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Andy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粵語的聲調

Andy
·
·

粵語究竟有幾個聲調?

通常的說法叫「九聲六調」,我一直覺得亂,理解不了。

再多做說明的話,要不是給個五線譜調值表,要不是「三九四零五二七八六」之類的口訣,也是模模糊糊的。

最近讀了一點漢語史,總算是把源流體系弄清楚了。

(以下僅論粤语廣州話。)

一、四聲

漢語声调,詩經楚辭時代大概就有,但當時究竟有幾個調,每個調具体怎樣發,證據不足,现在还不能确定。

南北朝時期,文獻裏開始出現「四聲」的記載。所謂四聲,即平、上、去、入,四个声调。日本遣唐僧人空海有云:平聲哀而安,上聲厲而舉,去聲清而遠,入聲直而促。大約,「平」是平調,「上」是昇調,「去」是降調。入聲自成一體,主要標記塞音韻尾,不一定是独立的音调。

現代漢語各方言,基本都繼承了南北朝四聲的格局,但畢竟經歷一千多年,各自有分合。(普通話(基於官話北京音)也有四聲(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與古「四聲」不是一套,剛好四個只是巧合。)

严格来说,四声,是「调类」而非「调值」。就是說,現代各方言的「上聲」,並不是同一個音調了,也不一定是個高音或者上升的語調。但是,一個方言裏發「上聲」的字,再另一個方言裏也大概率是「上聲」。

二、濁音

语音粗分「辅音」和「元音」,元音在發音的時候口腔無阻礙(比如「啊」「呃」「哦」),輔音則有(比如英語的s、t的讀音)。辅音又分「清音」「浊音」。清音和濁音的區別是聲帶震動時機早晚,清音震動晚,濁音震動早。

清音和濁音往往可以對應。以英語舉例:清音f對應濁音v;清音t對應濁音d;清音p對應濁音b;清音k對應濁音g。

三、濁音清化

大約在唐宋時期,漢語開始發生「濁音清化」,就是一部分濁音逐漸改發對應的清音。

濁音清化影響了聲調:在粵語中,清音變爲陰聲,語調較高;濁變爲陽聲,語調較低。

舉「聽」「叮」「停」三字爲例。

聽,中古音theng平聲(th相當於漢語拼音的t,清音),粵語teng陰平。

叮,中古音teng平聲(t相當於漢語拼音d,也是清音),粵語ding陰平。

停,中古音deng平聲(d相當於英語d,濁音),粵語ting陽平。

同理:

記(中古ki去聲,粵語陰去),忌(中古gi去聲,粵語陽去);

得(中古tok入聲,粵語陰入),特(中古dok入聲,粵語陽入)。

(這個轉變有例外,例如「濁上變去」,有些中古濁音上聲字現在是去聲,比如「道」「部」。)

如此,我們用中古四聲,根據聲母清濁,分爲八調:平聲分爲陰平陽平,上聲分爲陰上陽上,去入亦同。清初《分韻撮要》記錄的廣府話體系,便是如此。

四、陰入分上下

後來又有了新變化,陰入調根據元音長短,又分化出上陰入和下陰入,下陰入音高介於原陰入和陽入之間。體現在例字,就是「忽」(fat上陰入)和發(faat下陰入)的區別。

陰入分化了,陽入要不要分化呢?廣州話沒有,但是玉林和四會的粵語就分化了,就還有上陽入和下陽入。

五、音高

具體到音高上,以趙元任的五度標記法:

平聲要不最高(陰入55),要不最低(陽入11);

上聲還是升高,陰入35,陽入13;

去聲也是平的(非母語者難點),陰去33,陽去22;

入聲,上陰入跟陰平(5),陽入略高於陽平(2),下陰入介於上陰入和陽入之間(3)。

(粵語的平聲音高有下降趨勢,陰入可以發53,陽平可以發21;去聲反而音高是平的。)

六、總結

如是,中古「平上去入」四聲,根據聲母清濁各分陰陽得八聲,然後陰入再根據元音長短再分上下,得九聲。這就是現在廣州話的聲調體系。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