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子謙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藝術欣賞|通景屏

子謙
·
·
您若曾去參觀過大型書法作品展覽,若展場空間許可,通常在一進入展場時,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巨大壯觀,但是由十數幅掛軸拼合而成的作品,這就是「通景屏」。

何為「通景屏」?

「通景屏」,又稱「海幔」("海"的意思就是大,"幔"是幕布的意思)、「海棠」,為中國書畫裝裱形式之一。係由古代壁畫演變而來。因作品大,一張紙無法全部畫入,而將一幅完整畫面分成數條裝裱,吊掛時分成數幅掛軸拼合在一起的作品,形成跨幅連景,除了便於展示之外,也易於保存;而「通景屏」多為單色裱。

子謙 攝於 中正紀念堂 九九書畫會展覽現場

幅式介紹

「通景屏」的幅數為四幅以上(通常為雙數,有四幅、六幅、八幅、十幅、十二幅、二十四幅)排掛相聯而成為一個整體的連屏作品。無論書畫均可作為通景屏。

「通景屏」的裝裱與屏條類似,首尾兩幅外側鑲邊,而作品之間僅鑲一分的絹邊,使畫意不斷,且有保護畫心的功能。首尾外側裝軸頭或不裝軸頭皆可,其餘均為平軸。只是中間兩幅的左右邊和外側兩幅畫的內邊,僅僅鑲一條約0.5厘米窄絹邊,隱在畫的背後,起保護畫的作用。

圖解

下圖由書法家林隆達先生所繪製之圖解,看似通景屏是由諸多部件,所組合而成;然而裝裱師在裝裱過程中,所需要工序繁雜,且需要考量氣候、溫溼度,再予以適當調整作業的時間,才能確保品質。

後續,我將會逐步分享我自己實作過程中的裝裱工序,也很歡迎有興趣從事傳統工藝的愛好者,或者您有書畫需要裝裱者,可與我聯繫

通景屏裱褙形式圖解(作者:林隆達)

實例

書法家 林美蘭 《金文 四屏通景屏》作品

古人通景屏作品介紹:

無論是書法與國畫,只要是內容是屬於一件大幅的作品,均可依據作品實際大小來規劃為通景屏。以下分別介紹古人書法與國畫通景屏作品。

書法作品 (未裝裱)

吳昌碩 《臨石鼓文 四屏通景屏》
吳昌碩 《臨石鼓文 四屏通景屏》

吳昌碩是清代以來著名的書法大師,他善篆隸,而以篆書《石鼓文》最為馳名。但與其說他是臨摹《石鼓文》,倒不如說他已經將《石鼓文》內化成了擁有他個人的風格,與傳統的已經大不相同。

明明原本是左右對稱平穩的字形,被吳昌碩寫來卻是左低右高、聳動肩角;明明是線條平穩沉實而不求變化的,卻被吳昌碩寫成動蕩的、變化莫測的;明明是空間布白均勻分割等距離的,卻被吳昌碩寫得密不通風、疏可走馬;總之,《石鼓文》的平談與老成,均勻與對稱,都被吳昌碩往變化、動蕩、飛揚、對比、豐富方面靠過去,以至我們一看《石鼓文》首先想到的是一種創意而不是承襲。

子謙我也臨寫了吳昌碩的《石鼓文》,同樣是四屏通景屏,目前正在裝裱中,待完成之後,將分享石鼓文內容以及呈現我的作品。


鄧石如 《篆书白氏草堂记 六屏通景屏》
鄧石如 《篆书白氏草堂记 六屏通景屏》

鄧石如篆書六條屏《白氏草堂記》墨跡,現藏於日本,每屏縱180餘釐米,橫46釐米。《白氏草堂記》是其篆書的代表作。此書作為鄧石如六十二歲所書即嘉慶九年甲子(1804),是謝世前一年寫成的。《白氏草堂記》之書風既盎然着濃濃的古氣,又洋溢起陣陣新意;既老成持重,又清秀灑脱;功與情致並重,行氣整飭工穩,體勢森嚴剛毅,韻度豪邁醇厚。

此幅鄧石如的篆書六條屏《白氏草堂記》,亦是子謙我臨寫的範本,目前也還在裝裱中(連同石鼓文的四屏,總共十屏條需要製作),待全數完成裝裱之後,在將成品分享給大家,同時也會向大家介紹《白氏草堂記》出處。


國畫作品(未裝裱)

張大千 《青城山 四屏通景屏》
張大千 《青城山 四屏通景屏》

《青城山通景屏》為張大千於1962年所作,亦即是他潑墨風格的代表作。


張大千 《荷塘野趣 四屏通景屏》
張大千 《荷塘野趣 四屏通景屏》

作於1947年之四屏通景《荷塘野趣》乃張大千同類題材與格式中之新發現。大千對荷花情有獨鍾,愛荷並畫荷、詠荷無數,但當中通景荷花數量稀少。


汪士慎《梅花 六屏通景屏》
汪士慎《梅花 六屏通景屏》

清·汪士慎《梅花 六屏通景屏》,現為揚州博物館藏。汪士慎為揚州八怪之一,而現存八怪作品中,他所繪梅花最多,因其梅花風格獨特,且擅繪繁枝,時人稱之為「汪梅」。汪士慎五十四歲時左眼病盲,六十七歲時双目俱瞽(gǔ)。此幅作品為其六十二歲時所作。


袁耀 《綠野堂圖十二條通景》
袁耀 《綠野堂圖十二條通景》

這幅作品為清·袁耀晚年之作(公元1774年)。作品是由十二條畫幅所組成的通景屏,是多幅獨立的畫幅同時進行繪畫,對全景的把控能力要求極高,也即「經營位置」的思考和安排,既要考慮全局的整體效果,也需考慮到每條條幅分割後的獨立性,由此可見袁耀在這些方面處理的得心應手、處置自如的功力。

袁耀這一路的山水閣樓界畫,在康熙至乾隆一段時間的局部地區流行了將近百年,隨著時代進遷這類畫風已逐漸沒落,以致消亡。袁耀的這幅《綠野堂圖十二條通景》反映了當時康乾盛世下富貴生活情境,亭台樓閣表現的非常精細與生動,青山綠水以傳統繪畫為本加以細化更能體現袁耀極深的國畫功底。


📜參考文獻

通景屏

吳昌碩臨石鼓文

白氏草堂記

張大千《荷塘野趣》四屏通景欣賞

清·汪士慎《梅花通景屏》 揚州博物馆藏

華辰2016年杭州拍賣會丨中國書畫綜述


讚賞公民養心書室策略聯盟

  • 文章內容,能對您有所啟發、感動或增加附加價值,請拍手、評論+讚賞公民!
  • 孤軍奮鬥,倒不如策略聯盟,若我有您想要的,來信結盟吧! 策略聯盟
  • 想要在生活中增添傳統工藝,手作的溫暖與感動嗎?加入養心書室來告訴我!

歡迎參訪並加入養心書室社團:

養心書室即是一個希望能讓社員在繁忙的工作以及壓力之餘,提供一個靜下心來藉由學習書法(Calligraphy)、書道(Shodo)、书法的過程中進而培養性情之處,欣賞並享受浸淫在毛筆的提、走、按過程中所交錯出來千變萬化的美。而練習書法的目的在於養心,是先透過靜心,淨心而後達到養心的境界。

我們還會新增傳統工藝,例如:裱褙、冊頁、線裝書、卷軸、染紙、拓印甚至篆刻等方面的內容,讓書法有更多的載體來呈現出文字藝術之美。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