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郭享玖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从《克拉克森的农场》想到我在岭南大学学种地的日子 |“文化研究”学什么

郭享玖
·
我已经在2023年11月16日正式从香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硕士专业毕业并拿到学位证书。此文在写作的时候,发现会提到之前学过的课程,也意识到之前的学习,虽然才短短不到一年,但真的在持续地影响我,所以还是归到#文化研究学什么#这个专题中。如果读完这篇文章,你对文化研究这个专业感兴趣,欢迎上我们学校官网查看~

最近一周的下饭剧是《克拉克森的农场》。杰雷米·克拉克森是英国著名的汽车节目主持人,2019年,年近60岁的他退休返乡,从零开始学习成为一个农民、亲自经营自家的农场,《克拉克森的农场》这部真人秀剧集全程记录了杰雷米返乡务农第一年发生的各种事情。该剧第一季在豆瓣上有超过7.5万人评价,评分高达9.6分(满分10),我看完了第一季,正在看第二季。

我很喜欢这部剧。一来,这部剧非常好笑。杰雷米是汽车领域的顶尖专家,在金钱钞能力的加持下,他开着一辆巨无霸兰博基尼拖拉机,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勇闯农业领域,却频频被现实打脸,在当地农业专业人员的帮助下,磕磕绊绊辛苦一年,结果就只赚了144英镑。二来,排除这部剧的娱乐属性,这部剧能让我对英国的农业系统、农业是什么、人与环境的关系等内容有入门的了解和思考。

我在想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会喜欢这部剧呢?或者换个问法,市场上那么多剧集,我为什么选择了一个以农业为主题的剧呢?

(图片来源豆瓣)

我对农业不陌生,或者我对土地不陌生。我出生长大在江西省赣南山区的一个小村子里,从小看着大人们在土地上耕耘和饲养动物,山林、田野和溪流是我的游乐场,土地养活了我们一家。后来,随着我离开家开始进入学校学习、进入社会工作,以肉眼可见的农业生产活动逐渐远离我的日常生活,我日日踩在水泥地上,靠菜市场、超市、买菜APP、餐馆等解决三餐。

我出生于1960年代的父母,同他们身为农民的同龄人一样,辛辛苦苦供两个子女上学,坚信教育可以让两个子女过上不用弯腰流汗、日晒雨淋、双手双脚沾满泥土的生活。务农,成为一个农民,很早就成了我需要避免的人生选项,那么,我离开土地,远离农业,也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只是,我的父母估计也未曾想过,剧烈的城市化,会让他们一夕之间上了楼,成了要在城市里谋生的失地农民。

殊途同归,我们一家甚至大部分的亲友如今都生活在城市里,依靠土地生活的经历已经变成了饭桌上集体回忆的历史。

在这样个人生活的变迁下,我又为何重新开始对农业和土地的话题有兴趣呢?

2023年上半年,我在香港岭南大学读文化研究硕士的第二学期。在没有其他感兴趣的选修课可选的情况下,我无奈选择了一门叫做“道在泥土:全球/本地农业与食物运动(Harvesting the Future: Farming and the Food Movement)”的课程。

这门课被我的同学们戏谑的称为“种地课”,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授课教授和他邀请的嘉宾就农业和食物系统中不同的主题进行分享,比如城市种菜(urban gardening)、社区支持农业(co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CSA)等;2、学生分成小组,阅读不同的指定书籍和材料后,进行课堂分享和讨论;3、前往授课教授的两处农场亲自下地干活,共计3次。

要下地干活这一点劝退了不少同学,毕竟谁能想到,来到了都市文化高度发展的香港,竟然还要去种地,总感觉很落后,不是很时尚和高级。我对这门课也没有抱什么期待:一来,截至我目前的人生中,我有一半时间是生活在农村的,虽然时间久远,但我自认为对农业和种地是不陌生的,我不认为我能通过这个课能学到什么新东西;二来,我另一半生活在城市里的时间里,我做的工作和日常生活都跟农业和土地没什么直接和紧密的关系,我也从没想过要在农业领域探索职业发展,因此对课程学习没什么动力。

然而,一个学期的课程学完,每当有人问我:读文化研究的这一年,哪些课程你最喜欢?除了“女性主义和文化政治”这门课程,种地课是另外一门我跟别人讲起来会两眼发光的课程。

我青少年时期在农村的生活经验,让我对种地的认识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通过一个学期种地课的学习,让我经历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认识转变,我第一次头脑清明的意识到,种地不仅仅是种地,种地是一门智慧。

第一次去授课教授位于元朗八乡的农场,教授没有立刻让我们脱了鞋子、卷起裤腿下到水田地里去干活。我们二十来个学生坐在给小朋友用的小矮凳上,在原来是晒谷坪的水泥地上,围坐在教授和他太太旁边,他们俩坐在木头门槛上,后面是他们和几个合伙人修整过的一栋老房子,用来做亲子食育活动,以老房子为中心,周围是平坦和开阔的田地,再往远处看,则围着一圈山岭。

教授的农场变成了最生动的学习场所:什么样的土壤是优质的土壤、怎么通过山岭上的植被来判断地下水的情况、怎么判断日照的方向、时间和时长、水稻是怎么样的一种农作物、有怎样的历史和文化、为什么要把水稻的根踩回水田里。。。教授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同我们讲解这些内容,我很受启发,书本上以前学过的枯燥的知识点,比如光合作用等,一下子就活起来了,更重要的是,我从why的层面理解了以前我妈是如何种地的。

而一旦理解了why,就越发会被种地所蕴含的知识和智慧所折服和吸引。比如,有一次在农场的实践,教授让我们拔草,如果按我青少年时期的经验,我肯定上去就是看到草就直接拔,管它是根还是尾巴。但教授教我们,拔草前不要那么着急,先观察一下那个草是什么形态,比如藤蔓类的草则一定先摸到根后再从根拔起,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要不然拔了也是白拔。

又比如,为什么要把南瓜、豆角和玉米三种作物种在一起呢?因为南瓜的叶子很大,可以覆盖住土壤,让土壤照不到太阳,能减少杂草的生长。种玉米是因为玉米杆子高,可以作为豆角天然的爬架,省去了人工搭爬架的工夫,而种豆角是因为豆角的根部会释放氮元素,对于补充土壤中的氮元素是非常好的替代使用对土壤产生伤害的化肥的方式。

我现在都还记得蹲在那块种了南瓜、豆角和玉米的地旁边,听完背后的原理后,我脑中那种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打通了任督二脉的感觉,过往的经验、观察、混乱无序信息、碎片化的知识点,突然间就逻辑清晰地串联起来了,变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这种”啊哈时刻“的顿悟,不仅仅是对农业,更是对人类社会、以及人与地球的互动关系。我自以为我远离了土地和农业,事实上,只要我活着,我始终都处在被农业影响的系统中,毕竟,农业为人类提供食物,事关个体生存。

(从高处俯瞰教授的一个农场)

在“女性主义和文化政治”这门课程中,教授说,希望大家学完后,在看待世界的方式上,可以多一种女性主义之眼。对我来说,种地课也达到了类似的作用,它让我多了一种从土地或农业之眼看世界的方式。

我很庆幸,我能够拥有从土地或农业之眼看世界的经验,这帮助我理解了很多事情,也想通了很多事情。比如,我一直对我出生长大在农村、是个农村人这件事情感到自卑,会怕被别人看不起,现在则不会了,反而会很开心自己有过这样的人生经历。

也不会再好奇为什么很多受过很高教育的人会返乡务农。我种地课的教授两夫妻原来是典型的香港都市人,在日复一日与土地的互动中,通过一日三餐都吃着自己亲手种出来的食物,找到了身心的平静。农业中有智慧,我也相信农业大有可为。

也正是因为这段学习经历,让我选择了观看《克拉克森的农场》。

在《克拉克森的农场》第一季的最后一集,杰雷米和一起经营农场的伙伴们坐在夕阳中、喝着啤酒回顾过去一年的农场生活:他开着拖拉机耕种了几百亩地,种了大麦、小麦和油菜花;他养了羊、养了鸡,亲自接生了小羊羔,也面临了动物的死亡;他开了一家卖农产品的店,产品从只有土豆到品类丰富;他砍掉林场的树、挖了池塘、给猫头鹰做了窝,试图打造一个生态湿地;扛过雨季和干旱后,他又跟天气赛跑抢收作物...... 如此辛苦一年,虽然只获得了144英镑的收入,但杰雷米说,这一年是他最开心的一段日子,因为他真的种出了一些东西、养大了一些东西,虽然有的时候糟透了,但他很喜欢这样的生活。

“Life sucks, but I like it!”

共勉~

(图片by同学)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