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受浸對宣教的啓示

Funnyseriousman
·
·
IPFS
·
使徒行傳

2024年06月20日

太監受浸對宣教的啓
杜崇基牧師

讀經: 徒8:26-40

選讀經文:徒 8:26-40

"26 有主的一個使者對腓利說:「起來!向南走,往那從耶路撒冷下迦薩的路上去。」那路是曠野。27 腓利就起身去了。不料,有一個埃塞俄比亞人,是個有大權的太監,在埃塞俄比亞女王甘大基的手下總管銀庫,他上耶路撒冷去禮拜。28 回程中,他坐在車上,正念著以賽亞先知的書,29 聖靈對腓利說:「你去!靠近那車走。」30 腓利就跑到太監那裏,聽見他正在念以賽亞先知的書,就說:「你明白你所念的嗎?」31 他說:「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於是他請腓利上車,與他同坐。32 他所念的那段經文是這樣:「他像羊被牽去宰殺,又像羔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33 他卑微的時候,得不到公義的審判,誰能述說他的身世?因為他的生命從地上被奪去。」34 太監回答腓利說:「請問,先知說這話是指誰,是指自己,還是指別人呢?」35 腓利就開口,從這段經文開始,對他傳講耶穌的福音。36 二人正沿路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監說:「看哪!這裏有水,有甚麼能阻止我受洗呢?」38 於是他吩咐把車停下來,腓利和太監二人一同下到水裏,腓利就給他施浸。39 他們從水裏上來,主的靈把腓利提了去,太監再也看不見他了,就歡歡喜喜地上路。40 後來有人在亞鎖都遇見腓利;他走遍那地方,在各城宣揚福音,一直到凱撒利亞。"

時代默想:

這段經文記載另一個宣教故事,腓利向埃塞俄比亞太監傳福音。

主的使者吩咐腓利(26~28):故事開始很生動地描述「主的使者」(可理解為天使)命令腓利向南走到迦薩路上的曠野,不料他遇見一個埃塞俄比亞太監,太監是指被閹割的人,而他是在埃塞俄比亞女王甘大基的手下總管銀庫,他的工作好像今天國家財務大臣。他剛完成耶路撒冷敬拜,回程途中,在車上念以賽亞書。這敍事對今日宣教佈道有何啟示呢?宣教之重要性乃是神主動啟示及人順服,最終完成祂的工作,所以往往不是策略和信主人數決定成功失敗,而是聽見主的吩咐及順服。

聖靈對腓利說(29~35):故事第二幕開始,跟第一幕類同,生動地描述聖靈主導宣教佈道之工作。聖靈吩咐腓利貼近那車,腓利毫不猶豫地跑到太監面前,並聽見他念以賽亞書53:7~8,大致內容是耶穌基督就是羔羊被牽到宰殺之地,面對被宰殺的不公義時也不開口。於是他問太監明白所念的嗎?太監說沒有人指教怎能明白呢?還有他不明白是誰被殺?腓利便開口向他傳講福音。

值得留意,這幅羔羊圖畫象徵軟弱無能,為甚麼吸引他?不要忘記,他是太監,身體有缺陷,被社會輕視及拒絕,他的人生離不開軟弱無能與痛苦,難怪以賽亞書53章「受苦僕人的形象」吸引他關注。因為受苦僕人是將一個被嫌棄的人變成有價值的人。受苦僕人代表三個層面:以色列、先知、彌賽亞。對於初期教會成立,教會就是「新以色列」,有受苦僕人的形象,正好給教會一個重要啟示,她受苦正是宣教工作開展的重要記號。

主的靈把腓利提去(36~40):最後一幕,腓利為太監施浸,奠定教會為信而受浸的重要根據。當浸禮完成後有三幕情節需要留意:第一,主的靈把腓利提去,不單形容他有先知以利亞影子,還強調超自然能力是完成宣教佈道的重要標記;第二,他信而受浸後便歡歡喜喜,表明人因救恩而喜樂;第三,有人在亞鎖遇見腓利,他繼續傳福音直到凱撒利亞,表明宣教佈道的工作不斷擴展。

回應禱告:

感謝主,願聖靈感動人心,帶動福音不斷擴展。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FunnyseriousmanA funny and serious man. He likes reading and eating.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基督徒」一詞從安提阿開始

我們是蒙恩的外邦人

順從天父的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