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叙述过我的生活

飘啊飘
·
·
IPFS
流水账日记n.0版本

我其实一直都不太喜欢学习写作技巧之类的东西,尽管我意识中很明白这样的“巧工”对于文章的“可读性”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逻辑性还是精妙的句子,经过技法的训练后,总是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虽然被大众接受和写自己的东西中间的逻辑其实也并不存在互斥关系的啦hahhh,不过我还是更喜欢搞一点只属于我的更自由一点的东西出来哈哈哈

在我最近的生活中,其实还和蛮多人类打了交道的,虽然蛮多时候也仅仅只是遥远的一两句话或者说一两个小时之内的交流。

十月从南京回到四川之后,生活一直在跌宕起伏中度过,有时候会想难道自己就这样了吗?有时候又觉得自己保持一个失业状态挺好的,很自由。但是果然,哈哈哈人类能在社会中生活下去的底气是拥有一定的金钱。我好像并没有勇气去尝试一种游离于社会秩序之外的生活。

在工作闲暇时间时,很少再去思考以前关注的议题,会觉得这是一种迷失,我正在被同化,但也会觉得我正在更好的明白这种社会秩序的运转规则,我在融入其中,我在成长。

当然,我还是保留了小小的任性的,哈哈哈,不想回消息和工作的时候就会用反正现在已经下班了的心理来宽慰自己。哪怕那是一个挺好的对话时机。

有时候又觉得现在的身份,其实更有利于我成为一个记录者,但是在对话时往往会忘记这点,或许我应该想想人物报道或者专题报道都在了解一些什么东西,他们需要一些怎样的信息。我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提问,这些是需要提前做好的功课。

我的上班时间应该再提前一点才对。

说起来,好像到了这一行字,我也没有叙述生活哈哈哈,那,就从这里开始吧。

我高中时是理科生,但这不是因为我物化生学得好,而是因为我政史地真的太烂了,比起一长串文字我还是更喜欢符号语言一点。

大学时学的新闻,学得挺开心的,虽然我不是很专业的新闻学子啦,当时不仅觉得新闻行业好难,还觉得工科类的任何带有专业知识壁垒需要一些高中知识积淀的学科,都很难。

毕业时一度(其实现在也想)当一个只看书,不输出的人类。因为看书不过脑子哈哈哈哈又很快乐。

但这样的生活太难得到了,没有任何一种没有经济支撑无需付出劳动的生活是能轻易得到的,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代价,无论是浮于表面的还是潜入人心底之中的代价。

大四实习,去做了小红书运营,当小说搬运工,为小说APP引流。毕业后,又去写卖书法篆刻类课程的公众号文章,写了三个月,实在不行了,太折磨精神便辞职了。

在大四到辞职的这段时间,我慢慢认识到,写作将是会伴随我一生的事情,它在疗愈我,剖析我,陪伴我。没有太强的对他性,是自我对自我的对话和交代,所以一下认清我写不出特稿,没有能力做到像很优秀的特稿记者那样,我只能写我自己,不停写自己。这是我的舒适圈,而我不想走出。

回到四川后,去青旅一号做了一段时间的义工,又去青旅二号住了两周,最后回到青旅一号。两家青旅,都遇到了不同类型的人,很有意思。

我很讨厌用阶层形容人,我觉得阶层这个词汇太功利了,物化了人,把人放在了某种尺度下去衡量,太“凝视”而不“在场”了。但是我又确实在不同人身上看到了一点阶层的影子,我像是不同阶层的影子,但是也困于我能接触到的阶层人士里,我还是属于我的阶层。

青旅一号时,普遍人的生活经历都很丰富,文化素养要高一点,逻辑语言的表达要流利一些,视野都会有基于生存之上的生活展开。青旅二号时,普遍人的生活是为了活着。仅仅是活着。每每看到她们,住在青旅二号时,我都会觉得很绝望,绝望后又会在想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傲慢。或许我应该专门写一篇青旅里的人。

11.3号时,我入职了新公司,现在在做半导体行业的猎头。因为对行业知识的陌生以及业务能力的生疏,以至于我现在每天都像一块海绵,在学习更多的东西。但是这还是不够的,我距离我的同事们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一个月的时间就要过去了。

一个月,我一场面试没安排下来。数字化的衡量难免让我感到焦虑,即使我在进步,但是这样的进步相对于职位而言也是微不足道的。我在一些业务压力和保持自我方面,正在失衡。我还没找到很好的出路。事实上,我现在未解决的问题太多,我想要的东西也太多。

最近,宽慰我的话是:“时间的长度不等于意义的长度。”这句话是在《一个农民工思考海德格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看见的。

这篇稿子的“正常”感觉很有讨论空间,仅仅是这个词汇,就很有意思。

最后!我爱逻辑语言!还是要加油学习,慢慢来慢慢来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