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小白的嬉隱肆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書展日記之滿滿啟發的講座

小白的嬉隱肆
·
·

2023 台北國際書展日前結束,回顧一下。我從書店第二天開始入場,我的 Day 1 待了 2 小時,2 場講座;Day 2 待 1.5 小時,1 場講座;Day 3 待 3.5 小時,2 場講座;Day 4 待 7.5 小時,5 場講座;Day 5 待 4 小時,3 場講座。所以 5 天總共耗了 18.5 小時在會場裡東奔西跑,覓食之餘就是趕赴 13 場講座和逛攤位。講座最有趣,特記錄下。


【從澤倫斯基看和平的要件,以及對臺灣的啟示】

大塊出版社老闆郝明義 X 苗博雅,藉由《澤倫斯基:我們如此相信》(In These, We Believe)這本新書來聊和平的要件,以及對臺灣的啟示。

郝先生無庸置疑素受敬重,苗博雅則是我一直覺得要是我在她選區則肯定能獲我一票的議員(要知道我一向愛投賭爛票)。她演講時面帶微笑,語調不疾不徐,語氣鏗鏘錚然,甚具說服力量。

郝先生強調「訊息時代的資訊戰之重要、心智力量之重要,先於軍火力量」,並認為姑息和投降並不能帶來和平,唯有實力方得使然。苗博雅則說台灣不能只靠矽盾與護國神山,我們每個人都要保持清明心智、都要成為捍衛民主價值的盾。她還送給以政治作為志業者三句箴言:熱情、判斷力與責任感。講到後來更站起身,為的是要看到與會觀眾眼中的光芒。此舉無疑拉近台上台下距離,更增添凜然之氣。

【瞭望婆羅洲的兩種角度——《鱷眼晨曦》新書發表會】

書展前幾日我都還不認識張貴興,直到看見一則新聞說今年美國紐曼華語文學獎得主是他的新作《鱷眼晨曦》,方才勾起我興趣,畢竟上上屆得主是令人疼愛的西西,能肩比者想必亦非等閒之輩。故當下就去借了他上一本著作《野豬渡河》來讀,讀完讚嘆不已,深覺出版社所授予之「華語文學的馬奎斯」稱號並非誇飾,因此這場張貴興講座豈容錯過。

我最喜歡的一種閱讀經驗,就是從文學和小說中去認識世界,尤其是那種一輩子很難有機會去到的地方。《野豬渡河》背景是馬來西亞婆羅洲砂拉越的華人村落(張貴興出生故鄉),時間設定在二戰時期日據前後二十年,那是個環境煙原始而人心粗鄙的野莽時代。張貴興採魔幻寫實書寫,因此當另一位講座主談人科幻小說家伊格言探問他諸多書中情節的真實性時,直接以幽默而無貶義的「偽科學」稱之。

其實我相信任何人在閱讀《野豬渡河》時都不免聯想到馬奎斯的《百年孤寂》,我的確也是,只不過我並沒有很認真看待所謂的「魔幻」那一面向,特別是當我知道他的原生婆羅洲華人背景之後。我猜,那些部分應該都只是故鄉軼聞野談的「放大版」而已,不能說全無根據。果然,張貴興回答說他不覺得書中許多飛天遁地的妖魔鬼怪是刻意偽纂,因為那全是兒時記憶中父親訴說的東西,就算是假的,也是他真實聽來的。既然來自親身真實回憶,又何必硬辨實虛。

這番話讓我心有戚戚焉,所以會後就去買了《鱷眼晨曦》請張貴興惠賜簽名,打算繼續沈浸在婆羅洲的芻狗萬物中。

【布考斯基的愛與搖滾樂手】

我認為本格派搖滾樂迷,應該都要知道 Charles Bukowski 這位美國作家,所以不才小弟我,就自詡認真地在去年首次讀了他的書,《進去,出來,結束》(Hot Water Music)。是曾有在書店看到他的詩集《愛是來自地獄的狗》,但還沒讀過。最近啟明出版社新出版了他的詩集《有時你會寂寞但那並非沒有道理》,見有講座就來參加。

與談者是這兩本詩集的譯者陳榮彬和創作歌手陳修澤,其實修澤我只聞其名而未聽過其歌,不過應無妨礙,神情鏘鏘的他與布考斯基有某種內在姿態上的疊合。陳榮彬則是規矩的大學教授,雖無布式癲氣,卻具揣摩本事。他比較自己與中國譯者的譯文差異,也不妄自菲薄地貼出多則認為陳榮彬版本比較接地氣(包含對岸讀者)的評論,修澤更直接帥氣明講陳的版本好多了。

就我讀過的《Hot Water Music》來說,我感覺比起垮派三傑威廉·布洛斯、艾倫·金斯堡、傑克·凱魯雅克,甚至亨利·米勒、尚·惹內這類怎麼看都像書該被禁的作者而言,布考斯基更再髒污十倍!聽陳榮彬說,原來有個「骯髒寫實主義」系,我蠻喜歡的 Cormac McCarthy 和 Carson McCullers 也屬此道。讀這類文學很有淨化滌清身心靈之效,一如 U2 主唱 Bono 所言:「豐富精準,句句砍你刀刀見骨」,是光明之外一個人不可或缺的對立型情緒。

【《譯者即叛徒?》新書分享講座】

這本書是最早我想來參加書展的初衷。才剛寫過此書,實際見到宋瑛堂本人,談吐大器、風度翩翩,學者與業師氣質兼備。會後帶書請惠賜簽名,順便問他個人偏好:兩本「霧中」《霧中的曼哈頓灘》、《霧中的男孩》,他自己比較喜歡哪一本?答曰男孩,與我相同,大喜。不過這場講座有個大失誤:觀眾爆滿卻辦在展場中空間最小的迷你沙龍!太小看譯作等身的名譯者宋瑛堂的魅力了吧?

【從越南、加拿大到台灣,凝視漂流的疤痕與微光——《搖籃曲》新書發表會】

這場原本不在我規劃中,是被朋友推薦,聽説是越南難民奮鬥史我就有興趣。作者金翠與其書我本皆不識,姑且來看看啥緣由。只見講法語的她,即使需要翻譯(口譯大哥超穩),仍抵擋不住興奮洋溢的渾身熱情,聽得我同情滿胸柔情盈腹。

金翠是越南人,幼時搭難民船來到馬來西亞(因為越戰後南越淪陷),然後輾轉飄洋過海給分派去講法語的加拿大魁北克,因為越南也曾是法語區。她說後來曾經隨著加拿大總理出洋訪問,回到了馬來西亞,落地瞬間百感交集,有種衣錦還鄉感覺,但這鄉卻是曾經放棄她的地方。以上是在我完全不了解其人其事之下,在講座中所接收到的背景,那麼就不難想像金翠曾經歷何等漂泊滄桑。

座談進行到一半,金翠突然說台灣食物太好吃,午餐吃太飽,所以要站起來講,結果卻手舞足蹈地好似個天真可愛的婆婆。據說她的幾本著作在加拿大都叫好又叫座,於是我記下《搖籃曲》來日讀之。

【台菜東張西望:系譜發展與個人回憶】

完全是慕講者詹宏志之名而來。詹先生什麼都讀什麼都寫,做菜寫菜當然不是新聞,一聽他要講菜馬上加入日程。聽說他相隔 17 年才再度造訪台北書展,算是今年重量級嘉賓。所以不意外主題廣場大爆滿,連二樓都有聽眾。

演講文本來自他的新作《舊日廚房》,書名呼應演講主題,詹先生說其實這是一本回憶之書,對象主要是他母親。我雖未讀過,但肯定是本旁徵博引、追本溯源、上承下啟、東牽西扯的博學式讀物,應該適合我這個把廚房當牢房、把美食當零食的味痴吧。

例如他談本省卜肉並非宜蘭原產、外省牛肉麵常因食客窮儉而被改單成牛肉湯麵、台灣限定的山珍海味具體化——客家小炒... 從自己母親獨門絕活延伸到創意精緻化的當代,台菜在移民、殖民、難民、原住民、新住民等等不同文化相交融會影響下,已化為一溏愈來愈豐富的基因池,開展出目不暇給的台菜江湖,光聽講就令人口涎欲滴。

【傑夫・特維迪《如何寫一首歌》新書分享會】

話說去年 6/30 日午餐後閒逛誠品,照例先去新書區瞧瞧,在音樂藝術類架上覷見一本封面畫著幾顆彩色音符、標題是斗大的「如何寫一首歌」,馬上抓住我目光。想拿起來進一步翻看研究,可包膜阻止了我,只見拗口的作者譯名「傑夫·特維迪」。

「傑夫·特維迪」?默唸個兩次後,突然一道閃電劈進我腦,難不成是 Jeff Tweedy?再定睛一看,果然書腰上用極小字直式寫著「Wilco 樂團主唱」,坐實了我的懷疑!所以 Jeff Tweedy 有寫書!講創作的書!還有台灣出版社加以翻譯與出版!當下二話不說,直接拿去結帳!管你 Jeff Tweedy 寫什麼!寫什麼我都買單!

本人是美國另類鄉村 / 民謠樂團 Wilco 的大粉絲,你說我有什麼理由不買這本書?

出版社是啟明,之前看過他們出的幾本書,但對這間公司印象不深不熟。買了這本書後我開始追蹤他們臉書,結果隔天 7/1 就看到啟明宣傳此書的貼文,所以我是上市第一天就入手,叫我第一名。近日看到他們請到林查拉來為此書開講,當然要聽。林查拉的造次映畫引進的音樂電影我應該看過八成吧,可算鐵粉嗎?

在林查拉的一疊 Wilco 唱片中,他首推《Yankee Hotel Foxtrot》,說看這本書一定要搭配這張唱片,知曉那些歌曲的身世太有意思,同時也能獲得寫歌心法。好處是自己也有動筆寫的能力,因此人人都能寫歌無誤,福氣啦!

Yankee Hotel Foxtrot

而我最愛的 Wilco 唱片也是《Yankee Hotel Foxtrot》,最愛歌曲則是裡面的〈Jesus Etc.〉。就來放一下這首當年撫慰多少 911 後美國人心的好歌吧!

【村上X文學X音樂 懷舊美好的閱讀時光】

這場是焦元溥與我不認識的香港作家亞然,藉由村上阿伯的新書《村上私藏——懷舊美好的古典樂唱片》來聊古典樂。焦元溥應該是村上迷,古典樂知識更是老師等級,所以譬如當他講到因為見到村上在《給我搖擺,其餘免談》中說馬友友與克里夫蘭弦樂四重奏合作的《舒伯特 C 大調弦樂五重奏》是每聽必睡,所以也破例去買了馬友友——總不入其心——的這張作品回來聽後覺得也沒那麼嚴重,就讓我覺得搜集這種個人偏好很有趣,像我也有問宋瑛堂自己譯的兩本「霧中」他更愛哪本,呵呵。

其實在《給我搖擺,其餘免談》書中村上提到每聽必睡的無聊專輯,還包括爵士小號大師 Wynton Marsalis 的《The Midnight Blues》,我也問過爵士迷的意見,也是覺得還好呀。所以,村上總有很獨特的個人品味,不難想見他再度單純書寫音樂的有趣程度。

時間已近閉館的九點半,焦元溥說沒想到在這週末夜晚還有這麼多朋友聚在一起,感覺這次書展辦得很成功。他也鼓勵大家,買張實體唱片,回家用播放器材細細聽,感受手放音樂的儀式感,這足以讓任何聆聽過程中獲致的微小自由,在這數位化年代都具有很大的意義。

【閉門讀書——我們都是被推落坑的:翻譯、閱讀與出版】

我是對講座標題「翻譯、閱讀與出版」有興趣,此外與談者李靜宜我看過她幾本譯作,所以來見見她本人,而另一位講者傅月庵老大的書我只聞其名還未讀過。

維基百科一查,我讀過的李靜宜譯作有《追風箏的孩子》、Joan Didion 的《奇想之年》、《地中海的眼淚》、《地下鐵道》、《柳林風聲》。她譯了不少約翰·勒卡雷的偵探小說,不過我一向不太愛此文類,只讀過最著名的《冷戰諜魂》,然這本卻非李靜宜所譯。

原來她愛偵探小說愛到被人推坑,與好友傅月庵一起跳下成立出版社的火坑,完整引進彼此皆愛的約翰·哈威的整套作品,徹底實現自譯、自印、自出。這等愛書愛到成立出版社的癡人情操太偉大,我一定要在這裡 tag @Chin@寧想白 兩位不可。

傅月庵則道出了他多年來做編輯所秉持的精神:判斷精準、掌握節奏。最後他送給有志於出版業的年輕後進一個忠告:千萬不要忽視數位力量,務必要讓紙本與數位同步進行。

【圖像與文字是可以「橋」的】

這場是我閒逛時隨手記下的小型講座,辦在爾雅 / 洪範 / 文訊聯合攤位。本以為是談文字書裡的圖像地位,就像前一場 QA 時我問傅月庵的問題,但其實兩位講者洪添賢(Croter)和于小鷺都是繪本畫家,所以是反過來,聊繪本中圖像與文字的關係。

左 Croter,右于小鷺

很喜歡兩位畫家平易近人的氣質,這讓各自的作品——Croter 的《什麼將把你帶走》、于小鷺的《Somewhere 好地方》——都散發著一種筆觸溫暖而色彩簡約的風格,並且饒富寓意。王小鷺說他喜歡用少量顏色甚至單色的原因是,讓顏色自己來說話,「越誠實的人畫得越好」。Croter 則用老師(無誤)口吻補充顏色少可以產生「圖像陌生化」意境,譬如 Lomo 相片風格即如此。

讓我驚訝的是,Croter 講到他這繪本中的文字來自一首詩,年輕詩人王小苗的同名詩作,而且萬芳也有把它唱成歌。這句話瞬間敲醒了我,書名原來就與那首歌曲一模一樣,旋律迅速衝入我腦海,一查作詞者果然是王小苗,我真是後知後覺啊!很喜歡這首歌,竟沒想到來自一首詩,而這詩也造就了一冊繪本!

詩中有句「也是遠方的戰役 / 斑白的髮髻說」,Croter 說他原本在這句卡關,不知道該搭配什麼圖畫。結果當時香港正歷經反送中狂潮,看著新聞上千百朵傘花與防毒面具的悲壯畫面,突然讓他有了靈感,一路無礙完成了這本蘊含環保與公民意識的美麗繪本。

這下子腦充血的我,會後馬上去買這本,要到了 Croter 可愛的簽名:"Time will tell..."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本西西】

同個場地無需奔波,請 Croter 簽完名後回到原位,開始我本屆書展最後一場講座:葉雲平、楊佳嫻、廖偉棠聊西西,讓重量級詩人為我壓軸。

雖然西西作品至今我只看過《我城》一本而已(無以復加的愛),但兩齣紀錄片:陳果 2015 年的《他們在島嶼寫作:我城》 、摯友何福仁 2018 年的《候鳥——我城的一位作家》,我在西西做仙後陸續都看了,總算是稍微瞭解她一點,十分景仰,想要不疾不徐好好讀她。

光看何福仁的片子最後我都快哭了,更別說現場朗讀逝後思念之作〈送別西西〉的廖偉棠。詩中唯一句用粵語唸的「像手巾仔一角的白花油」,聲調鏗鏘,即不知其意也肅然,感人不已,我感覺現場觀眾似乎都在靜默垂淚,我則是 hold 得很辛苦啦...

葉雲平說台灣在上個月中有舉辦一場小型追思會,與會作家們四個小時都聊不完西西,何況今天不到一鐘點。就在思念中結束這場講座後,我去洪範展區玻璃櫥櫃中再次仰望西西用左手書寫的手稿與親縫的兩隻熊,左鄭和右屈原。悼西西。


最後一場講座結束後,我就離開場館,告別書展,閉幕典禮於我無涉,只想回味這五天來獲得的啟發。現在回顧,這幾場講座蠻巧合地都含有回憶、懷舊、思念的色彩:詹宏志回憶母親、張貴興回憶父親、金翠思念故土、廖偉棠思念故人。餘韻繚繞,思聰目明,我想這就是文學之美。一個字總結我對於參加書展的感覺:enlightened.

我想有一首歌挺契合此刻氛圍:Jackson Browne 的〈Before the Deluge〉,「大洪水之前」。也許歌名會讓人想到聖經故事,但歌詞是這麼寫的:

Some of them were dreamers
And some of them were fools
Who were making plans and thinking of the future
With the energy of the innocent
They were gathering the tools
They would need to make their journey back to nature

天真無懼地夢想以工具和智識來創造回歸自然的未來,求知若渴而大智若愚。這不正是六〇年代花之子世代的理想嗎?在這首 1974 年的歌中 Jackson Browne 抒發他對六〇年代的懷念,那些閃耀的光芒 enlightened 了多少青年才俊,肯定包含 Jackson 自己。謹以這首歌,期待來年台北國際書展。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