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條不走蘇伊士運河的航線
1942年,留著小鬍子的德國人企圖奪下蘇伊士運河,以控制阿拉伯石油,然而英軍成功守護埃及,阻擋德軍的腳步。
1967年,以阿戰爭爆發,埃及封閉運河,長達八年時間運河無法通行。
2021年,蘇伊士運河面對新的危機,但這次卻與戰爭無關。
一艘台灣公司承租,日本船東製造,註冊在巴拿馬,船員為印度人,載滿許多中國貨物,目標是荷蘭的貨船長賜號,卡在埃及的運河咽喉,徹底展現全球化貿易的緊密結合精神。但這次的運河癱瘓,將帶來每天約96億美元的損失,對所有停擺於地中海與紅海附近的船隻,除了等待疏通以外,必須認真考慮其他方案。
好望角
好望角航線又稱印度航線。大航海時代,葡萄牙探險家從里斯本出發,沿著西非海岸,經過南非好望角,終於發現了新航線前往東方,這條幾乎繞了整個非洲的航線,一直是歐洲與亞洲間最主要的海運通道,直到新的捷徑蘇伊士運河出現,才漸漸不再重要。
但大家想走蘇伊士運河也不是沒有原因,現在從運河到阿姆斯特丹,大概需航行13天,若改繞行好望角,則需花上41天,足足多了28天的旅程,更別論過程需更多的油耗,因此許多貨船仍然停留於紅海與地中海附近,選擇碰碰運氣,祈禱蘇伊士運河很快就能暢通。
巴拿馬運河
如果不想繞過好望角,另一個方案便是改走太平洋,從東亞穿過太平洋,穿過巴拿馬運河,再一路航向歐洲,走一條完全相反的航線。
然而對於像長賜號這般,全長達400公尺的大型船隻來說,是沒有辦法通過狹窄的巴拿馬運河,大型的貨船往往要在美國西岸港口,進行卸貨,改由小型的貨船,或是陸運方式,才能穿越美洲大陸的限制。
北海航線
兩條航線都有其限制,只好再來個第三方案:北海航線
隨著全球暖化,地球越來越熱,北極冰層區域不斷變小的情況下,穿越北極開始變成一條潛在航線,尤其北半球高緯度國家間的貨運,像是俄羅斯就一直大力推廣北海航線。
從荷蘭阿姆斯特丹出發,到日本橫濱港的航線進行比較來看:
走好望角航線: 全長14,448 海浬 (相當80273 公里)
走蘇伊士運河: 全長11,133 海浬 (相當61854 公里)
走北海航線: 全長7,010 海浬 (相當38947 公里)
可見北海航線是其中最短的航道,然而大多數的貨運卻不會考慮這條捷徑,因為北極海的不確定性太高了,除了夏季時期冰層較少外,其他時間須面對突如其來的浮冰與冰山的考驗,要是沒有破冰船輔助,很可能將受困於茫茫北極海之中。
結論:
埃及經過一周的努力後,長賜號終於脫離擱淺,蘇伊士運河已經疏通。
若不走蘇伊士運河,最可行的替代航線只能繞過好望角。在這全球化的時代,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個卡住海運咽喉的"長刺",降低了運輸的效率,影響全球供應鏈,可能造成石油與天然氣價格的上漲,可說是2021最大的經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