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苗低接種率與香港政府的小算盤
武漢肺炎肆虐香港已近年半之久,各行各業無論勞資雙方所要面對的的困境均日漸嚴峻,特別是推動香港長久經濟發展的金融與旅行等行業,在全球武肺大爆發之下其從業員更是首當其衝受影響,再加上香港政府的不作為,意圖單靠區區5000大元的消費券去打發小市民(重點是,歷經多月後至今尚未派發!),香港人的生活只有百上加斤。
亦正正香港市民面對如此困苦,對不少不熟識香港的外國人而言,實在難以理解為何香港有著如此低下的武肺疫苗接種率。相較於早一個月開始疫苗接種計劃的英國,只用半年就成功令最少6成人口接種疫苗,遲一個月開始疫苗接種計劃但人口只有約十分之一的香港,至今卻僅僅有2成左右的接種率。
當然,我們可以將此原由,簡單地歸類為市民對香港政府的不信任,或者是恐懼香港所採用的中國製疫苗,但更重要的點,是在於香港政府在疫苗接種的問題上,全盤推卸其應負上的責任,從而推進其背後目的,這才是重點。
不同於英國,以及其他正安排民眾接種疫苗的世界各地,以疫苗接種比率及新感染人數下降的幅度去換取解除部分抗疫政策,香港由始至終都未有正式將疫苗與解除抗疫政策掛勾。
你可能會說:「不是呀,香港政府不是最近才推行食肆四級制嗎?」不要忘記,「四級制」下真正受接種疫苗與否影響的部分,只有「C類別」與「D類別」,兩者與其他類別相比,真正吸引一般大眾的就只有該兩類食肆的營運時間較長,其他差別呢?抱歉,人數上限、客人登記方式等,予其說是「吸引力」,倒不如說是「倒米」之處。而且「四級制」下真正能受惠於新級別的,就只有環境寬闊且人手充足的連鎖大企業,對於佔大多數的香港小食肆根本無法執行。哪請問,接種疫苗與否,有分別嗎?
更甚的是,香港政府由抗疫至疫苗接種,一切政策的考慮出發點並非公共衛生及壓低受感染率,反倒是「政治任務」以中國利益行先。此前封鎖邊境郤未有封鎖中國人自出自入就經已引起大量不滿,即使早前廣州再次爆發武漢肺炎的變種時,香港政府亦無禁止中國人來港之意,拖延良久「慢十拍」才出手。而面對如何控制境內的受感染狀況?從之前多次的「窮人區即時封區,富人區、中國人就只限時檢測」可見一斑。
回到疫苗接種,香港政府在面對民間所指在推行疫苗接種上的不作為,竟敢講出一句「接種計劃開支由政府負責,直接誘因則應由商界提供」,將其該負上的推動疫苗接種責任推向商界,以至以恐嚇手段強迫接種,明言不再引入 BioNTech 疫苗,令香港最終只有未經第三期臨床測試、國外證實無作用的中國製疫苗可供接種(而在疫苗計劃之初所講會引入的「AZ疫苗」就早已消失),變相只令香港疫情變得反復。觀乎香港與新加坡之間的所謂「旅遊氣泡」兩度爆破無法實行,可謂預視了香港將來的狀況。
當全球疫苗接種率上升至可讓各國互通的程度,而香港則因政府的不作為而在抗疫與疫苗等落後十步,影響的不單單是當刻香港的經濟利益,更重要的是會為香港經濟結構從根本上與國際脫節,失去世界各國參與的香港,經濟模式只會變得必須緊靠中國,最終香港只會淪落成為「中國廣東省下的一個小經濟圈」。
一旦香港的經濟不再受到外國的影響下,於本土內推行及執行所有具政治目的的行動時,香港人能自保的方法幾乎無限變零。畢竟,在如今的世界環境下,要在非戰爭方式給予一國施壓的方式,十之有九均與經濟有關,而當香港經濟的重心「中國化」後,外國施壓所代表的力量只會減弱。當然,前提是在香港經濟「中國化」的狀態下,反對中國及香港政府的人尚未餓死……
也許這才是香港政府背後在打的小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