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式後第一次回家
由於疫情趨緩,近日終於覓得機會匆匆來回了老家一趟,也順帶更新家人的近況。雖然只是短暫的兩天,但算是和弟妹一起在家過了一個滿是暴雨的父親節,也終於能給媽媽上了炷香。
家裡的擺設乍看是沒變的,封存四個月的房間無可避免地浸滿了灰塵的氣味,使我不斷打噴嚏、流鼻水。這才想起,過去回家時,媽媽都會特地清洗換新枕頭棉被,將床擦過一遍,好讓我們晚上很晚回家時不用再花力氣去打理。家裡少了個人,許多細節過去未被注意,現在才發覺,心底有點沉甸甸的。
雖然看似和離開前一樣,但其實這段時間,爸爸還是默默地把一些用不上的東西給處理掉了。他性格比較粗神經又自我,我們都擔心他一不手下留情,就把小孩們想保存的東西都扔了(我們租屋在外的空間有限,實在不可能放太多東西),畢竟他常常和我們不在同一個頻率上。所幸目前是沒有動到衣服、拼布,還有多肉植物,我和妹妹都鬆了一口氣,本疑惑著他怎麼這麼積極地整理,後來想想,可能整理心情的方式不一樣吧,也就沒太多追問,只是想盡辦法找理由把能留的留下。
傍晚大家聚在客廳泡茶聊天,才知道最近家裡來了個小訪客,是鄰居家的小女兒,因為偶然事件而常常跑來我家客廳找爸爸和奶奶玩。看他們喜孜孜地期待六歲小孩的出現,又怕吵到她睡覺,那種明明很期待、又假裝不在意的神情,頗為逗趣,忘了是在哪裡看到有人寫的文字其中一段,大致意思是這樣:家中有人離世後,長輩會特別期待有新生命的出現,為死氣沉沉的家裡注入活水。也難怪爸爸和奶奶這一兩年時常問我們什麼時候想結婚、要生小孩。
我每次回應的理由大都是沒時間也沒財力去照顧,而且離開職場對女性而言是職涯一大傷害,目前實在無法承受這個代價等等。他們多半是沉默了片刻,然後開始試圖說服我沒那麼嚴重。奶奶這次還說了,如果她不是腳痛,行動不方便,就可以幫忙照顧小孩,其實我媽媽生病時也說過類似的話(雖然她也說養小孩很難,覺得負擔不起就不勉強),因此心裡是有些複雜。當然,我是不可能讓長輩幫忙的,畢竟現在住得遠,他們年紀又大,能安享生活、過得健康快樂就好了,再把這些勞累事丟給他們實在說不過去。
其實,我們在家說話仍時不時會提到媽媽,像是媽媽在的時候會怎麼說、媽媽以前都怎麼想,好像頗為自然平常,但好像又不是真的那麼淡然。躺臥在她最後時光的房間裡,環顧四周,還是不免一陣鼻酸。不得不說,生活裡依舊有很多事物、言語會讓我聯想到過去和媽媽相處的片段回憶,果然「思念」和「懷念」還是不一樣的。思念還是包含著更濃烈的傷感,彷彿巨浪沖擊心頭,而懷念比較像是流水,寧靜而長遠,我想目前的心情還是思念占了絕大部分。
我們在強風暴雨襲擊南部的時候回家,回去的時候依舊沒有減緩。這次回去,相較於過往,他們顯得特別期待與興奮,多了很多過去不會有的行為,說話頻率與相處時間明顯增加了不少,感覺得出來家中兩位長輩的寂寞。比較遺憾的是沒能外出到樹葬的地方看媽媽,也聽說外公的身體不太好,卻因時間、交通中斷而沒能去探望他。然後,希望能好好補償一下父親節,跟家人一起出去餐廳吃飯。
但願下次回家,能把這幾件心事好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