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用咩輸入法
〔普通話/西南官話,雙拼/倉頡輸入法使用者〕
一直以爲香港人用粵拼的比較多,後來發現這套方案可能只是在學術上被認可,市場上並不流行。又因爲囯語敎育在香港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普及,所以使用拼音輸入法亦不占主流。因此,根據立場新聞的這篇報道及知乎問該題下的回答,大多數香港人(澳門情況應該類似)在輸入漢字時還是用的形碼(即字形輸入法),大概包括以下幾種:
- 倉頡輸入法:由於開發甚早,無版權,加上學校會敎,普及度和兼容性很好,幾乎所有的桌面和移動端系統都會預裝的漢字輸入法。但,人會懶,很多人平時都改用速成或其它了。
- 速成:簡化的倉頡,只取首尾兩箇字根。
- 筆畫輸入法:在智能觸屏手機普及之前,在手機端的普及度很高。
- 九方輸入法:同筆畫輸入原理相似。因爲輸入法本身需要收費,所以普及度很低,不過在手機端有一定的市場。
- 手寫板輸入:沒錯,或許大陸 digital native 一代會視其爲老年人輸入法,其使用的比例可能比我們想象得還要高。
其次,據說只要會囯語、懂拼音的港澳同胞都更傾向於使用拼音輸入。我猜測可能的原因如下:
- 漢語拼音相對於粵語拼音更「官方」:這便意味着有統一的標準,有更多的學習資源和兼容性(如 iOS/macOS 的繁体中文輸入法就只有拼音/注音、倉頡、速成和筆畫);而粵語羅馬化方案本身就有很多種,並無一箇「官方」的統一標準(雖然現在大多數時候講粵拼時指得是九三年製訂的《香港語言學學會粵語拼音方案》)。
- 漢語拼音輸入法有更大的市場:幾乎九成以上的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亜華人在輸入漢字時都會使用拼音;在互聨网時代,如此體量的數據讓拼音輸入法変得更「智能」(暫且不論這樣的智能是否一定是好的),這大大減小了輸入漢字(選字時間和精力)的成本。
更多情況下,香港人似乎會混用多種輸入法,比如英文+倉頡+語音/寫字板(不知如何拆字的情況)〔也歡迎香港的朋友評論提供反饋 ^_^ 〕。
就我和香港同事(年過花甲的美國/香港籍華人)的溝通經歷來說,漢字輸入對於他們無疑是件痛苦的事,所以一般情況都用英文溝通。若非要寫漢字,她只有用手寫。當然,寫出來常會是繁/簡/錯字(非別字)混雜,別有一番風趣。
我個人覺得這種輸入法不統一的現象可能在全世界各個國家地區都相當罕見,畢竟很少有語言(日/韓?)需要「輸入法」這種工具,表音的語言在計算機文字処理上有的也只是鍵位排佈的不同(比如英文的 QWERTY 與法文的 AZERTY)。而漢字作爲當今世界上仍被廣泛採用的語素文字,它的特殊性在於「編繹」的過程,也就是說,計算機系統需要通過輸入法這個翻譯媒介/工具來調用對應編碼的漢字。
那我們如何讓計算機知道我們想說什麼呢?只有通過輸入法這個翻譯媒介。但是,每一種輸入法都有自己獨特的、有着嚴密語法規則的語言,你必須要選擇使用哪一種語言來與計算機交流。不過,很多時候這種語言是我們沒有辦法選擇的,比如,一個沒有受到過囯語敎育的香港人是不大可能去学習使用拼音輸入法的。
我們再來看,誰有這箇選擇權(或是說,逼迫人們去做這箇選擇的驅動力)?好似廿一世紀後出生的朋友不太有了。九零前的朋友可能會有,比如電腦進入大陸市場之初,很多人會因爲拼音選字很麻煩而選擇學習五筆或鄭碼。而在互聨网時代,智能拼音可能在日常文本的輸入速率上,已經快過很多形碼了。有趣的是,在香港這箇地方,好像人人都有選擇權(或逼迫人們去做選擇的驅動力):你可以跟老師認真學倉頡,也可以偷懶用速成;你可以學普通話用拼音,也可以硏究自學粵拼;可以直接語音轉寫加手寫,或者乾脆放棄漢字,使用英文交流。這在我看來是非常有生命力和創造性的一種朋克精神。
「選擇權」或「選擇自由」在輸入法這個問題上一定是中性的:對於普通人來說,選擇是否學習使用一種輸入法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成本實在太高。如果我們都受過拼音的學前敎育,使用拼音輸入法是完全沒有任何門檻的(除了 "ü" 需要映射到 "v" 之外)。但另一方面,智能的音碼輸入法(如搜狗拼音),一會帶來很大的隱私問題,比如我們輸入的帳號密碼會上傳到其服務器端;二會在某種程度上「規範」或「引導」我們的用字和用詞,影響我們對漢字、漢語使用的自主性,比如使用「逼」來代替「屄」字避諱,比如首選項會出現當紅的网絡用語,比如會極大程度造成對方言的誤讀等等。(関於形碼輸入法的其它好処,請參攷這裏。)
如果去問大多數漢語使用者,是否在乎或願意擁有這樣的選擇自由,我想絕大多數的答案都是否定的。這也就是爲什麼在乎這種選擇自由的人,在爭取這種自由的人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
雖众寡難敵,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想象一下香港失去它的特殊性而変成另一箇深圳,那麼拼音/注音輸入法將是統一絶大多數漢語使用者與電腦交流的「翻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