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栽培我」系列——(3)焦點

Lam Chan
·
(修改过)
·
IPFS
·
他們需要的其實不是「補底」,而是獨特性得到肯定,那些SEN標籤是主流價值強加在他們身上,他們其實每一個都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和人生目的,他們的生命不是為了主流體系而存在的。
學習不是施教的產物,而是學習者自己所做的事的成果。

         

上一篇貼文提到Alfie Kohn所說的「改變觀點」而不是「做」些什麼,才有可能作出「無條件」的反應。我明白到「想要做得更好」,或者鋪陳「動人的理念」,焦點頂多停留在自己身上,而不是那些真實的孩子和他們的真實需要。十多年前,我曾經在一間傳統名校任教,在那裏有個慘痛經驗,正好說明這個想法。

那時我離開了任教十多年的公共屋邨小學,剛剛來到這所九龍區的著名男校,以為自己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充沛的教學熱誠能夠在這裏大展拳腳,怎料卻發現自己好像被廢了武功,所有從前行之有效的方法,全都不管用。

簽了約,還未正式開學,校長請我暑假回校教一個中文科的補底班,班上有7-8個小三升小四的SEN(有特殊教育需要,例如讀寫障礙、專注力失調等等)學生,我做足準備,一接到任務就開始看書備課,定好每一課的教學目標,想好不同的活動和遊戲,希望自己「教得好」,那麼,學生就得益。

結果呢?所有設計好的活動和遊戲好像都無法順利進行,每天下課時,我都帶著滿滿的挫敗感離開,但不服輸的我,吃過午餐後就馬上又開始備課,反省那一課為什麼達不到預期效果,總是相信如果自己預備得「更好」,就能教得好。我到現在還記得我每天寫教案、剪剪貼貼那些遊戲的用品,是坐在哪個咖啡店的哪個位置,穿著什麼衣服,心情如何,印象真的非常深刻。結果呢?每一課我都預備得很充足,但每一課繼續帶著挫敗感離開,直到補底課程完結。我一直都感到很迷惘,無法釐清問題所在。這件事一直藏在心底。

後來我在那所學校任教了一年,生了兒子之後就沒有再教書了。就因為照顧自己的孩子,讓我看到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和學習模式,這個補底班事件從我心底浮現,並且我開始漸漸弄清楚當中有關「教」與「學」的微妙關係。

如果老師的焦點停留在自己身上:我是否做好準備、我是否教得好,卻沒有好好「看」清楚孩子們(我記得自己備課的情形,卻想不起那些孩子的臉)——那些真實的孩子和他們的真實需要——老師其實只是在自說自話,對這些學生來說,這個花盡自己的私人時間來備課的超級盡責的老師,也只不過是壓制他們的權勢的另一個代表而已。其實,我每一課要做的,不是更努力地備課,而是好好觀察我的學生,他們需要的其實不是「補底」,而是獨特性得到肯定,那些SEN標籤是主流價值強加在他們身上,他們其實每一個都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和人生目的,他們的生命不是為了主流體系而存在的。而我作為他們身邊能夠接觸到的大人,要做的,不是幫助他們得到(主流價值定義的)「成功」或「融入主流」,而是好好認識他們,因為只有「認識」,我才會改變觀點,「認識」(而不是幫助,也不是讚賞)是對他們真實的肯定。

後來,我又讀到 “How Children Learn”的作者,教育改革家John Holt的著作,他說:

「有一件事是每一位老師都必須要懂得的,而這件事我從沒有在任何教育學院聽到過,那就是:學習不是施教的產物,學習是學習者所做的事的成果。」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any teacher has to learn, not to be learned in any school of education I ever heard of, can be expressed in seven words: Learning is not the product of teaching. Learning is the product of the activity of learners.)

另一位學者, “Unconditional Parenting”的作者Alfie Kohn也說了類似的話:

「學習是學生自己所做的事,而不是別人做在他們身上的事。」

(Learning is something students do, not something done to them.)

我對他們的觀點深感共鳴。

然後我就深刻地反思自己從前作為老師的信念和價值觀,開始擁抱「尊重孩子」、「看重自主性」、「珍惜內在經驗」的養育理念。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am Chan透過閱讀、思考、寫作和實踐,反思兒童觀、教育理念和為人父母之道,回歸作為「人」的本質。以喜樂為激進的行動,在強權的世界活出溫柔。 Facebook Page: Tell It Slant https://www.Lfacebook.com/lamchan22/ Instagram: joy_is_a_radical_act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