我們時刻幻想著可以進入那個幻象之中,然後就能獲得幸福。但Stutz提醒,快照的特性是「沒有深度、靜止的」,跟實際的生活樣貌差異甚遠;如果真的進入到完美的快照之中,你會發現,其實一切都沒有改變,我們仍要持續面對現實三要素:「痛苦(Pain)」、「不確定性(Uncertainty)」、「持續存活(Constant work)」,唯有學習享受面對這些要素的過程,才有可能得到快樂。

Part X創造出「完美的快照」 (Source: Netflix)

生命是由一個一個行動串接而成

內在蒙受強烈痛苦之時,人通常會失去生命力,因為Part X會覺得:一切應該要公平,一切應該要如我們所想的進行,我們因而陷入過往經驗的迷宮之中。Stutz則告訴我們:達到目標前的每個努力,不論大小、正確與否,都擁有相同的價值,可以把每一個行動都視為一顆珍珠,重點是持續串進下一顆珍珠,告訴自己:「我是那個把下一顆珍珠串上去的人。」因為真正的信心是活在不確定性之中,願意承擔風險,秉持著自有的信念,並承擔相應結果的那個人才是贏家;即便行動不完美(每顆珍珠內都會有一顆屎),肯定自己行動的價值、保持前進的動力,是在無力之際對抗Part X的方法之一。

但在人生失去目的時,我們連前進的方向都沒有,那該怎麼辦?Stutz表明,需要從激發生命力做起。生命力(Life force)的架構可以用一個三層金字塔來描述,最底層是「你和身體(Body)」、中層是「你和其他人(People)」、上層是「你和自己(Yourself)」,透過這三個層次與自己連結,就能夠激發自我生命力,感受到生命所指引的方向。對面「身體」,我們要做的事情很基本,吃得好、睡得好、要運動,這些事情不只是單純的讓身體運作順暢,對我們的心靈也是一種滋養。中層的「其他人」代表了世界上的所有人類,在偏離正軌時,與他人的互動可以將你拉回原本的生活;而其中的重點在於採取主動行動,對象是誰不是那麼重要,只要連結誕生了,無論如何都可以看見正面影響。與「自己」建立連結,指的是去探索潛意識,看見它裏面有什麼,比如透過寫作,我們可以捕捉潛意識裡的想法,以此增進你與自己的關係,甚至可以發現過去從未發現的事情,更加貼近自己。

Stutz的生命力金字塔 (Source: Netflix)

改變認知的工具

至此,Stutz刻畫出人類心理的基礎樣貌:是Part X引起內在的恐懼、批判、不安,而外在則有不可避免的痛苦、不確定性及持續存活等要素相伴一生;要抵禦這些內在、外在的阻力,最佳策略是持續行動,肯定自己行為的價值,並依循生命力金字塔的三個層次,找回生命的方向。

但,即便認識了以上阻力及方法,痛苦的時刻還是讓人難以忍受。為了緩減當下的心緒,Stutz提出了四項工具協助我們轉化認知:內在的影子(Shadow)、主動的愛(Active love)、感恩的心流(The grateful flow)以及喪失處理(Loss processing)。

  • 內在的影子(Shadow)

每個人內在都有一個影子,是我們不想被外界看到的部分。影子讓我們感到自卑、尷尬,也包括了那些被拒絕的場景,是我們不想要,卻也無法擺脫的部分。

Stutz告訴我們如何跟內在的影子互動,它需要的是「關注」。要發現影子,先回想起那些尷尬、自卑的場面,接著跟它對話,過去你都是怎麼對待它的?它對你有什麼感覺?它又有什麼感受?我們都需要承認,過去對部分的自己缺乏關注,只想著腋藏它;而透過這個過程,我們終於可以正視影子的存在,可以開始彌補它,與它結合為一體,而不是視而不見。與影子同步,我們包容了內在所有的一切,因而覺得完整,意味著我們不再需要其他東西,這會讓我們感到自由。

內在的影子,是我們不想讓外界看到的部分 (Source: Netflix)
  • 主動的愛(Active love)

Part X會創造出迷宮(The maze),讓我們困在過去之中,假想著如果誰可以做些什麼來彌補我所經歷的不公平或給予應有的回報。然而,我們困在過去的時間不會回來,僅僅就是浪費了。

Part X創造出迷宮,讓我們困在過去之中 (Source: Netflix)

要彌補這份不滿足感,Stutz請我們幻想一個充滿愛的宇宙,感受自己接受了全部的愛,接著你成為主導愛的人,然後把這份愛傳遞給你討厭、怨恨的人,感受這份愛進入了他們,甚至讓你們合而為一。當你感受到自己把愛給了你最痛恨的人,那會產生一種征服感,讓你有自信、感覺完整,協助你走出迷宮之中。

  • 感恩的心流(The grateful flow)

有時候總會感覺日子被壟罩在一片烏雲裡,烏雲就像是Part X讓我們產生的負面心流,見不到太陽的日子久到幾乎讓你忘了它的存在。Stutz兒時跟父親共同駕駛飛機的經驗讓他理解到:穿過雲層,太陽就在那裡,不必透過現在五分鐘的經驗去判斷現實的本質。

穿破烏雲的方法是心懷感激,你必須相信永遠有正面的事物(太陽)存在,即便我們無法直接看見。閉上眼睛,想像三、四件小小的,令你感激的事物,專注地說出它們,感受自己被這股流動所佔據。重點不在於感謝的事物本身,體驗感謝的過程本身就會改變我們的情緒。在情緒失控時是使用這個工具最好的時機,因為對待這些情緒最糟的方法就是去跟它們爭辯,最終只會產生負面影響。

穿破烏雲的方法是心懷感激,相信永遠有正面的事物(太陽)存在 (Source: Netflix)
  • 喪失處理(Loss processing)

失去所愛的人、事、物對我們來說是最糟的狀況,甚至在實際發生之前,我們就在擔心失去。對應失去,Stutz如此建議:要獲得不執著的力量,我們仍然可以去追求所思所想,但得不到的話也沒有關係。每次害怕失去的時候,試著讓自己不執著,但重點不在於變得完全不執著,只要朝這個方向前就會有幫助,慢慢訓練自己,不要讓失去一件事物奪走你的完整度。

不執著的力量可以透過以下的想像來增強:挑選一件你執著的事物,想像你抓著它,像抓著一根樹幹一樣,你不敢放手,因為似乎放手就會有可怕的事情發生。但終究你還是放手了,然後你開始墜落,出乎意料的是,墜落的過程沒有想像中可怕,甚至有點溫和,然後你在心中想著:「我願意失去一切」,去感受背後的意圖。接著,你的身體撞擊到太陽、燃燒殆盡,成為一束陽光向四周輻射,帶著愛;然後四周還有更多同樣的太陽,他們齊聲說著:「我們無所不在」。在這個想像世界裡,你能做的就是給予,不能索求。

想像你抓著一件執著的事物,你不敢放手,因為似乎放手就會有可怕的事情發生 (Source: Netflix)

珍惜展現脆弱的機會

文內幾乎沒有提到另一位主角Hill,但不代表他不重要。在片中,我們透過Hill揭露一個個自我創傷,才更好地理解什麼時候能夠用上Stutz所創造的工具,也在螢幕上看見他被療癒的過程;反向地,影片中段左右,Stutz開始訴說身體的問題及曾經的創傷,顯然他並未完全從這些痛苦中脫逃,即便他能療癒別人,也已經年逾七旬,有相當多時間與這些問題相處。令人意外地,在與Hill的問答之間,雖然沒有運用上述工具,卻也看得出Stutz內心的轉變,可以說因為拍攝這部片、與Hill有更深刻的連結後,竟成為Stutz自我療癒的一部份。

謝謝Stutz跟Hill毫無保留的展現他們的脆弱,向我們揭示:不論看起來是否符合世俗定義的成功、收穫多少人的崇拜,身為一個人,都要面臨同樣的掙扎與奮鬥。在這個被教導要表現出自己最好一面的社會中,連意識到可以展現脆弱都需要很多勇氣和機運;但唯有直面內在的所有,才可能充分體驗人生要帶給我們的方方面面,持續推進這條走向自己的路途。


References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