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小狐狸心坊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情緒音量大小聲

小狐狸心坊
·
·
當感受被聽懂了,情緒也就不需要那麼大聲了。

當話語沒被聽見時,我們會嘗試加大說話的音量;
當感受沒被理解時,我們會不斷加大情緒的強度。


  話語跟情緒,都是重要的溝通方式,只是,話語是用耳朵去聽,感受則需要用心去聽,因為這些感受可能還無法被整理成邏輯清晰的語言,而越是想讓這些感受被聽懂,往往也就越是需要足夠強烈的「情緒音量」。
  然而,在情緒音量逐漸增強的過程中,常常不見得是我們不願意用心去聽,而是我們不懂得該如何用心去聽。

  首先,我們先來談談「願意用心去聽」。當二個人都處在情緒高昂的狀態下時,通常談不上「願意」。
  這時候的溝通重點常是,宣洩自己無法消化的情緒、表達想要被對方理解的感受。
而「願意」會發生在,情緒稍有緩和,有了一些內在空間去傾聽的時候。


  此時,我們會碰到的第一個困難是:「什麼時候需要去聽情緒?」。

  一個簡單的辨別方式是,當話語內容繞來繞去都在講同一件事、邏輯紊亂,或是缺乏明確的目標與重點時,都可能是內在感受還無法被整理成語言的表現。這時候,我們就可以讓自己先慢下來,不急著去回應、解釋與解決,為自己準備好傾聽情緒的心。


  接著,我們會碰到的困難是:「如何聽懂情緒?」。

  可以把情緒理解成一座複雜的迷宮,不僅聽的人不懂,說的人往往也困惑徬徨。這裡簡單提供幾個探索迷宮的入口,可以從以下幾個概念開始,一點一點去理解情緒裡想說的是什麼、情緒裡在意的癥結是什麼。

  以家務分工引發的衝突為例:
   *需求:我需要……(我需要公平的感覺。)
   *期待:我希望……、我想要……(我希望你可以主動幫忙做家事。)
   *價值信念:我覺得…應該要……(我覺得你應該要注意到我需要幫忙。)
   *外在壓力:我擔心的是……(我擔心的是,你的父母看到不整齊的家時,會怎麼評價我。)
   *自我認同:我覺得自己……(我覺得自己已經做了很多家務了!)

  「傾聽」,不只是多聽懂一些對方的情緒,常常也幫助我們多聽懂一些自己的情緒。而後,我們才逐漸擁有「回應情緒」的能力,才有機會跟對方說:「我聽懂了你哪些感受?」、「我聽懂了自己哪些感受?」


  當感受被聽懂了,情緒也就不需要那麼大聲了。這時候,解決問題、尋求共識的溝通,才能順利展開。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