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王燕北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想起蘇東坡(六)| 元豐五年

王燕北
·
·
一座又一座的珠穆朗瑪峰

想起蘇東坡(一)月出於東山之上

想起蘇東坡(二)眉州的少年

想起蘇東坡(三)打破的水晶

想起蘇東坡(四)把傷心溺斃

想起蘇東坡(五)東坡居士


元豐五年姍姍而來。這一年蘇東坡的生活愈加困苦,幾乎直達人生新低。而在這困苦的人生新低裏,卻翩然飛出了中國文學史上的幾座珠穆朗瑪峰,其勢絕高,幾乎無人可以超越。

這一年的暮春,乃是蘇子被貶的第三年。那年春天苦雨,田間滿目蕭瑟。蘇子生活依然困窘,大病初愈,發現頭發開始花白。破竈裏濕草燒它不著,廚房裏空空如 也。蘇子於是提筆,寫了十七行一百二十九字的兩首五言詩。蘇軾早年臨二王,黃庭堅稱為‘姿媚’,如早年的治平貼,姿態及其嫵媚雅致,繁華簇錦,有拈花意味。而此時這一百二十九字一氣呵成,跌宕起伏,越寫越心情激蕩。其線條隨心所欲,字跡疏密參差,變化萬千。黃庭堅遂評曰:‘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其時蘇子開始習顏真卿、楊凝式,以側握執筆,圓勁古樸。而這篇短短的一百二十九字,稱蘇書第一,天下第三行書,黃州寒食貼。

元豐五年蘇軾之最大成就,卻均與赤壁有關。

其實自從到了黃州,蘇子已經數度遊覽赤壁。早在他借住定慧院時,他便與蘇邁棹舟至赤壁。其時秋潦方漲,水面千裏,月出房心間,風露浩然。而西望武昌山谷,喬木蒼然,去濤際天。到了次年九月,重九登高之時,更歌千秋歲,想念遠方的朋友王定國。舉座皆為感動,寫下明日黃花之句。

到了元豐五年仲夏,生計日緩。躬耕之余,村寺沐浴,及尋溪傍谷,釣魚、采藥。五月間再遊赤壁,采如玉之美石送給佛印。這年的五月,好友楊世昌來訪,盤桓兩個月。七月十六 日,月明星稀,兩人泛舟泛舟遊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月出東山,白露橫江,士昌做悲聲,蘇子愀然。兩人遂展開哲學討論,蘇子直謂人與自然當可完美合一,不垢不滅。直到世昌喜而笑,兩人飲酒作樂。江上清風,山間明月相應合,不知東方之既白。蘇子親筆所書赤壁賦一文,明月皎潔,簫聲幽咽,通篇如純棉裹鐵,力聚於筋骨,而字體華美豐腴,顧盼生姿。董其昌稱其為‘坡公之蘭亭’,‘宋人文字俱以此為極則’。

八月間,蘇子再度前往赤壁。當 時明月在天,大江東去。東坡記起遠方的子由,兩兄弟自幼相親相愛,子由的女兒們蘇軾嫁出去好幾個,蘇軾的家眷也多蒙子由照顧。兩兄弟一生都相互照顧相互扶持,子由更對這個哥哥有由衷地愛戴。此時蘇子孑然獨立,一地清輝,仿佛天上宮闕觸手可及。他乃寫下中秋的千古絕唱:‘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所謂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

蘇軾在十月間再遊赤壁。幾個人先釣魚,蘇太太出藏酒助興,三人攜酒肴前往,盡情一樂。蘇子興致勃勃,乃獨自登高而上。他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湧。回程遇見孤鶴,晚間卻如夢而來,乃是羽衣翩躚之道士一名。

此二赤壁賦,宋人王炎評論說‘東坡居士妙言語,賦到此翁無古人’也。

千年之後,赤壁之月尚在,大江依舊滔滔東去。可是如東坡所言:‘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可惜風景雖美,但少閑人如蘇子者也。’山河若有知?是否亦會覺得寂寞?

這,是撥動了宇宙的琴弦的聲音啊。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