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瓦喬(Caravaggio): 《燔祭以撒》
卡拉瓦喬應該是在1604年1月8日完成這幅油畫的。由於藝術家的輝煌才華,在眾多對‘‘燔祭以撒’’的詮釋中,此作品似乎最為動人。
經書中的這個故事被詮釋得明晰且完美,在亞伯拉罕正準備殺死兒子的一剎那間,被天使阻止並向他示意灌木叢中那隻被困的公羊。 畫中以撒的原型身份從未被查證,但後人猜測是來自一個卡拉瓦喬所熟識的人,因為此相貌也出現在畫家的其它作品裡。
儘管畫面構思有它的獨創性,但畫家仍繼承了達芬奇式的金字塔構圖原理。亞伯拉罕的背和雙臂構成的嚴謹對角線確定了三角形的三邊走勢,而他光禿的頭是三角形的頂點。 畫面右邊公羊的頭和左邊的天使則打破了這一整體框架,營造出一種紊亂,讓畫面更具戲劇化。
亞伯拉罕的神色冷酷無情,毫不動搖,和其孩子的表情形成鮮明的對比,沒有同情,也沒有躊躇…… 這裡謀殺兒子的不是一個父親,而是一個遵從戒律,決不會因殘酷宿命而抗爭的宗教信仰狂熱者。他的手握著屠刀正威脅著兒子白皙而脆弱的肌膚。
年輕男孩的面容因驚愕和恐懼而變形,他即將被服從上帝吩咐的父親割喉宰殺。哪個孩子甘心這一出自親父之手的慘酷死亡?在所有十七世紀的畫家中,對面部表情的描繪,卡拉瓦喬的技藝可謂精湛超群。
畫面左邊的天使,形象俊美,氣魄驚人,其右手有力地,甚至是憤憤然地抓住了殘暴老叟的手臂,象徵著上帝至高無上的權利。其實,上帝是想考驗亞伯拉罕的信仰,而並不是逼其殘殺兒子。面對老叟驚訝和憤怒的眼神,天使不但沒有退卻反而意志堅定地用左手指向那隻不幸的,可以讓以撒逃離死亡的贖罪犧牲品: 公羊。
而亞伯拉罕刀下最終的可憐犧牲品就是畫面右邊的這隻公羊,這也為今後的《福音》中得羔羊的犧牲埋下了伏筆。羔羊便像徵耶穌為了救贖一切罪惡,以父親的名義而獻身。
畫家對遠處風景的處理異乎尋常:景物沉浸在空靈的清晨,讓人回想起羅馬鄉村的傳統景緻。儘管日光柔和,卻在地平線上粼粼閃爍,與前景忽明忽暗的光線遙相呼應,也為畫麵點綴出些許自然主義的色彩,而且讓正演繹著人類慘劇的前景更具濃郁的現實主義風格。
儘管卡拉瓦喬在世時間短暫,但他在當時卻享有很高的聲望。這幅精美的作品不得不讓富有的羅馬收藏家垂涎三尺,並認為卡拉瓦喬是米開朗-基羅的真正繼承人。這就說明了為什麼此畫很早就出現在紅衣主教巴貝里尼(Barberini),也就是未來的羅馬教皇烏爾班八世的收藏中。三個世紀後,此畫由夏拉家族在1917年遺贈給佛羅倫薩的烏菲茲美術館,於是它便成為了世人矚目的欣賞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