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鱷魚把拔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粒史學加000024《史記》卷二〈夏本紀〉03

鱷魚把拔
·
·

禹爲人敏給克勤;其惪不違,其仁可親,其言可信;聲爲律,身爲度,稱以出;亹亹穆穆,爲綱爲紀。

禹乃遂與益、后稷奉帝命,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宮室,致費於溝淢。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令益予衆庶稻,可種卑溼。命后稷予衆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餘相給,以均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貢,及山川之便利。


第一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帝舜之所以選禹為接班人,關鍵在於禹的人格魅力,包括勤勞的態度,仁德與守信等的特質。其中,有趣的是司馬遷提到「聲爲律,身爲度」,翻譯成白話文是以禹的聲音當作音律的標準,以禹的身高當作度量的高度的標準。令人想到在遠古時代,那個可能還沒有度量衡的時代裡,該如何標準化一個物品的大小高低呢?在一般的情況下,如果只有自己一個人生活的話,應該很少用到度量單位。相反的,如果需要與他人合作或是溝通的時候,才會希望有標準的「度量單位」來得到一個統一的答案。我們今日所說的「公尺」、「公分」、「公斤」等等刻度,雖看似理所當然的存在,但這其實經歷過了很長的磨合,才出現今日的狀況。那麼古人該如何制定標準的度量單位呢?

雖然第一段文字中的「聲為律」,這對音樂不太擅長的我來說有點難以理解,但「身為度」,也就是用禹的身高當作標準,倒是滿好理解的。這裡也可以推測禹應該參與過不少工程,因此當大夥需要大量標準化的材料時,就會用「禹」的身高當作標準。例如:請給我三根「三禹長、一禹寬」的木材之類的。雖然看似好像的對話,但在那個沒有標準度量衡的時代裡,用工地領導的身長當作單位,好像也滿符合邏輯的。

另外,在第二段文字中,也說明了禹為何如此兢兢業業。除了治水這件事是帝舜交付下來的任務,或該說是考驗之外,還提到禹對於父親鯀治水失敗的警惕。我想,禹應該沒有對帝舜當年處死父親而感到不滿,相反的是希望能夠過自身的「贖罪式」奉獻,來彌補當年父親治水失敗所帶來的災難吧!

因此,往後十三年,禹勞心勞力的為治水付出一切的一切,即使多次經過家門,都沒有停下來進去探望家人,過著極為刻苦的生活。

這裡倒是提出一點小小的看法:司馬遷在這裡用「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這個「敢」字,應該是想體現出禹對於這份任務、考驗,以及對父親的贖罪下的兢兢業業。但曾經看過某些「名嘴」竟然在電視節目中說,他們認為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是因為外遇出軌的緣故,藉此說明出軌這件事從古即有,看完還真令人感到無言。如果大禹真的如此,難道帝舜不會發現?如果大禹真是如此,他之後如何領導各部落?如果僅用「過家門不敢入」這幾個字隨意發想,而忽略的前面對禹人格肯定的敘述,以及禹所處的時代背景、身上背負的重責大任,如此讀史實在是件很危險的事情。

言歸正傳,從《史記》這些敘述中可以看出,這些上古的部落領導,其實生活並不像後來的帝王那樣舒適。他們的重要職務之一,包括引導人們去哪裡種稻,甚至還得分配糧食等等,這種職務與後來的專業分工下的官僚很不一樣,上古的「帝」真的就像是人民的父母一樣,什麼時候該耕種,該去哪裡耕種,收成後如果產量不均,該如何分配,都是上古的「帝」所必須注意到的。如果指引錯了,導致人民種錯農作物,或是產量不足以維持生計,一定會招來各部落的反抗。

因此,「禹」後來也成為墨家流派最景仰的聖王,為了天下蒼生,完全不顧自己,固然令人敬佩,但人們應該只希望有人願意當「禹」為大家奉獻,而不希望自己就是那個苦命的「禹」吧!這或許也是墨家思想後來慢慢式微的原因。

以上,則是這兩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