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Michell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充滿挑戰的安全堡壘

Michell
·
·
我們無法代替孩子解決問題,正如無法代他們經歷人生,但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擔任孩子家庭以外的一個安全堡壘,尊重支持和接納。

我們有個共學社群為「瑟谷」。瑟谷裡,孩子不用被逼坐在課室裡聽書,不用做功課,每天可以自由玩樂,人們就以為孩子不需要克服困難,疑惑他們長大後怎樣適應世界呢?

我在這社群裡,每天都看到小朋友遇到大小不同的困難挑戰而失落、憤怒、傷心、挫敗,無人倖免。

例如,玩遊戲時別人不聽自己的意見;

向校務會議提出了建議,但投票不獲通過;

交換禮物,換到毫不喜歡的禮物;

想跟好朋友玩一個遊戲,但對方拒絕了;

被朋友欺騙,令自己丟掉了電動裡的強勁武器;

玩到興起之際,被召去瑟谷法庭;

被同儕批評;

喜歡的人喜歡了別人;

考牌製作鬼口水失敗了;

與同學爭執,被粗言責罵,甚至打了一拳;

用三十分鐘打一場電動,差1%就打贏時,wifi突然斷了;

學習時遇到瓶頸,未能掌握到技巧,非常挫敗;

忘了做清潔工作而要接受裁決;

瑟谷法庭審案遲遲未結束,擔任陪審團時感到不耐煩,覺得不夠時間玩;

沒有人安排,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悶極了......

一群自由自主的人在一起,遇到不和的機會可能更大,加上大家不是靜靜地坐著聽書,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超多,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各有各的需要和界線,若要一起和諧生活,孩子自然要學習為自己發聲、妥協、溝通、面對自己、承擔責任,克服種種困難。

傷痛帶來創傷?
加拿大醫生Gabor Maté專門研究孩童成長和創傷,他有一句名言:「不是傷痛本身令孩子受創傷,而是孩子獨自面對傷痛時的孤獨和無助讓他們受創傷。」

回想起自己在傳統學校的成長經歷,也遇過種種困難,而那權威主導的制度裡充斥著無數權威標準的「對」、「錯」、「應該」、「不應該」,老師著重的是教誨孩子表現出「對的」行為,加上制度本身的基礎就是控制和競爭,學生的情緒發展、內心真實感受和需要往往被忽略。若老師能夠不成為孩子創傷的源頭,已經要謝天謝地,更別說在傷痛時幫忙了。

在人生的挑戰裡,瑟谷並不能確保孩子避開困難和傷痛,但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瑟谷職員會在旁陪伴、支持、協助。

瑟谷不能保証孩子之間沒有衝突,但這裡有公平的制度和平等的溝通,任何人犯了規(包括瑟谷裡的大人),都要接受裁決。

這裡也不能確保孩子交換到心愛的禮物,但當孩子難過得大哭時,職員會同理孩子,讓他們盡情釋放情緒,感受到為任何事難過也是被接納的。

我們更不能保證某某願意成為你的知心好友,但這裡有無限的時間和空間,在一個不是以競爭為基礎的環境下學習與人相處。

瑟谷職員(大人)不需要趕課程,我們的時間就是用在陪伴孩子、用心聆聽他們、溝通、協助處理紛爭。我們給空間他們表達,給時間他們沉澱。我們無法代替孩子解決問題,正如無法代他們經歷人生,但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擔任孩子家庭以外的一個安全堡壘,尊重支持和接納。

適應現實世界?
常有人說,現實世界的人未必會明白你,更未必會尊重和支持你,那麼瑟谷孩子長大後怎樣能夠適應世界?

我想起有一次,放學上校巴前,八歲小孩因不愉快的事大哭起來。瑟谷一向很接納孩子的情緒,所以大家都會讓孩子慢慢哭到夠,同時陪伴和安慰他。隔天,我和小孩聊到哭泣這件事時,他提到:「昨天我哭著上校巴時,代班的司機叔叔叫我不要哭,說這樣醜怪。」

我:「那你怎樣回應?」

他:「我還是哭,哭到我舒服了才停囉。」

我:「司機叔叔這樣說,你有沒有不開心?」

他:「為什麼會不開心?他應該不知道哭是對身體好的吧,不是每一個人都知道不開心就哭出來是很好的。」

他的回應使我非常震驚!一個八歲小孩沒有對外在評價起反應,他不但沒有介意別人對他的看法,還能夠理解別人為何不明白自己。

我從瑟谷孩子身上看到,若成長過程裡常常被尊重、信任、同理,又能自然經歷生命裡的挑戰,常感受到於最惡劣的時刻也有人支持,他們不但會儲夠內在力量去應付現實世界,而且面對跟自己不一樣的人時,更會帶著一份體諒。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