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 1st Step / 阿波羅登月計劃 / 宇宙远征:初探月球

sacrifice 生贄
·
(修改过)
·
IPFS
·

沉浸共感度:★★★

導演:Maria COURTIAL / 瑪麗亞克提爾
Jörg COURTIAL / 約克克提爾
製片國:Germany / 德國
類型:擬紀錄片(紀錄片+動畫)
年分:2020
片長:14min
官方網站:https://faber-courtial.de/projects/vr/1ststep/
IMDb:tt11947328
豆瓣: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5134705/














《阿波羅登月計劃》給了觀影者一個身歷其境熱血沸騰的氛圍。
有些人把這部片歸類為紀錄片,導演似乎也這麼自認,然而,以該片內容觀之,是否算得上紀錄片,著實不好說。

許多紀錄片導演採VR拍攝及呈現作品的手段,是基於--影像只「單純紀錄時空,由觀賞者沉浸其中」自行選擇「觀察與介入的角度」,如此製作而成的紀錄片較為「客觀」--此等迷思,然而,當導演決定每一個景攝影機架設的位置,觀點與角度就決定了。絕對客觀向來只是想像,相對客觀也未必能因為沉浸觀影模式放大。

以《阿波羅登月計劃》為例,一開場,攝影機架設的位置,雖然欲模仿太空人登上阿波羅11號搭乘火箭發射架電梯的過程,然而機器架設的高度真的是三位太空人視線的高度嗎?當我們載著穿戴式裝置,迴身轉頭,只看得到電梯外的風景,看不到其他兩位太空人。這段影像終究不是三位太空人登上阿波羅11號的真實紀錄,或許是後製產生的效果,或許是引用某次開放媒體採訪拍攝的影像紀錄。

觀眾極可能誤以為真實。這樣的真實感若是導演要的效果,即是導演的主觀,以客觀為包裝。

阿波羅11號登月計畫,火箭及火箭發射架於甘迺迪太空中心

畢竟三位太空人乘阿波羅11號脫離地球已是1969年的事,要製作一部已發生完結事件的紀錄片,除了訪談,就是以當時影像資料後製或作為動畫素材重現當時情境。

拍紀錄片,又是科學紀錄片,用於後製或動畫的素材的科學正確性,應有更嚴格要求,否則就成了傳播錯誤訊息與誤導觀眾視聽,偏偏,這位導演似乎沒有判斷素材資料正確與否的能力,或是至少無取得正確影像素材的能力。

首先,裝載阿波羅11號的神農5號火箭,這段升空過程影像顯然是已現有的照片製成動畫,然而每一節燃料耗盡脫離時,都刻意加上碎片及液渣噴出的效果......理論上,分節火節每一節都該是乾式接合,且高速升空過程中,火箭推進燃料的高溫下,任何液體應該都氣化了,此外脫離時產生任何固體碎片都是危險且應該極力避免的,這些噴射方向不受控的碎片極可能損傷火箭結構,最終危險太空船及太空人的性命,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災難即為一例。

刻意加上碎片及液渣噴出的效果,即是一種誤導。

阿波羅11號登月計畫,搭載的登月小艇老鷹號,由指揮艙哥倫比亞號拍攝其在要環月軌道上的模樣。

脫離地球後直到登陸月球,與月球上的影像,除了當時的影像紀錄,就是以照片或模型經後製而成的動畫。其中為了重現指揮艙哥倫比亞號景窗看著登月小艇遠離的畫面,應該是以模型製成的動畫,登月小艇陸架金色膜狀物也做太肥厚了。

阿波羅17號登月計畫,太空人Harrison Schmitt站在月表的巨石旁。
阿波羅16號登月計畫,太空人Charles Duke採集紀錄片:以槌子把採樣管打進月表,採集月表岩芯樣本。

影片中有太空人採集月石畫面,導演讓太空人月球表面的巨石畫面,明顯是後製動畫,太空人豪邁的敲鑿月表巨石......再次強調,胡亂噴濺的固體物可能會損害裝備,進而危害裝備內的太空人。太空人有專用的採集工具,也有操作這些工具的SOP。動畫製作真的可以再多搜集資料,再細緻一些。

NASA釋出的月表採樣工具及操作訓練影片。

紀錄片導演必須永遠提醒自己:觀眾會把影像紀錄當作真實,而非僅僅是一個角度一個觀點,尤其VR。以錯誤的材料或錯誤方式展示的影像或動作,將成為難以收拾的謠言。

我寧願將《阿波羅登月計劃》當作是導演為禮讚一系列登月壯舉而創作的作品,若真是紀錄片,實在有太多瑕疵。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sacrifice 生贄 想學,想飛,想看見,想離開地球表面。 試著梳理沉浸於AR、VR、MR、XR等新媒體的一些想法。 (修改受限,馬特市成為記載我錯字與記憶偏誤的所在) 我也在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sacrifice    豆瓣:https://www.douban.com/people/sacrifice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