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印象伴手禮
「美感」出現在今日視線所及之處,純屬意外。我猜,美感本人應該像掛號掛到100多號的人一樣意外、沒想到輪得到自己。
美感據說是很個人的感受,且深受文化與教育影響。我與這位仁兄的美感也許不是一致的,我不見得同意他的美,但我同意他的醜,這同樣耐人尋味。
曾經有一位台灣鐵粉外籍人士,在一段簡略的黃金比例論述之後輕嘆「您們生長的環境比較少看到,我們從小四處看習慣了(黃金比例的美)。」我想某種台灣普遍存在的美感,或者「不美感」,可能是他唯一喜歡不了台灣的地方。(這位朋友雖然不是jojo第八部男主角那個國家的人,但不遠矣)
講到這裡我要把一個心中存在已久的念頭講出來:我們根本就應該把這個美學形式當成台灣伴手禮紀念品在機場賣,比起古文物或其他瑣碎的產物,台灣美感小物應該才是外國朋友在台灣觸目最頻繁、印象最深刻的優良紀念品。
#七彩閃爍手機來電顯示吊飾,閃得讓人焦慮
#彩繪(但不講究)異文化或別人的作品的馬克杯
#新編累字累詞國語字典(付漢語拼音和習題解答)
#臺灣街景招牌造型手機殼(可反光,夜間走斑馬線實用)
#半糖、去冰、不用袋子、不用統編、沒有載具等刺青貼紙(借了別人的玩笑,謝謝原創者)
這些台灣美感小物,用我認識的小朋友剛剛學到的成語描述就是「五顏六色、五彩繽紛。」
比如LED招牌、跑馬燈或燈光秀,幾乎是一場場照名旗艦館展覽會,彷彿數大便是美,必得極盡人類科技所及的各種顏色,而且最好同時出現大放異彩,外加歇斯底里令人焦慮的閃爍方式,視覺上力求喧囂,展現最近工業成果不遺餘力。
這裡要討論的是,醒目與好看的差距。
我們會用「很特別」、「有設計感」來形容有些看得出來不尋常的事物,這些事物因為超過日常經驗範疇而吸引我們大腦注意,想要多看幾點,不過引人注目真的是美感的直達車嗎?
(我們都可以馬上舉出引人注目但不令人愉悅的例子)(還有引人注目,要看時代流行才能決定加分還是扣分的例子)
又據說美感與開放式的注意力可能有關。某位畫家也時常為我們分析構圖時如何設計出視覺在畫面流轉的效果。這會不會是我們街景美感的秘密?
「奶奶,你的燈光秀為什麼顏色同時用這麼多?」小紅帽問道。
「為了要讓你眼花撩亂啊。」
「奶奶,裝飾品為什麼要做這麼大?」
「因為這樣不管是什麼,你都會想拍照啊。」
噢我的奶奶。
吸引注意力是很有效的營運手段,不過不見得同時是藝術的手段。反正奶奶裡面的大野狼要的是把小紅帽消化掉。
事成之後他會彩繪小屋子的牆壁讓他煥然一新,裡面貼上app知名角色的壁貼,外面提供泳池、盪鞦韆和五彩霓虹燈,並且在入口處蓋一個巨大小紅帽造型的販賣部,銷售…….隨便,外面流行什麼就跟著賣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