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休浚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Matters虛擬評論集:大時代背景下的個人漂流記|《馬里馬普森回憶錄》

休浚
·
·
《馬里馬普森回憶錄》 馬里馬普森·博科夫斯基 石堡出版社(白俄流亡記系列No.3,2034)

1920年代,位於中國北部的俄羅斯帝國在革命内戰的鉄與血中宣告終結。此次革命不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以社會主義為理念的國家,還導致了大批俄國人外遷,從故鄉流亡至世界各地。在中國,這樣的流亡俄國人被稱爲“白俄”,白俄群體的組成比較複雜:平民、軍人、貴族、商人、知識分子等各個階層的人群都被包含于其中,其中有些人後來回到了故土,但多死於斯大林治下的蘇共“大清洗”運動;有些人輾轉各地,最終到了日本、美國、澳大利亞、南美、西歐等國家和地區。本書原稿為出版社編輯偶然間在舊貨店中發現的一本塵封多年的日記本,上面記載了作者馬里馬普森從成爲衆多流亡的“白俄”之一,到其輾轉一生,最終定居美國爲止的所有重要事件。

馬里馬普森出生於一個小官僚家庭,在革命爆發之前在俄羅斯帝國遠東地區擔任軍官。他在自己回憶錄的開篇如此寫道:

“我生於1896年,是我父親的獨子,而我的家庭自我這一代而起走向沒落。我的父親生前是八等武官,在日俄戰爭時期戰死沙場,而自我繼承一家之主之後,我卻一天好日子都沒過上。我不想和父親一樣,只想平淡的過我的日子,但萬事都不隨我願:先是因爲自己不通人情的性格而得罪了一些長輩,被調到遠東任職;才剛剛習慣邊疆的生活,時間就到了1917年。在我21嵗這一年,先是尼古拉二世被拉下皇座,國家杜馬和彼得格勒蘇維埃共同成立臨時政府,然後兩邊互相不滿,其結果是在本年末再次爆發内戰。在預感到之後的日子可能不好過之後,我身邊很多人都悄悄地離開了。正當我妥善辦理好一切事務並向遠在彼得格勒的家人寫信告知之後,就傳來了布爾什維克宣稱接管國家的消息。”

雖然其對爆發的布爾什維克革命并不持堅決反對態度,但是馬里馬普森還是對所謂的“蘇維埃”政府不信任。于是1917年革命發生之後,他就經由陸路來到了中國北部的城市(也是當時中國最大的白俄難民聚集地)——哈爾濱,與大多哈爾濱白俄數流亡者一樣過上了艱苦的生活。

“令我很震驚的是,哈爾濱居然有這麽多我的同胞。雖然聼其他人説過,有人被派到北滿州修建鐵路,也有人借此向中國移民,但其數量不可能有這麽多。經過多方打聽我才知道,原來很多人是跟我一樣,在將要完全變天之前就逃了出來,其中有人大駡“蘇維埃是騙子”“暴亂者”,也有人仍然心繫被囚禁的沙皇陛下,而我卻并不不太關心沙皇今後的生活怎麽樣,我只擔心自己今後的生活會不會更糟。”

很快,時間到了1931年。“九一八”事件之後,日本人迅速占據了東北三省。次年,宣佈以末代皇帝溥儀為“執政”,繼而成立“偽滿洲國”,大量白俄居民的生活變得更加窘迫。爲了方便日本方面更好地管理該地區,僞滿政府開始以低額的價錢招收生活窘迫的俄國流亡者充當打手,甚至向其許諾將出兵重建沙俄帝國。但作者并不吃這一套,由於其做小軍官時有所積纍再加上自己在前往遠東前夕變賣了家裏的閑置物品,作者的生活還算能過得去,而且自己也在不斷打聽國内逃難朋友的消息,於是在得知友人所在地之後,他又開始盤算著前往下一個地方:

“日本人的所作所爲徹底讓我覺得此處不能久留。我將抛棄我的同胞,前往下一個地方。很快,我發出去的信有了回復,我的朋友烏裏揚諾夫(與國内呼風喚雨的烏裏揚諾夫先生不一樣)告知我他正在天津,得知此消息后,我十分興奮。於是在簡單收拾細軟之後(畢竟已經有了經驗),我馬上離開了在中國的第一站。”

到達天津之後,馬里馬普森順利見到了朋友。由於其自身本來是軍官,并且還有朋友推薦,於是作者進入了自己朋友的工作部門——英租界警務処工作。本書封面上的照片就是二人工作時的合照,在小白樓的這段時間無疑是作者逃難途中最快樂的時光,因爲作者寫道:

“小白樓真是我的第二故鄉!俄國辣腸、俄國酒、俄國小吃、俄國服裝店,簡直是逃難俄國人的天堂!另外,拖烏裏揚諾夫和英租界工部侷董事長的老婆的福,我有了一份靠譜的工作,還交了幾個新朋友。”
合照

但好景不長,令作者感到厭惡的日本人于1937年12月占據天津,宣佈成立“特別政府”。作者在聼説了同年發生在南京的日本軍人肆意屠殺中國居民的“南京大屠殺”事件之後,深感不安,終於決定依托英租界朋友的關係從天津經過水路到達美國。

“但願日本人的行爲能夠有所收斂,不過我應該是看不到那天了。因爲我和烏裏揚諾夫準備前往美國,另外,日本人占領之前的天津真是個好地方!”

作者最終定居在美國洛杉磯,結束了漫長而又波瀾壯闊的漂流生涯,并且終身再也沒有回到故土俄羅斯和自己的漂流途徑點所在地——中國。而其原因可能就像他的結尾一樣:

“我曾經生活過的土地不會發生變化,雖然建築和居住者會改變,但我仍然能記起它曾經的模樣;但是正猶如建築和居住者的改變,社會也會改變,所以我不會再去尋找舊時的一切,因爲早已改變。”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