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穿 Prada 的打工人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黑羊公社」
一个流行的段子是这么说的:
你在拼多多到处找人砍价,他在滴滴打车求人助力,我在电子厂拧螺丝拧到凌晨,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晚上好!打工人!
乐观的评论家们看了之后便激动地宣布,「打工人」的流行昭示着伪装的小布尔乔亚们终于意识到了自己也是无产阶级。然而,这或许只是一厢情愿:该意象的流行最多说明人们意识到「我们」受到了剥削。
键政圈人热衷于复读那个经典的问题: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专注于敌我之辨往往让人忽略了更为根本的问题:谁是「我们」?事实上,为想象的共同体划定边界的尺规,并不在掌握「我们」手中。
「我们是无产阶级」似乎是一件不言自明的事。经济欣欣向荣的年代,马克思主义者们蛰伏如同冬眠的熊,期待下一个经济危机来临时人们对生活和老板的愤怒会自动转化成对自身阶级的认同和自觉。
员工-老板,或者说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划分,简洁而优雅。这种划分将人简单地视为社会经济功能的延伸:马克思本人便经常将资本家和工人看做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人格化形式。
生产关系搭好了舞台,是演喜剧还是悲剧,还得看演员的意思。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术语说,「自在」的阶级需要发展成「自为」的阶级,工人们需要具有「阶级意识」,阶级斗争才能成为可能。
曾经有人苦心孤诣地向大众宣传,年薪百万的码农和楼下卖煎饼果子的小贩是阶级兄弟,原因便是大家都不掌握生产资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换取收入。
从道理上看,确实没错;从说服力上看,究竟有多少码农打心底里相信了这个说法,和小贩们产生了认同,这一点需要打上一个问号。词源学告诉我们,无论是中文的「认同」还是英文的「identity」,「同」(idem)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换言之,认同的核心是让人感觉到「我和他们是一样的」。
曾经,这种「同一感」很容易产生。在鲍曼笔下的生产者社会中,「你做什么工作」决定了「你是谁」。对经济效率的追求使得工厂成为了社会整合的场所。工人们服从工作伦理,统一作息、统一行为、统一价值观。这样的环境下,只需要环顾四周,人们就能产生「我和他们一样」的想法。
可惜的是,人类社会已经一路高歌,从生产者社会进步到了消费者社会。主观上,「我们」不再由宏大的社会经济安排所定义,而由我们所消费的东西所定义。职场精英手必须握星巴克才能谈笑风生,码农需要一台机械键盘方可彰显极客精神,斜杠青年包里必备两台 iPad 美其名曰生产力工具……品味、文化、生活方式被打包进不同的产品中,只要扫一下二维码付款,消费者不仅彰显了自己的品味,还「进入」了某个阶层。
普通人改变消费比改变生产更容易。你或许没法成为老板,但是你可以和老板买一样的东西,从而产生你和老板属于同一阶层的幻觉。这一现象的反面是,你不再认为自己和你的「阶级兄弟」们是阶级兄弟了。事实上,在诸如时尚等领域,进步与发展的根本动机便是与「较低」阶层之人做区隔。可以想见的是,来自「较低」阶层的消费者们,也正是带着这种「我和别人不一样」的朴素动机,满怀期待地走进了消费主义的陷阱中。
区隔手段的多样化意味着对劳动者们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更加容易了。从阶级的角度看,这意味着认为阶级意识会自动产生于生产关系地位和所有制的观点业已过时。与之相对应地,布迪厄的阶级理论特别强调了「符号」在阶级关系中的作用。从双十一到情人节,黑珍珠到米其林,明星文化到高雅艺术,无产阶级们本就脆弱的身份认同被消费主义的手术刀从衣食到住行各个角度切割得支离破碎。
「打工人」的流行以及其被宣称的深刻含义仅仅反映了人类社会的 A 面。诸如「越努力老板越幸福」「不是工作需要我,而是我需要工作」「老板说加油小伙子,明年给你娶个漂亮的嫂子」等段子,无不是在强调人的生产者属性,揭露着生产领域的苦难与不公。
被评论家们所忽略的是,在生活的B面,千篇一律的打工人们同时又是多姿多彩的消费者,相互竞争着与彼此区隔,希望在商家营造出来的鄙视链上争取到一席之地,进而成为「符号人上人」。
左派们试图通过「打工人」进行启蒙,告诉大家「你们都是一样的」;而根深蒂固的消费文化则通过无所不在的「不,你不一样」让这种努力沦为徒劳。如此博弈或许能够达成一个动态平衡:自我以上人人平等,自我以下阶级分层。文章开头提到的段子如果改成这样,恐怕最能生动形象地概括本文的主题:
张华下单 iPhone 12,Amy 剁手 Prada Cleo,翠花抢到300片散装卫生巾:在某种已成象征的遥远叙事中,大家都是打工人。
参考文献:
1. Bertell Ollman, “A Model of Activist Research: Howto Study Class Consciousness...and Why We Should”, Dialectical Marxism < http://r6d.cn/CtT8>accessed 8 Nov 2020.
2. Zygmunt Bauman, “Work,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5.
3. 齐美尔, “时尚的哲学”,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4. 肖日葵 仇立平, “文化资本与阶层认同”, 《国家行政学院报》 <http://r6d.cn/CtU6> accessed 9 Nov 2020.
5. 郑崇选, “大众文化的阶层区隔与消费逻辑” <http://r6d.cn/CtVF> accessed 10 Nov 2020.
6. Steven Miles, “The Cultural Capital of Consumption: Understanding ‘Postmodern’ Identities in a Cultural Context”, Culture & Psychology vol 2: 139-158.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