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沈如望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两年前的记录

沈如望
·

今天是国际残疾人日。想起自己两年前在公益组织---广州807创新空间(前身是中大公民社会中心)工作时,有过几篇文字,记录当时的活动。文章写得比较正式,但其中一些段落,回过头来看,还是融注了我对广州的不少情感。一眨眼,两年的时间,过得太快了……


影像广州七十年,说给视障朋友听

——“走读广图纪录片中心×口述电影”公益活动报道

撰稿人:王深儒 发自广州 | 2019-12-3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今年国际日的主题为“提高残疾人的参与度和领导力”。

在这个重要的日子来临前夕,11月30日下午,一直以创新方式鼓励公共参与的807创新空间,继续与广州图书馆、广图读者委员会、广州爱心读书团、心聆感影项目组和广东狮子会华文服务队通力合作,联合举办了面向视障人士的“走读广图纪录片中心×口述电影”公益活动。

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位于广图负一层,今年下半年,这里隆重推出了“影像广州七十年”的展览。对于同样希望见证羊城数十载光影变迁的视障读者来说,他们期待能通过口述影像的服务,一起参观和体验这场意义非凡的展览。

1.    写作 | 口述影像稿的诞生

摄:张小菁(807工作人员)

口述影像是指用客观描述的方式,透过口语或文字叙述,将影像信息转换成听力材料,协助视障人士享受视觉艺术作品的语言创作。“虽然许多视障人有一些视力,但多数参与活动的读者,靠听来理解画面。”视障朋友阿冲在筹备活动的微信群里说道。

阿冲是广图读者委员会的委员,也是807伴读计划公益项目的老朋友了。从2015年起, 他便致力于在广东省博物馆、华南植物园、海珠湿地等公共文化机构推广口述影像服务,站在视障听众的角度,为志愿者写作口述稿提供专业意见。阿冲认为,口述影像服务“让视障人在参与公共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平等对待,也体现了公共机构对视障人的尊重”。

这次活动中,展厅导览部分的口述志愿者来自心聆感影项目组。活动开始前,每一位视障人士,都在耳旁戴上由图书馆提供的口述影像接收器。口述志愿者细心的解说,经过绑在手机麦克风上的大号可乐瓶收声,清晰地传递给现场所有视障听众。

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口述稿,全部由心项目组的成员在业余时间创作完成。“好几个晚上,不停地改……写多了要精简,有些内容信息要确认它的准确性。” 淑莹回忆起集体写作口述稿的历程,仍然十分感慨。作为项目组中的重要一员,她已经在这个领域耕耘了将近十年,《南方人物周刊》曾报道过她的事迹

据淑莹介绍,国内做口述影像的目前依然很少,广州是走在前列的城市。公开资料显示,广图、粤博、市少年宫都曾开办过多场口述影像服务的专业培训课程,获得社会广泛关注。由资深公益人壮锦编写的《口述影像助盲志愿者教程》,成为广州市教育局的重点课题,帮助青少年学生科学、系统地建立起对视障人士志愿服务的能力。

毫无疑问,这份成绩的背后,凝聚着像淑莹与阿冲这样的先行者众多的心血。

2.    展览 | 建设广州的峥嵘岁月

本次“影像广州”展览,可分为序厅、“广州·大事“、”广州·人家“、“广州·城变”和“广州·未来”等主题区域,依次由淑莹与她的伙伴詹成、海清和小婵进行口述导览。

序厅正中央是一座书卷形状的艺术装置,左侧书页上有二十个可转动的方块,前后贴着二十组广州今昔对比的照片,右侧是老广常说的口头禅,“得闲饮茶”,“唔该晒”,“食得是福”等等,刻在立体雕塑字“70”上。

在口述志愿者解说的同时,视障朋友们也一起走向装置,转动突显时光流逝的照片方块,抚摸富有市井气息的粤语字雕刻,亲身体验展区充满特色的布置。

摄:张小菁(807工作人员)

七十载光阴荏苒,从闭塞到开放,从温饱到小康,珠江两岸取得了不少足以彪炳史册的建设成就。但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广州人对家庭日常生活的重视,却始终如一。穿过“广州·大事”主题,来到“广州·人家”展区,这里摆放着许多年代感十足的电器和生活用品:华南牌缝纫机,老式卡带收音机,大红底的暖水瓶,机械摆钟……

“我们从正面看过去,像是看到一张脸。两个正方形的音箱就像眼睛,中间卡带的入口和按键就像鼻子和嘴巴。按键缺了两块,看起来像缺了两颗牙齿。”口述志愿者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为听众描述面前一台已经褪色生锈的收音机。

借助想象的翅膀,此刻,现场参与者仿佛穿越了,重新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那段峥嵘岁月——一个意气风发的广州,作为共和国对外的窗口,正向世界传递着冬去春来、坚冰融化的讯息。

3.    观影 | 舌尖上的岭南故事

在“广州·未来”互动区域,视障人士、广图和807的工作人员,以及广东狮子会华文服务队的志愿者等所有参与者一起合影留念,随后前往放映厅,观看由广州爱心读书团负责口述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爱心读书团的陈键团长,将片中岭南美食的部分剪辑在一起,请来大学退休教师黄丽玫女士,为观众口述。

“食在广东”——广东人爱吃,会吃,更擅长做吃的。纪录片中,广州的沙河粉、竹升面,港岛西环的“和兴”腊肠,大澳渔村里百年老店制作的虾膏虾酱,新会陈皮,这些地道美食的背后,又牵出一段段扣人心弦的故事,持续探讨着人与食物之间的哲思义理。

摄:张小菁(807工作人员)

观影结束后,在场的视障人士踊跃举手发言,分享自己参与活动的感受。冼姨今年已经年逾花甲,之前参加过好几期伴读计划的活动。这次看完口述纪录片,她笑着说,回家后要亲自下厨,研究片中提到的陈皮鸭和客家盐焗鸡的做法。

谈到影像展的部分,冼姨感触颇深,因为这些照片所记录的,正是伴随她一起成长的广州故事。“我家就是在流花地区……以前逢年过节、春运,我们是要凭户口本才能回到家的。你看现在啊,因为有了火车南站,不再需要这么繁忙了。”冼姨期盼有更多的年轻人,特别是与她一样的视障朋友,能够参与其中,共同见证和守护这段历史,“是学习,也是对自己生活的一个激励”。

除了冼姨之外,还有几位第一次参加伴读计划的读者,针对口述影像接收器的佩戴、音量大小等细节,向主办方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这场“走读广图纪录片中心×口述电影”公益活动,是807伴读计划在今年的最后一期。项目负责人诗颖说,伴读计划的愿景,是希望营造一个温暖、友好、包容的公共社区环境,让包括身心障碍人士在内的所有人,都可以平等地参与文化生活,建立起对社会的归属感。


德不孤,必有邻——品茶结伴三人行

撰稿人:王深儒 发自广州 | 2019-9

9月6日,值此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807伴读计划——非视觉茶文化体验活动第三场如期举行。视障人士与志愿者们,相聚在广州图书馆一楼的视障服务区,在地方特色民俗音乐的环绕和陪伴下,一同感受乌龙茶精细、精致的制作工艺,亲身体会源远流长的广东茶文化。

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著名茶艺师李金燕老师,作为整个茶文化体验活动的主讲嘉宾。在前两场活动中,金燕老师带领大家赏茶、敬茶、品茶,凡参与其中,均收获颇丰。

中:身着侗族特色民俗服饰的志愿者体验“净手”仪式

本次活动开始前,每一位入场的视障人士,与悉心陪伴在侧的志愿者们,都会经历一场“净手”的仪式——

在玉净瓶上的鲜花映衬之下,手执古朴自然的竹提子,从象征洁净无染的莲花盆中,舀起一勺清水;

涓涓水流,顺着净手者的手背,缓缓流下。十指连心,在洗去手上纤尘的同时,也让疲惫劳累的心灵得到抚慰与升华。

一位志愿者身着侗族特色民俗服饰,纹理细致,图案绮丽,让广图本就氤氲书香的活动会场,更添一番文化的气息。

广东地方民俗音乐:《雨打芭蕉》《柳浪闻莺》《彩云追月》

下午2点,嘉宾入座,茶文化体验活动正式开始。

主持人春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三首广东特色民俗音乐,它们分别是《雨打芭蕉》,《柳浪闻莺》和《彩云追月》。

年过六旬的视障者冼女士,闻声识曲,听到音乐,不到五秒钟的时间,便准确无误地说出曲名。另一位视障的小伙子,更是在现场展现出具有绝对音准的惊人天赋。

与不少常见的偏见截然相反,视障朋友们用心聆听和感受着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他们同样真诚地热爱生活,拥抱积极进取的人生,对美好的未来充满着乐观与希望。

冥想中,茶香四溢

暖场过后,会场洋溢着温馨团聚的中秋气氛,志愿者与视障朋友之间取得充分的信任,互动频频,其乐融融。

在正式开始品茶之前,金燕老师先带领大家通过想象,静心凝神,放松心灵。

扣人心弦的音乐再次响起,伴着悠扬的旋律,保持专注,调整呼吸,想象自己正坐在西湖畔一间四方亭中,和煦的微风轻轻拂面,一汪清泉,在心底至为柔软的地方汩汩流淌;松林掩映,一轮皎洁的明月,正从远方山谷间徐徐升起,晶莹透亮的月光,映照在心底缓缓流淌的清泉之上。

整个空间逐渐安静下来。此时,茶叶清丽的香气从袋中溢出,沁人心脾,与馥郁典雅的书香交织在一起,厚薄相应,一重一轻,奠定着品茶前应当具备的虔诚与宁静。

品茶三人行

“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品。”品茶过程中,金燕老师如是说。

品茶要三人行,茶杯摆成品字形,视障朋友与志愿者结伴,三人一组,按年龄排序,仿佛是一个友爱的大家庭,晚辈向长辈依次敬茶,在单枞回味无穷的香气与韵味之中,亲身感受广东茶文化所蕴含的德与礼。

“德不孤,必有邻”——心中保有道德关怀的人不会孤独,总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超越身心障碍等各方面的限制,一起为一个更多人文关怀、更加平等包容的公共空间努力耕耘。这既是我们决定开展“伴读计划“时对未来社会的殷切希冀,也是807创新空间自成立以来,便一直苦苦思索与践行中的赤诚初心。

传递茶壶

在本次活动中,除了静心品茶的过程给我们精神上十足的愉悦,金燕老师还向大家讲述了制作乌龙茶的精细技艺,以及有关茶壶保养的实用知识。

现场两把茶壶,在视障朋友与志愿者之间来回传递。一把源从潮府,壶身细腻柔和,平滑流畅,另一把则是大名鼎鼎的宜兴紫砂壶,手抚其上,颗粒感更强一些。

它们虽产地不同,质地各异,但加工过程无不精益求精,都是历史传承的见证,匠人精神的结晶。我们在此细细品味的,不仅是乌龙茶本身,更是茶文化背后那份厚重的历史沉淀和底蕴。

与志愿者相比,视障朋友的触觉要敏感和丰富地多,两把壶身上极细微的差异,他们都能准确地感知。像这样与视障朋友和谐共融的宝贵经历,无疑将帮助人们反思与摒弃过去存在的种种偏见与歧视,怀着同理心,用欣赏和赞叹的目光对待特殊人士群体。

茶点软膏,松糯酥软

最后,金燕老师将品茶时必备的茶点软糕分享给大家,糕体松糯酥软,又得口中尚存的茶香缠绕,相伴落肚,心满意足,为本次非视觉茶文化体验活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视障朋友与志愿者之间增进了对彼此的认识,共同丰富了自身的精神文化世界与公共生活,让即将到来的中秋假期,变得更有意义。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