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NFT才算艺术?
如果早生半个世纪,梵高不可能画出《星空》,因为画中使用的主要颜料合成群青是19世纪中期才普及的新家伙。
如果没有大名鼎鼎的军械库画展,没有策展人和金主撒钱把展览包装成“与《独立宣言》发表相媲美”的盛事,习惯欣赏传统风景画和印象派的美国人,不可能迅速接受梵高。
然而并不是只要用了群青就能画出《星空》,也不是有金主、会包装,展出的作品就一定伟大。
对于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通证)数字艺术品来说,区块链技术就相当于100多年前的合成颜料,DAO以及社交网络上的种种造势就类似于100年前画廊策展人的张罗包装。这么一通操作看似生猛,但并不能回避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NFT艺术品,到底有没有艺术上的价值?
卖一副作品有两种卖法,一种是把它当艺术品来卖,另一种则是当成商业设计。商业设计在内容上针对具体的消费场景、在经济上更期待中短期的回报;艺术创作则更关心人类生活中的丰富与深刻,而不会把经济回报放在首位。
NFT眼下的卖法,更像是在卖商业设计,而非艺术。而如果Web 3的艺术创作者在赚快钱之外还有更大的愿景,还希望建立一个更长期可持续的艺术生态,那就必须有所改变。
最重要的改变是,把NFT还原成一种中性技术实践,不要因为“去中心化”就急着给它赋予平等、自由等神圣的价值标签。
在艺术史上,当然有梵高那样远离中心的画家,但也有巴黎这样的艺术中心,有遍布各大都会的作品经纪人圈子。梵高生前虽然处于边缘,但并未完全斩断和中心的联系,它最终也是经由中心圈子的宣发才为世人广泛所知。去中心化和中心化始终相伴相生,如果彻底消除中心,去中心化也就失去了意义。
剥掉“去中心化”的外衣之后,关于艺术价值本身的讨论,目前在Web 3艺术创作领域仍然非常稀缺。伟大作品并不止是一些价值标签或概念符号,它刺激着我们的感性,回应着我们内心深处的声音,将我们对世界的领会带向某个微妙的境地。无声的作品仿佛洞悉了我们的内心,在替我们每一个人说话。
印象派想替大家说的话是“世界并非无情,世间万物染着我们的情绪”,现代派想说的是,“世界不止染着我们的情绪,而且世界的意义经由我们的情绪才得以被理解和表达”,后现代讲的则是“世间意义,终归虚无”。每个时代的伟大作品要呼应这一代人的生活和哲学,才能受到普遍的认可。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必须要回答,Web 3艺术代表的生活和哲学是什么?
NFT社区通常强调“确权“,但这只是一种商业理念与规则,不是生活哲学。商业规则主要保护的是商业设计,它是数字创作大规模商业化后的客观需求,但和伟大艺术没有必然联系。比如梵高生前就不存在确权问题,因为最早根本没人愿意买他的画。
如果一种商业理念在成效有限的情况下就被鼓吹为生活的哲学,那可以预见必将出现泡沫。许多NFT发行方通过开白来导入初期人流、做大市场需求,然后通过种种方式控制发行量,造成市场紧缺,抬高价格,这本质上都是普通的市场操作,不稀奇。关键在于,被操作的商品本身究竟有多少价值?如果商品本身缺乏相对稳定的公允价值,泡沫就很容易膨胀,普通人就很容易被割韭菜,大多数投资人的热情也会很快冷却。
如果我们希望Web 3艺术品能够有一个相对稳健并且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走向,那就必须更深、更多地去讨论Web 3的艺术价值本身,而不是让价值话语被“去中心化”和“确权”绑架。让确权去服务于作品,但不要为确权而确权。
充分而广泛的价值探讨是艺术繁荣的土壤,有助于更多创作灵感的涌现。而任何一种艺术的价值,最终都离不开现实。即使是在元宇宙里,我们对世界的基本理解(比如空间、时间、精神)仍来自于现实经验。20年前,游戏大师小岛秀夫就已经深谙这个道理。他在制作《潜龙谍影3》(Metal Gear Solid 3)时,曾亲自前往原始森林,在深夜里考察当地的生态和地形,这才有了PS2时代最一流的虚拟战斗体验。
NFT技术让数字时代的创作者能够很容易地为自己的花园建起围栏,但到底能种出怎么样的果实,还是有赖于我们从现实生活中得来的种子、肥料和技艺。
这个现实世界和以前相比变得怎么样了?它的动力和挑战在哪里?Web3创作能提供哪些不同以往的表现方式,能够有哪些更微妙、深刻的表现力?以及我的NFT究竟是艺术品还是商业设计?做成NFT后,我的作品在受众体验上与以前究竟有了何种不同?
让我们更多地聊聊这些话题吧,为了更好的Web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