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發生在映昕家客廳的農藥戰爭,幾點初步亂想
IPFS
我的思考點如下:台灣是二十世紀「綠色革命」成功的典範,所以農藥用量非常驚人,也長期為人所詬病。但先撇開農藥被汙名化的那一面,純粹將它當作商品看待,那拜耳在台灣鄉間遭遇的競爭壓力看來是非常大的!我好奇的是,這些「其他農藥公司」是誰?是興農(台灣另一家由美援扶植成立的農藥大公司)嗎?我猜主要供應商是興農,就想麻煩映昕再回去問問爸爸。興農本身固然是拜耳的在地對手,卻也不只是一家「在地」的公司,根據興農提供資料,它2014年在全球農藥總產值在經銷商階段為567億美元,全球農化品銷售632億美元,市值330億美元,佔全球農化品的六成,說起來也是非常「全球」了。但因為台灣的小農體質,在鄉間發生的這種「送電扇搶客戶」劇碼還是很前現代啊!我也想知道,送贈品送到這樣,是因為農藥一用上了就沒辦法改、客戶黏著度很高是嗎?近年來城市消費者講求有機、友善農法,對生產端的農藥使用行為到底有沒有影響呢?或者這跟其他台灣議題一樣,有很嚴重的城鄉差距呢?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