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李易安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最後一段臍帶飛地:丹戎巴葛車站與鐵路

李易安
·
·

準備這週端小聚活動時,意外在 YouTube 上找到一段影片,內容是 2011 年 6 月馬來西亞國鐵最後一班,從新加坡丹戎巴葛車站(Tanjong Pagar Railway Station)開出的列車。

2011 年 6 月,馬來西亞國鐵最後一班,從新加坡丹戎巴葛車站開出的列車。

今天很少人知道,新加坡市區其實以前是有火車站的。

更少人知道的是,丹戎巴葛車站、以及新加坡境內的鐵路,以前不僅是馬來西亞國鐵的財產,甚至在主權上,也屬於馬來西亞的領土,因而是個不折不扣的條狀飛地。

然而這種奇葩的飛地狀態,最後卻終結在 2011 年:影片中的列車開走之後,馬來西亞政府便正式將鐵路、車站下方的土地,全都歸還給了新加坡政府。

由此,這座車站其實也是我這輩子諸多遺憾的其中一個:這趟末班車開出時,我人還在當兵,因此只能在馬祖(另一個中華民國的飛地,哈!)的軍營裡,隔著海眼睜睜看著馬來西亞在新加坡境內的這塊飛地就此消失。

2011 年 9 月退伍之後,我立刻去了一趟新加坡憑弔這座車站。

雖然車站已經停用,但我當時還是可以明顯感覺到,車站裡陳舊的設備和氛圍,和外面井然有序而現代化的新加坡市街,簡直就像兩個世界──不對,應該說,就像是兩個國家: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影片裡,有許多人擠在車站為列車送別,有些人或許不捨,但在我聽來,那些送別的人似乎更像在歡呼──因為就某個意義而言,這班列車開出之後,新加坡也才算是真正完全從馬來西亞聯邦獨立出來。

後來我看了新加坡建國五十週年的紀念電影《七封信》之後,才知道這條連結馬來半島和新加坡的鐵路、以及丹絨巴葛這座「屬於馬來西亞」的車站,在新加坡的歷史中,的確是個非常重要的隱喻。

慶祝新加坡建國五十週年的紀念電影:《七封信》

《七封信》是由七部短片組成的──其中的《分離》這部短片,就把丹戎巴葛車站當作重要場景:一個馬來裔的老年人,跑到新加坡找自己的華裔初戀情人,卻發現初戀情人早已不在新加坡,於是去了一趟丹戎巴葛車站,卻又發現車站早已停用,變成了劇組拍戲的場景。

這種把馬來裔男子和華裔女子設定為初戀情人,後來分手、卻又無法忘懷的情節,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曾經短暫結合、沒多久就又分家的歷史;而丹戎巴葛車站作為馬來西亞在新加坡的「最後一塊領土」,大概就是這段歷史最適切的註腳。

《分離》中,抵達新加坡的馬來西亞列車。
坐火車前往新加坡尋找華裔初戀情人的馬來老伯。
已於 2011 年停駛、成為電影拍攝場景的舊丹絨巴葛車站。

事實上,《七封信》裡的七部短片,至少就有四部在處理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歷史遺緒──比如住在新加坡的養女、回馬來西亞找生父生母,比如新加坡家庭回馬來西亞掃墓,又比如和常常跑去找鄰居馬來裔婆婆的新加坡小孩。

這些劇情和人物設定的意涵,其實都再直白不過:馬來西亞,是新加坡人在慶祝建國五十週年、回望過去時,顯然無法繞過的一個題目。

更驚人的是,《七封信》裡居然有三部短片,都出現過這條已經拆掉的鐵路(aka 已經消失的飛地),真不知道該說是那些新加坡導演們真的「有志一同」、「不謀而合」呢,還是該說這條鐵路對於新加坡人而言,真的意義重大呢?

P.S. 最後還是要打一下廣告,明天(7/30)晚上八點,我和端傳媒台灣組主編何欣潔會舉辦一個線上聚會,想帶大家一起遊覽世界各地的「飛地」,聚會中也會講到這個新加坡的丹絨巴葛車站唷,歡迎大家前往圍觀!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