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706青年空间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技术的社会面 | 706湾区系列线上沙龙

706青年空间
·
·

卷首语

知识分子的真正陷阱是沦入过度专业化与技术化的陷阱,失去了对更广阔的世界的好奇心。——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

写在前面

以一系列沙龙去强调“技术的社会面”或许是荒谬的,从石器到火,从农耕到火药,从蒸汽机到计算机,技术进步和社会进步的关联显得理所应当。

库布里克的经典之作《2001太空漫游》中,猴子用地上拾来的大型动物腿骨击倒对手后,将它丢向空中,腿骨在空中变成了一艘宇宙飞船,成就了影史经典一幕。

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认为技术和社会的联系被低估了。

原因有二:

其一,技术对人的影响并非直来直去。

贝尔拨出人类的第一通电话时,他或许预见到了这个传输模拟信号的线网有一天可以传递图片和视频,但他可能没有预见到网络游戏主播和粉丝经济。正如同我们今天看到了线上讲座线上办公,却可能没有意识到这对房地产市场和城市规划的长期影响。

詹森父子造出第一台显微镜时,或许想到了人体细微结构的知识能够推动现代医学的发展,但大概没有预见到现代医学把人类寿命从20世纪初的人均不足50岁拔高了20年,而这又催生了社会养老金制度。正如同我们虽注意到了人口寿命增长,却未必意识到老年婚恋市场的流行和老人经济独立文化的兴盛。

技术不仅改造着人的行为方式和心智,也对经济结构和伦理制度发起了一轮轮的挑战,并不断重塑着人类的定义。

“巴尔塔巴林的动态象形文字”,Gino Severini,未来主义艺术运动

其二,科学技术在中国是舶来品,而我们并没有一个持续生产技术的完备知识系统与技术诞生的人文语境。

我们用几代人的时间落地了地中海文明几百年累积的技术成果,但同时也跳过了几百年来的科技迷思。我们没经过鲜血淋漓的弗兰肯斯坦,就一头扎进了无所不能的赛先生。科学和技术在改革开放翻天覆地的生活里,在信息革命创业创新的号角中正成为新的教条主义。

今天,庙堂希望中国从技术的搬运工转型为技术的领导者,我们最优秀的头脑正将技术的便利一个个落到实处。但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未来的领导者中却鲜有人关心技术背后和人有关的问题。而我们相信,技术创新的领导者一定具备重塑技术诞生土壤的能力。

技术,是昔日的魔法。

但对技术习以为常的人心,忘了它曾带来的惊奇,我们停驻于冰山一角,以为这就是她面纱下的全貌。

我们能力有限,未必能把这惊奇还原,但希望能为关心这些议题的爱思考的你,提供一方用于探讨的场地。我们希望在这里,讲者和听众能各自思索,共同探寻,从而拥有独特的视角,了解技术背后的社会面。

1 加密运动文化谱系

很少有人在BTC、ETH、EOS加密软件各个方面达成共识。可以想见,系统的迭代发展,同样也是其参与者意识形态的演变史。

当激进分子与保守主义者同处一室,难以解决的分歧会导致他们选择分叉策略以解决问题。在诸多意见的分流之后,隐藏的是不同的价值主张、利益交互和侧重各异的问题意识,并关系到认识上所持的不同态度。通过解读加密运动的关键事件与关键人物,我们将编纂加密运动发展的政治思想谱系。

活动时间

3月21日 星期六 20:00(加州时间 PST)

3月22日 星期日 11:00(北京时间 GMT+8)

主讲人:一七

Zeno,区块链研究,软件开发者,F50创始人

2 第三次金融革命 - DeFi

DeFi 是(去中心化金融)是指用来构建开放式金融系统的去中心化协议,旨在让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金融活动。DeFi 的愿景是一切资产都可以 Token 化,自由地在全球开放的市场上交易。DeFi 是否真的会异军突起,是一场噱头还是一场金融领域的革命?未来DeFi 将面临哪些挑战,我们是否可以想象到DeFi的未来?

活动时间

3月27日 星期五 20:00(加州时间 PST)

3月28日 星期六 11:00(北京时间 GMT+8)

主讲人:曹寅

数字文艺复兴基金会董事总经理,爱沙尼亚的无边界数字国家实践,2014年即开始在国内研究推广区块链的产业应用,以课题组组长身份参与了国家能源局相关政策制定,首次提出了区块链服务实体经济,2016年,曹寅先生作为创始合伙人发起了全球第一家能源区块链实验室,2017年,曹寅先生担任爱沙尼亚数字国家计划顾问委员会成员,并联合欧洲区块链核心企业发起了数字文艺复兴基金会,致力于孵化并推广区块链新生态。

3 从抽水马桶到人工智能——人类和技术到底谁听谁的

抽水马桶的出现并不是历史的必然,它是多个经济、社会、科技、环境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它的诞生是历史的产物,也可以随历史的进程改变而被取代、替换,但是我们却被它所象征的洁净和便利“套牢”,赋予了其并不具备的必然性。

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人工智能领域,人工智能同样也是历史的造物,同样也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然而它一旦上位,就很难被取代。我们贪图更爽快的内容,更快捷的交换,更省力的出行,更安全的环境,正在不断“出卖”我们的信息和私隐来换取这些。

这并不只是牺牲掉上个世纪的隐私观这么简单,人和机器的关系早在T-800从未来到来之前就早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活动时间

3月28日 星期六 20:00(加州时间 PST)

3月29日 星期日 11:00(北京时间 GMT+8)

主讲人:沈辛成

佐治亚理工学院博士,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做科技史,教思政课,写博物馆,关注跨国科技传播和美国科技与政治,著作《纽约无人是客》入选豆瓣年榜和单向街书店读者最爱新书。

4 协议制度化 + 数字税收 = 虚拟城邦 ?

10年前,互联网先驱马克·安德森曾断言:“软件正在吞噬世界”。10年之后,区块链的发展似乎带来了新的可能,“协议正在吞噬一切”,通过开源的代码与可验证的规则,协议正替代软件持续地提供公共服务。

 与此同时,区块链正以代币的形式不可作伪地分配着协议的价值。在“数字税收”与市场的结合机制下,网络公地在不断地扩展,逐渐模糊了与现实社会的边界:协议正在逐渐替代现有社会制度,相对的,社会制度也在被编码成自动运行的协议。

 我们正在建立一个虚拟的城邦与国家,没有中心控制的协议似乎给大众许诺了一个更自由更公平的数字乌托邦,但未来真是如此吗?资本与权威正在乌托邦的反面冷冷注视。

活动时间

4月10日 星期五 20:00(加州时间 PST)

4月11日 星期六 11:00(北京时间 GMT+8)

主讲人:谭天

加密孵化社区 Ourea Group 创始人,Fastpay CMO,Dfinity 互联网计算机推广大使,meme DAO 成员,业余 shoegaze 乐队乐手,目前正忙于“区块链的社会意义”的翻译整理工作。

5“996ICU”和“数字劳工”

数据劳工的权益不能单纯靠程序员的生产工具公有化来实现。如果一个程序员关心与自己相关的“996”,不愿被大公司压榨,那也应该去关心用户是否在“996”地刷短视频、看直播、玩游戏……因为除非一个游戏是买断制的,否则如果玩家被程序员设计的程序和算法所诱导,不停地刷短视频、氪金,那么玩家也是在“996”,所以程序员就变成了一种包工头,在不停地“鞭策”用户。

活动时间

4月11日 星期六 20:00(加州时间 PST)

4月12日 星期日 11:00(北京时间 GMT+8)

主讲人:suji yan

Dimension.im 创始人/CEO,从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计算机工程系辍学创业。前 Qdaily & 财新传媒独立记者,前自动驾驶公司工程师;业余和「激进市场」/RadicalxChange ,Data Law Group 等经济学者、法律学者等合作撰文;曾被连线(Wired)、南华早报、华尔街日报等报道。目前个人主要聚焦在开源,以及加密、隐私保护(公司产品 maskbook.com / Tessercube.com)。Suji和他太太Katt 一起在 Github 上发布了 Anti 舅舅流 License,一个反对舅舅流工作制的开源软件协议,受到了美国连线等杂志的采访。

6 开放科学和可重复性

心理与社会科学中的危机与契机 [互动为主] 近年来,国际学界非常关注心理与社会科学中的可重复危机,相关问题的讨论也不断丰富,从一开始仅关注“可重复性“拓展到测量(信度与效度)、统计推断(从数据到假设)、理论(无法重复是因为没有好的理论)、可推广性(Generalizability)等学术研究中的科学问题,再拓展到发表偏见、科研人员评估指标、开放获取、科研经费的分配等学术体系的制度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可能让我们重新评估已有的研究和文献,并为未来学术共同体的构建、学术研究的规范性等指供参考和引导。

本次分享中,胡传鹏博士将简单地介绍上述问题,随后大家一起探讨这些问题给年轻研究者带来的挑战和契机。

活动时间

4月18日 13:00(柏林时间 GMT+1)

4月18日 20:00(北京时间GMT+8)

主讲人:胡传鹏

德国莱布尼茨心理韧性研究所博士后。Center for Open Science的推广大使、Psychological Science Accelerator的翻译与文化多样性委员会负责人之一、OpenScience公众号及Chinese Open Science Network的发起人。

7 数字媒介中的后人类叙事

19世纪以来,在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交织影响下,神本主义进一步瓦解。由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所构建的传统人文主义无法解释新技术向人类展示的未来图景——自动机械和控制系统涌入人类社会,人类的未来变得陌生和失控。随着奇点和末日成为日常话题,后人类主义的探讨被提上日程。

本次分享我们将从游戏,电影等数字媒介着手分析,重新梳理探讨后人类叙事的思想发展和对今天生活的启示。

活动时间

4月18日 星期六 20:00(加州时间 PST)

4月19日 星期日 11:00(北京时间 GMT+8)

主讲人:李典峰

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硕士毕业,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在读博士。曾任南方人物周刊记者;706乌托邦大学课程开发者,担任”游戏与生活“课程主讲人。酷爱电影、电子游戏、体育竞技。

8 媒介与世界观的相互塑造


“媒介即信息”,是因为信息的内容本身仅仅是敲开我们大脑的诱饵,真正改变我们的,是信息的媒介。在今天,媒介便是社交网络的结构与信息获取的方式。这些媒介决定了我们日常的喜怒哀乐,塑造了我们长远的世界观,也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流动方向。


许多人认为,网络带来的社会和政治变革已经不亚于法国大革命。而与此同时,因为有了通过产品实践想法的机会,不同的假设和理论可以快速验证和迭代,不断投入大规模的实验。我们使用的每一个产品,每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都是这样的实验。作为实验的参与者,我们更是有必要理解媒介与其背后的世界观。


这次讲座中,讲者将会介绍几种去中心化的世界观模型和对应的媒介,枚举它们在加密算法、社交网络与电子货币中一些有趣的应用,讨论它们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活动时间

4月25日 星期六 20:00(加州时间 PST)

4月26日 星期日 11:00(北京时间 GMT+8)

主讲人:刘果

Matters Lab技术负责人。学过生态学,研究过地球系统科学。业余做过话剧和纪录片,职业做过数据科学家和码农。原甲骨文高级软件工程师,706孵化《视角杂志》创始人。

报名方式及费用

报名费用

单场价格每场30元。

限时优惠

关注「706北美]公众号并分享本文到朋友圈截图可免费试听任意一场分享,每人仅可试听1场分享,仅限观众群满500人前可用。

套餐A  黑科技主题4场88元

加密运动文化谱系

第三次金融革命 - DeFi

协议制度化 + 数字税收 = 虚拟城邦

媒体的介质随科技创新带来的变化

套餐B  社会化主题4场88元

从抽水马桶到人工智能——人类和技术到底谁听谁的

开放科学和可重复性

“996ICU”和“数字劳工”

数字媒介中的后人类叙事

套餐C  全场通票128元

持任意主题通票购买额外任意场次8折;

以上活动凭学生证均可半价。

报名方式

添加706湾区小伙伴为微信好友,发送您感兴趣的场次或套餐类型并交费,小伙伴会将您拉入活动群。

分享将使用Zoom会议进行。

小伙伴微信号:bay706 关注订阅号 :706北美


主办及合作机构

主办方:


706湾区


706湾区是706设立于湾区硅谷地区的分部,覆盖硅谷,伯克利,旧金山,湾区周边。由汪行健(Eightfold AI Data Scientist), 罗勉 (斯坦佛大学政治学博士候选人)于2019年创立。



合作机构:

湾区文化沙龙

湾区文化沙龙作为自发、独立非盈利的组织,试图搭建一个论坛式的中文平台。这里的主讲人会与您分享知识、时事和观点,以及承载它们的有趣灵魂。我们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化、社会、宗教、科学、医学、音乐等,力图让背景各异的人在这里静下来思考和讨论更多有意义的问题。

洛杉矶文化沙龙

洛杉矶文化沙龙(LA STORIES)是一个位于洛杉矶的非盈利,跨学科,跨背景的文化交流平台。定期举办不同主题的小型演讲,放映会,线下分享会。 


OUREA无涯社区

OUREA无涯社区是建立在区块链自由和秩序精神之上的生态社区,以价值创造、知识传递为导向,为区块链上的建设者和爱好者赋能,参与多个早期项目的孵化,推进人类社会的区块链改造。


微思客

“秉持“跨界思维、国际视野、协同探索、分享新知”的理念,聚焦公共生活,致力于搭建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平台。


Conversazione

Conversazione是一个关注“艺术社会价值”的社群。艺术家(创作者)们在扮演着更多角色——参与生活、干预现实、推动发展、不断试验、发起变革、或者通过新兴形式扩大艺术的影响力。我们希望通过不断提问、深入调研、促进不同层面对话的方式,构建社群,并发现实践创作中变革的可能性。


Philosophia 哲学社

一个中学生主导的青年哲学社团。


理论大缸

以抢二道贩子饭碗为目标,传达学习Sociological Theory等英文期刊前沿经典有关精神,抓好摘译推送中心工作,把推动汉语社会学理论发展作为根本遵循、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个屁。

南都观察

南都观察是由南都公益基金会发起的思想平台,邀请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等,探讨转型期中国的社会问题,关注社会公共议题,以多元视角和专业解读呈现独立观察。


联系我们

706湾区将于2020年3月下旬开始为期一个月的中美线上沙龙,围绕“技术的社会面”这一话题,我们将探讨众多前沿技术及其所带来的的种种社会效应,并试图呼吁更多的人一同思考:随着人类可能性边界的持续扩张,我们的认知系统正在急速更新,而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或许并非来自技术本身。


我们欢迎对这一类主题感兴趣,并在领域内有独特见解的朋友联系我们,以发起一场讨论。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