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台四地的生成藝術相異與相同
要不要上 NFT,會決定各地作品最後靜止與否?
在地理上,台北、東京、首爾、北京四地隔著海洋遙遙相望。彼此的歷史與文化也交織著,說著相似又不相似的語言,政治環境也大不同。在這樣的背景下,所孕育出來的生成藝術樣貌有什麼相似與相異之處呢?
在近期的一場座談上,藝術家 19 (劉乃廷)分享了他實際參與 dialog() 東京展與台北展的經驗與觀察。他發現,不同地區的藝術家在使用的生成工具上有很大的不同。台灣幾年前在 NFT 熱潮捲起的前期,便發現了生成式藝術與 NFT 的連結,由於先驅者們傾向用程式碼撰寫作品,後進們則跟著普遍使用程式創作居多。
但日本和韓國在程式碼、NFT與軟體等技術並沒有特別強的連結,在韓國甚至沒有生成式藝術家在玩 NFT,創作領域更偏向數位藝術。此外,19 還提及,台灣的藝術家有在做 NFT,因此最後產出的結果是靜態的,這點在市場上是比較吃香。可是像日本的話,他們沒有這種被市場影響的狀況,沒有一件作品是收在靜止狀態的。
打破語言限制,用人類共感相互對話
四個地區的歷史都很深厚,彼此也有交織、分治、戰爭、殖民、種種的歷史。不過,以此次的展覽來觀察,生成式藝術作為一個極為嶄新的發展領域,視覺的語彙是抽象的,所展出的主題也大多是與當代人的情感相關,加上沒有語言的隔閡,因此是可以跨域共感的。有趣的是,來自台北的藝術家陳芷渝的作品,是與水墨畫相關,高度展現東方意象,是這四個地區共通的。
應用範圍的不同,是這四個地區的相異之處。日韓藝術家也與當地建築、LED 廣告面板商有更多合作的機會,北京的藝術家也曾與時尚產業合作,而這樣的跨域合作在台灣比較少見。
對標歐洲大陸的 Bright Moments 這個主打由線上走到線下的展覽,曾經走訪洛杉磯、紐約、柏林、倫敦、巴黎以及目前唯一的亞洲站東京。dialoge() 展現了高度的企圖心,或許會成為目前生成藝術領域中最能代表亞州地區的展覽。
結語
生成藝術其實一門很年輕的藝術,在台韓中日四個地區逐漸成長中,期待透過 dialog() 的串聯,讓各地的藝術家交流激盪,未來可以看到更豐富的作品誕生。目前,東京場與台北場已經順利落幕,接下來將會在首爾與北京展出,邀請各位讀者與我們一同期待接下來兩地的場次,藝術家們與觀眾之間將會激盪出什麼樣的火花。
Reference
c2x3 除了會在 Matters 分享Web3相關資訊,也致力將台灣項目推向國際,如果喜歡這些內容,請不吝分享我們的文章讓更多人看見,我們也有 Facebook、Instagram 和英文版的 Twitter、Medium 跟 fxtext 喲,歡迎大家來逛逛,未來還請各位多多指教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