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面情緒是導致身體或精神疾病的主要原因!

心的碎碎念
·
·
IPFS
·
情緒本身並不是問題,不被覺知和被壓抑的情緒才是問題...

那些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不會真正消失,它們只是暫時被埋葬,待有朝一日以更醜惡的形式爆發。——弗洛伊德 通常,我們對外界的不滿會做出兩種反應,一種是憤怒,一種是悲傷。無論是憤怒還是悲傷,它們都只不過是一種負面情緒,僅此而已。 什麼是情緒?情緒就是念頭的產物。那念頭又是什麼?念頭就是我們透過眼、耳、鼻、舌、身、意對外界一切事物產生了認識以後,對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應。 這些重復的反應形成並加深著記憶。我們每重復一次同樣的行為,記憶的痕跡就會加深一次,重復得越多,痕跡就越深刻,這些記憶痕跡,就體現在我們的慣性思維和日常的行為模式中。我們的感受、語言、行為等等一切,都圍繞著記憶運行。 就像黑膠唱片的溝槽一樣,只要唱針放在上面,唱片就會自動播放。 我們大都以為念頭是一個一個間斷的東西,但實際上,它就像一條流動的小溪。每一天,都有成千上萬的念頭在我們的腦海中此起彼伏,相續不斷。 2005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發表的一篇文章顯示,普通人每天會在腦海裡閃過1.2萬至6萬個念頭,而我們能意識到的念頭,只是其中極少的一部分。在所有這些念頭中,有80%的念頭都是消極的。 如果我們無法深入地觀察這些念頭,就會被記憶所驅使,尤其是那些沒有被意識到的負面情緒。有些人常常會因為一點點小事就大發雷霆,憤怒與仇恨的種子不斷長大,仇恨記憶的溝壑也越來越深,記憶越強,行為就越難改變,這就是業力的束縛和因果循環。 情緒本身並不是問題,不被覺知和被壓抑的情緒才是問題。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嬰幼兒,就會發現,當我們拿走他手中的玩偶時,他會生氣大哭(情緒來了),接著把玩偶再給他,雖然他的臉上還掛著淚水,但是又會開心的笑起來(情緒走了),照樣拿回玩偶開開心心的繼續玩。之前有生氣嗎?哭了嗎?鬧了嗎?他早忘了,他根本沒給那些情緒在自己身體中停留的機會,他根本沒往心裡去,他只是回應著那些情緒,僅此而已。 這就是活在當下最好的、活生生的例子。我們常說“巨嬰”這個詞,其實,我們絕大多數活得像“巨嬰”的人,反而連嬰兒都不如。因為除了身體上的限制之外,嬰兒比我們活得更像一個真正的生命。 他們始終活在當下,該哭哭,該笑笑,該玩玩,該鬧鬧......一切情緒——好的壞的(喜怒哀樂)全部從他們的身體中毫無摩擦地通過,就像褪去的海浪,這就是生命的真諦。 但我們不同,我們之所以沉悶乏味、毫無生氣、充滿矛盾、陷入悲傷和憤怒,正是因為缺失了讓情緒該來就來、該走就走的能力。 我們不給情緒通過身體的餘地,因此它們便不再像海浪般有來有去,而是持續地累積在一起,從而變成一個我們執著的核心。 一旦我們開始執著,能量便無法通過我們的身體,它會積聚在我們的身體中,成為負擔、成為痛苦、成為身體或精神的疾病...... 美國著名的心理咨詢家、醫學博士、著名內科醫生約翰·辛德勒(John A. Schindler)在他的書——《病由心生》中寫道,“76%的疾病都是情緒性疾病”。 不被覺察的情緒通常會透過身體上的病痛向我們發出求救的信號,然而絕大多數時候,因為我們沒有或缺少覺知,所以無法接收到身體向我們發出的信號。 那些累積起來的被壓抑的情緒,逐步讓我們失去理智,讓事情變得失控。即使還沒有達到暴怒的程度,我們的言行舉止中也始終都帶著憤怒的影子,我們始終處於憤怒的狀態之中,伺機而動,總是在等待一個導火索點燃自己的憤怒,即使一點點雞毛蒜皮的事情也會引發我們的暴跳如雷。這樣,我們就能理所當然地對自己和外界說:“我實在忍無可忍......”了。 這一切,我們都可能從未察覺。 當丈夫職場失意,經常被上司數落,不得不忍氣吞聲黑著臉回家時,會將壓抑的憤怒發泄到妻子身上; 當妻子常常不得不對泄憤的丈夫忍氣吞聲時,就將憤怒發泄到孩子身上; 當孩子常常不得不承受無緣無故的憤怒,又不敢做出反抗時,就會將憤怒轉移到物體或比他更渺小的東西之上...... 我常常見到三五歲的孩子以暴力的態度對待小動物,或者暴力地撕扯鮮花和樹葉,抽打街邊或公園的樹木,而他們的父母卻對此行為毫無覺知。 我們可能都正處於這個循環鏈中的某一個環節卻不自知。我們沒有意識到一切都只是因為某個壞情緒的延續,我們沒有給它通過自己身體的機會。 久而久之,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不知不覺地埋下了憤怒的種子,渾然不覺地滋養它長大。於是,我們造就出了一個憤怒的社會。 悲傷亦是如此。當我們不再讓悲傷通過自己時,它便會安心地住在這個身體里,成為“我”的一部分,最終,它會完全成為“我”。 憤怒或悲傷本身,並沒有問題,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它證明我們還活著,還感受著。但問題是,我們不想要這些情緒,這就變成了一個問題。 生命是包容一切的存在,如果我們能透過觀照覺知,生命就是完整的。否則,一個不完整的生命,又怎會有幸福可言呢? 我們總是設法擺脫自己不想要的,我們越是如此,就越是無法擺脫。讓我們一起來玩個游戲: 現在,請大家閉上眼睛,不要去想”檸檬“這個水果;不要去想檸檬鮮亮的檸檬黃色;不要去想用手觸摸檸檬皮的感覺;不要去想檸檬散發的香氣;不要去想檸檬被切開時頓時散發的在空氣中的清新;不要去想舌尖碰觸檸檬汁的酸澀...... 好了,現在我們的腦海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當然是檸檬。也許有人會極力把檸檬想象成西瓜或桔子,但我們不得不承認,檸檬的影子還是會不時地跳出來,更加清晰的印在我們的腦海中。 每一次我們腦海中的“不想要”的,其實都是換了一種方式吸引那個“不想要”的東西。這就是我在吸引力法則中提到的,宇宙只會回應我們的念頭,它才不會理你是不是想要與否。但是,如果我們瞭解吸引力法則,掌握了和宇宙頻率相同的思維模式,宇宙自然就會滿足我們的一切願望了。 業力之所以難以打破,是因為我們在累積了生生世世的業力記憶的驅使下,早已形成了屬於自己的慣性思維和行為模式。在還沒有學會自我觀照的情況下,我們又不斷創造著新的業力,所以才倍顯困難。 可是,既然是念頭,它就是一股會來也自然會走的能量,就像海浪捲起的裙邊一樣,總會褪去。 我們需要做的,只是讓自己學會安靜下來,去觀察,像觀察海浪一樣地觀察情緒,漸漸地,頭腦和身體都會處於靜止狀態。 業力既是記憶,也是行為。記憶和行為彼此成就著。只要我們還被記憶支配著,它就必然會驅使我們做出行為。 我們平時所做的大多數活動都是無意識的,如果我們想讓其變得有意識,就需要觀照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從無意識的活動到有意識的覺知,這中間有一段空白,而這個空白可以用覺知填滿,方法就是用靜止替代行動。 只有當我們與記憶產生一定距離的時候,我們才能純粹、安靜地坐在那裡,沒有想法、沒有情緒、也沒有行動,只有覺知。 可是,如果我們看似坐在那裡,但頭腦中卻不停地跳出這個想法,冒出那個念頭,那麼行動只是接下來的事情,或遲或早。 我們平時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某個理由。我們想從中得到些什麼,或者想對外界展示些什麼,我們所做的一切不是在為自己做事,而是為了...去做,所以就很難堅持。 只要我們是為了...而做,或做自己認同的事,只要是經過了小我的頭腦的衡量和計算,業力記憶就會加深,它的束縛就會更強; 但是,如果我們以一顆虔誠的奉-愛之心去做,則截然不同。我不需要任何理由去做任何事情,我只是因為需要去做而做,這樣的行為就不會增加業力的記憶,也不會受到業力的束縛。 我們與動物之間的存在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動物的存在大多是一種無意識的存在,而我們的存在是一種頭腦的現象。在這個頭腦現象中,99%是無意識的。 正如佛洛依德提出的冰山理論——人的意識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識),但隱藏在水下的絕大部分卻對其餘部分產生影響(無意識)。 唯一能使得那1%可以增長的方法,就是變得有意識。一旦我們可以變得100%有意識,那麼我們就成了一個觀照者,只有先成為一個觀照者,我們才能有覺知的可能。 在覺知中,觀照者消失了,行為消失了,主體消失了,自我中心的意識消失了,除了覺知,沒有任何東西是存在的。覺知是整體,是無為,是超越頭腦無意識的一種狀態,它是靈性進展的終點。 這個世界上,其實並不存在一個憤怒的人,或一個悲傷的人。因為,“我”就是那個憤怒,就是那個悲傷。反之,“我”也可以成為那個喜悅,和那個愛。 作者:一人一世界 如果你也渴望治愈傷痛、讓心靈得以棲息 讓靈魂獲得自由,那麼你的到來,剛剛好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