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空間「尋常生活之練習」的命名緣由
先向馬特市的先驅者們問好,我在Matters的首篇,先聊聊寫作空間「尋常生活之練習」的命名緣由。
早早就起心動念想在網路社群寫作,只是我一直沒準備好要寫什麼。加上我被廣泛性焦慮症及憂鬱症困擾很久,文字焦慮又欠缺寫作動力,也許是我完美主義傾向作祟太深,總覺得開部落格一定要有好的文章,就這樣想來想去,點子不少,但始終沒有產出。充分體驗「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這句話。
在請教我的心理師朋友後,友人建議消除文字焦慮的最好方法就是要定時寫,先求有,再求好。先有初步的成果累積,才能建立信心,進而緩和寫作的焦慮。我需要的是放下完美主義,跨出一小步又一小步,才能累積成長遠的旅程,寫出我心靈的風景,也許能藉此讓有跟我有相同煩惱的讀者覺得自己不孤單。
不過,我還是會羨慕那種能大方分享自己想法的部落客,我還無法完全跨過內建的內向性格,所以選擇用筆名(葉宇燦)發表。如果可以不用努力的話,我其實只想用毯子包住自己,在床上滾來滾去當一隻睡覺的家貓。
何謂「尋常生活」?
在此先說明,我所寫的「尋常生活」,並不是指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的尋常生活,而是指沒有被身心症狀困擾的「尋常生活」。我所做的很多身心練習,也是我想找到能跟身心症和平共處,建立屬於自己的正常生活的努力。這篇並不是勵志文,但也不是抱怨文,是想整理下心路歷程。
我也會想如果我沒有憂鬱症的正常生活,能夠有熱情、活力、有能力交朋友,一起為夢想奮鬥,然後可以有正常食慾好好吃飯,心情也是正常地起伏,這是我對尋常人生的想像。
過去好一段時間,我心理上一直都覺得是邊緣人,我很想學習一種尋常人的生活。我有個不快樂的童年,加上我從小一直苦於人際關係,不知道怎麼跟同年紀的孩子交朋友,這些因素也是導致我憂鬱、焦慮的眾多原因。當我跟憂鬱、焦慮學習共存、調適很久,有時都覺得煩,會羨慕沒有經歷過這樣處境的人,那些沒有情緒困擾,擁有很多熱情、活力去實現他們理想和生活的人,這是我現在還做不到的。我光是為了維持心理平衡和平靜不憂鬱的心情就耗費很多心力。
直到近幾年,台灣出版界開始引介國外不少談「內向人格」、「高敏感族」的心理學書籍,我藉著這些書籍回顧我的童年,發現我有很多符合內向性格、高敏感族的特徵,我才逐漸釋懷某種對自身為人際關係所苦的自責。這些「內向性格」、「高敏感族」的書籍都有說明這兩類特質的人在面對主流社會時的適應困難(這些也是容易被憂鬱、焦慮找上的易感性特質),但同時也說明這樣特質是某種「天賦」,要發揮性格的優點,以及學習調適自己如何兼顧自身需求與外在世界的規則,讓性格的缺點影響降到最低。
我很感謝的是過往多年參與成長團體的經驗,透過每周一次的聚會分享,我得以從心理學的知識與實作開始練習我的社交技巧,帶領團體的助人工作者也會引導成員透過各種類型的活動來自我探索。而團體成員間的分享跟回饋,也讓我受益良多。我從這些回饋以及觀察、模仿他人,我漸漸學習到不少待人處事的眉角,也讓我對人際關係的焦慮減緩很多,也比較能自我肯定。
205萬人之一
台灣在健康議題領域著力甚深的刊物《康健雜誌》2021年五月號是《情緒就醫指南》的特輯,全方面報導台灣常見的情緒疾患及就醫建議。總編輯賀桂芬在編者的話〈親愛的,你罹患了這疾病,但你不是疾病本身〉,文中提到:
光是去年一整年,因情緒困擾就醫的人高達205萬人,假設每家都是4口人,受影響的就是820萬人,台灣也不過2300萬人口,三分之一的人是當事人或親人,這數字實在高得嚇人,而這還只是就醫數字。
而我是那205萬人的其中一個。同為一名情緒困擾的求助者,看到那麼多的就醫人數,我突然感到不孤單了。我不是特別的,有很多人跟我一樣為身心健康努力求診、求生。
當情緒困擾者逐年增多,成為社會另一新常態,那一般人更需要學習如何陪伴、傾聽的功夫,因為可能你身邊有親友正在發出求助的訊號,或者正默默低調看醫生治療。我對「尋常生活之練習」的詮釋,同時也表達一種調適心態,我練習著許多調適方式,讓自己對外工作,能正常互動,能融入群體,但同時也保有自我特色。
我在這個網路社群想分享的東西比較屬於我還在這條學習處理內在課題道路上的風景,我不會稱為成功經驗。很多所謂公式化的成功經驗會帶著某種倖存者偏差,這樣的倖存者偏差其實讓狀況外旁觀的他者只看到一條線性的方程式,會忽略很多隱藏的課題,但恰巧有些隱而未顯的課題是需要被留意的細節。
在我學習的道路上,遇到許多生命不同階段支持過我的人,我都很感謝。如果你碰到溫暖、溫柔、真誠、善良、樂於助人和關懷他人的人,有這些正面特質的人在現今社會很難得,請好好珍惜跟她/他們的緣分,與她/他們相逢是幸運也是幸福。
目前規劃的發文頻率是一周一篇,若有空時也會多寫。如果對之後的文章有興趣的讀者歡迎追蹤。同時也請幫我拍手,給我肯定的掌聲。這些正面的支持都是我寫作的動力。
★我在其他平台出沒 V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