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的旅行需要多大的行李箱?疫情下我”被迫“旅居台湾14
早在去年秋天,就开始筹备今年三个月的台湾之旅。吃早餐的时候心想,要把咖啡机带去才行,不然三个月喝不到浓缩咖啡怎么办。准备晚餐的时候心想,要把削皮刀一起带去,不然给萝卜土豆去皮会很困难。跑步的时候心想,要把全套装备鞋子短裤都带去才行,不然身体会变懒……我列了长长的行李清单。
来台那一天,房东夫妇在轻轨站接我们。”真的假的?两个人三个月只带了一个20L的行李箱?我们还特意腾空了后车箱!“
曾在高雄买过一个33L的行李箱,我在这个箱子中塞过很多家当。带过电饭煲去泰国,以便更好地品尝泰国香米,香米没煮几次,电饭煲却因为太重被我贴上纸条遗弃在饭店公寓。从台湾带走一只煮粥的锅,卖锅的阿嫲说用来做清粥小菜很棒,只是回家后依然最常使用有预约功能的电饭煲煮粥。从日本背回了一堆陶瓷碗盘,那个生产“美”的国度让人购物欲爆棚,我也不得不为了这些美丽的食器换了更大的橱柜。去英国更夸张,本着对中餐的恋恋不舍,带了高压锅;想把最好的风景记录,带了单反的相机架。结果是备受折磨,在伦敦和爱丁堡的车站本来已经晕头转向,还要拖着沉重的箱子在楼梯上狂奔,两个人大吵一架。
出发前的行李箱装的是“安全感”,想要透过熟悉的物品克服身心的“水土不服”,回家时的行李箱装的是“不满足”,想要通过丰富的纪念品弥补旅途即将结束的遗憾。这些贪心让行李箱变胖,让旅途负荷太多的重量。
下定决心轻装上阵。20L的登机箱,在搭廉价航空时节省了托运费,容量限制下的旅途,也被迫迈向了”极简主义“。一月的行李箱装不下我近半年不断添加的清单内容,只能减了又减。咖啡机不带。做饭的工具统统不带。相机、IPad不带。毛衣泳衣、跑步的短裤不带,衣物缩减到最少,冬天的外套只带了一件风衣和可折叠的薄羽绒,夏天的衣物只带了每人两件T恤。
没想到,三个月变成了六个月,靠着单薄的行李箱和公寓极其有限的生活用品,从冬天过到了夏天。没有电饭煲没有电锅也能天天煮饭,没有磨刀石就在阳台地砖上磨一磨,没有咖啡机就用一张滤纸来做美式。穿着长裤跑步也可以多留点汗,衣服少得一个衣柜都塞不满。上山看海多了,逛街购物少了,住在郊区,不是骑车,就是走路,就连悠游卡每月搭乘捷运的次数都是个位数,极简风的MUJI离太远也懒得去了。看到窗外台妹清凉的裙子和短裤,也会心动,不过想到买回来还要背回去,回家的路途坎坷而未知,努力忍住。
三月底房东来了一次,又惊讶了,”你们真的有开火煮饭吗?“ 有啊,那燃气的读数跳得快。只是锅碗瓢盆不多,盐油酱料也收纳进了橱柜,桌面看起来空无一物。
原来可以用很少的物品旅行和生活。就地取材更多地融入在地,物尽其用守护荷包保护环境。商店的东西琳琅满目,随心所欲带走却让家中和心里凌乱不堪。行李箱变小,旅居生活也变轻盈。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