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JimSun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我拍的第一卷胶片☝🏻

JimSun
·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上册) 提到了三个摄影的原则 NY1摄影三准则 ;于是我想基于这些原则对我以往的摄影作品进行批判性的审美活动,进行内省的思考

纽约摄影学院摄影三原则:

根据你已学到的基本原则,对照每幅照片向自己提问:
1.这幅照片的主题是什么? 2.摄影家是怎样把关注点集中在被摄主体上的? 3.摄影家为了使画面简洁,做了些什么以及没做什么?

这些照片的背景故事

大概是我2017年6月还在读大二的时候拍的了,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卷胶片。使用的是我在咸鱼上淘来的一个 mamiya 牌子的傻瓜35mm胶片相机。我记得当时拿到相机和胶卷真的兴奋得不行,刚开始还不会装片,于是看了一些 YouTube 上的教程我才学会如何装胶卷。

由于大学在徐州,所以我就拍了一些学校的景色,后半卷是去爬云龙山时,在山上看夕阳时拍下的风景。

这个傻瓜旁轴相机应该是用的 35mm 的广角镜头,使用的胶片我记不太清楚,但应该是当时只卖 14 块钱的富士C200,颜色偏绿。这个相机是估焦的所以拍出来的照片一般也不会清晰,光圈似乎是固定在了 f.4 。胶片冲洗扫描我送去的画英雄,用了诺日士扫描仪。

第一卷啊,当时是很激动的,虽然没出什么好片子,而且相机也不怎么会用,有时候欠曝光了闪灯也不知道,但一般都在白天拍所以出来的片还可以。

mamiya EF2

基于“原则对照片的评价

备注:由于是基础的摄影原则评价,所以会尽量保持照片的原样:不裁剪不调色

按下的第一个快门 (图1)

这一张是我们学校食堂旁一条小河的景象。主题是想拍下湖面、树木形成的景色。这一幕景色我没有认真挑选,所以看得出画面有一些失调,左上角的空白有一些夸张,而下面的湖面不够看,如果把倒影也拍下来将会更加美丽。

我聚焦在了大概3~4米的距离,所以右边的柳树在景深之内比较清晰,而河对岸的树就显得模糊不清。今天看了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上册) 关于聚焦和景深方面的章节,了解到对焦到远处时的景深会更加大。所以这一张照片本应该使用无穷远的焦距,这样前景的柳树和背景的河对岸都会清晰。

这张照片的画面还算简洁,但左侧的树和右侧的柳树有点冲突。如果镜头向右转一下拍到柳树的树干,整个画面会有一个支点,不会像现在这样飘在空中,同时也会裁掉左边的一些树木。

图1

一些建筑物(图2~4)

我当时在同一个机位拍下了这栋教学楼的不同画面。主题就是我们学校教学楼背面这一段有意思的装饰性圆柱+曲梁。

图2与图3的不同仅仅是相机向左转动了一些。我当时拍 图3 可能想的是拍一张使用这颗小树作为中间线的画面,最终得到的结果不尽人意。因为图3中画面左侧的大窗户将观者的注意力从装饰圆柱+曲梁转移了,同时画面看起来像被这棵树割裂。

关于画面简洁性,我初看两张照片都不喜欢,首先是教学楼左侧这面没有窗户的大墙占了画面太多了,显得很空。

思考了一会后,我发现图2中的左侧空白与图3的不同,图2拥有一种 “留白” 的感觉,同时白墙旁边没有干扰物,拥有一种整洁的感觉,这可以衬出装饰建筑的美感。于是考虑了三原则后,图2明显是更好看的。

图2
图3

图4是一段弧形的玻璃走廊,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很好看,于是我拍下了这一幕。虽然这些花玻璃砖不太是特别干净,但由于透视使得间隙形成一层层的圆弧,具有几何美感。

由于使用了广角镜头所以透视畸变很明显,我觉得对于这张照片来说畸变是有益的。但照片处于一个有点尴尬的状态,畸变的夸张似乎没有很明显的展现出来,而画面左边的走廊是还有更多的玻璃砖的,没有拍下去。当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往右边的玻璃墙上靠,再往左边转动镜头,如此一来将会突出走廊的弯曲和长度。

在画面整洁方面这张做的不错,除了建筑物没有其他干扰的元素,在调色方面修改一下应该可以得到更加“洁白”的画面感。

图4

一些没有主题的反例(图5~6)

这张卷子里有一些主题不是很明确的照片,主要问题是没有明确拍摄主题,就是随便按了一下快门令人不知所云。以后拍照片要确认一下到底拍什么,照片洗出来会不毫无主题可言。

图5
图6

我觉得还行

图7 是我拍下两位学生下课回生活区的剪影,画面由主题是他们经过一天辛苦的学习后,跟随着太阳的脚步也快要休息的状态。画面由两个人,桥面栏杆路灯以及右侧的高耸建筑物组成,第一个学生身边就是太阳,而第一眼一般也会被最亮的区域吸引,于是两位学生被突出了。

画面由于逆光拍摄,许多没有必要的细节被省略、变成了阴影,从而营造了一副干净的画面,同时右侧的建筑不是很累赘。

图7

图8 是山上的一处景点,人们在这里绑下缠绕红丝带的锁🔒寄予对永恒的期望,祈祷爱情、寿命的长久。

这里我没有选择凑上去景点拍摄,而是在远处就拍下它,由于树木的遮盖这个地方显得有一些神秘。前景的石桥和石头路面很好的打断了树的屏障,引导观者向景点看去。而景点的牌坊正好被夕阳照射,形成好看的光影。

画面整洁性方面,由于整体比较欠曝,显得下半部分黑乎乎的,虽是缺点但也提供了一种粗犷的“简洁”。

图8

思考

这一卷中还有一些比较可惜、不够好的作品,或是由于镜头畸变、与被摄物的距离没有把控好,又或是按下快门前没有考虑过更好的角度、框选范围。这次通过三准则的角度重新审视了我非常稚嫩的一卷作品,得到了很多 insight ,也开始认清自己在拍摄照片时的一些浮躁。

玩胶片的圈子里有人问道,为什么用老式的全手动机械相机、120双反,手动测光调快门光圈的大神拍出来的照片那么好看?

有人答曰:拍的慢了,思考的时间足够自然就好看了。我深感认同,摄影不是器材的舞台,真正优秀的佳作一定出自有思考、有意识(有一些灵感可能潜伏在潜意识中)的大脑中。


欢迎交流摄影,本文原本发布在Notion

我的更多摄影作品请看我的 Instagram: @1thousandseventy1

Jim Sun's BLOG 可以看到我的更多文章.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