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 │ 一些想法

wenyi
·
·
IPFS
歧視言論 / 書腰 / AI 生成

歧視言論

前陣子在某間咖啡廳等朋友,旁邊坐了兩個路人在聊天。

邊喝咖啡邊滑手機,也聽到了那兩人對話的內容。

他們大概在聊有關政治的話題,評論國內國外的政治活動和人物。

雖然說那兩人就是在〝閒聊〞,且自己是以旁人、第三人稱的角度聽到他們的對談,應該不用太認真對待,但有些內容真的讓我覺得..到底在幹嘛。

比如聊到美國總統候選人賀錦麗,說如果美國由女人來當總統就完蛋了,不可由女人來帶領國家等充滿性別歧視的言論。或談到柯文哲的亞斯伯格症,說他在台灣政壇有今天的地位就是因為亞斯伯格症,出任何問題只要搬出自己有亞斯伯格症就沒事了,充滿歧視與刻板印象的言論。

坐在旁邊的我,本來是很悠閒的喝咖啡滑手機,聽到最後我把手機放在桌上,心裡很激動,想整個人跳起來!現實是坐在椅子上,雙手交叉胸前看著前方,仔細聽那兩人談論的內容。

先不管政治立場傾向,用這種與辦事能力毫無相關的方式來評論他人,到底是在幹嘛?怎麼能夠講出這種充滿歧視的話,且一點自覺都沒有?

很想直接與他們當場辯論,大聲斥責這種歧視的言論。但又覺得…何必給自己找麻煩呢?

我知道有人會直接換位子,但我真的..,對這種行為無法忍受。

心裡天人交戰…。

第一次親耳聽到這種言論,平常都是在網路上看到。讀書時期是有看過一些霸凌行為,但那時候心智不成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所以沒有任何作為。而現在..,要做點什麼嗎?

我不知道..。

最後我什麼都沒做,就一個人在旁邊不停的翻白眼、生悶氣。

朋友到的時候本來想坐一下,但我直接站起來表示想走人,然後也跟友人講了剛剛發生的事。

這件事最近一直在腦中盤旋,一直在腦中模擬我要講什麼,對方會回什麼,我又要如何反駁等。

因為有點煩,所以把這件事記錄下來。

然後到現在還是不知道,如果遇到類似的狀況該不該上前說兩句。


書腰

最近逛書局,覺得書腰這東西真的..無法理解..。

有人說書腰增加買氣、介紹書的內容、吸引目光等等。但這些功能…書本身就有了不是嗎?為什麼還需要額外加一條紙,傳遞書本來就有的功能?甚至有些書的封面封底已經放了各式各樣的資訊,還是會有書腰。

無法理解…。

我買書幾乎是看書封設計和題材,如果書封做的有趣或題材新穎,我才會拿起來查看。書腰對我來說就是個多餘的東西,完全不會看書腰的內容,除非有特別設計過。我知道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一定有人會被書腰的文案吸引,因書腰的內容而有購買的動作。或我有聽過一種說法,是有些設計師封面設計的過於抽象,所以才需要書腰做說明。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好像就有點合理。但那些功能,在設計的時候不是應該要一併思考進去嗎..?

恩...。

經過這樣整理自己腦袋中的想法,就有點可以理解的感覺。

但還是,我覺得書腰是個很多餘的東西。


AI 生成

最近看到好多推銷 AI 生成的廣告,各式各樣的 AI 都有,圖片、文案、影片。

忽然想到,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阿?

因為這項技術只會越來越成熟,使用人數越來越多人。當所有一切都是 AI 生成的時候,這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現在不管是圖片、文案還是影片,都可以大概知道那是 AI 生成的內容。比如文字生成 AI,如果沒有特意去修改或調整 AI 的表達方式,生成的文字都有一個特定的語調和結構。我覺得還蠻好分辨的。如果每個人,每個商家都用 AI 來生成文案,而 AI 的生成方式,除非使用者用不同角度切入,生成出來的東西都大同小異,這時候市場上會不會充滿〝類似〞的東西呢?

我之前有試過用 chatGPT 寫接案宣傳的文案。GPT 都是給一個制式的內容,簡單自我介紹,然後經歷、強項、服務項目等。除非由人類來提出一個創新的文案呈現方式,GPT 會一直圍繞在那制式的內容上。也因為有試過用 GPT 寫過文案,發現有些設計或其他產業接案者的文案,很明顯是 GPT 生成或修改過的,因為格式一模一樣。

所以我才會覺得..,未來市場上會不會充滿各種相似的東西。

這不只是在文案,AI 生成的圖片和影片也都有一樣的狀況,看起來都大同小異,或都是遵從同一種套路。

但「差異化」在商業領域來說,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嗎..?

未來會不會純粹由人創造的任何東西會是最缺稀的呢?

hmm…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