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歷史現場」 | 金馬達基金公告no.32

Matty
·
·
IPFS
·
作者們以第一視角,帶我們走進歷史現場。

Matters聚集了來自不同地域的作者,通過他們的筆觸,我們得以走進不同的歷史現場。這種「在場」式的書寫,重要而珍貴,他們幫助我們看見更多元的世界,觸摸到歷史中因為宏大敘事而被埋沒的細膩脈絡。

Matters聯合文藝復興基金會發起的「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已啟動,歡迎有志於非虛構寫作的作者們報名。

公告:本週Matty使用金馬達資金支持了以下5篇優質創作,本週金馬達共支出830LikeCoin。

金馬達基金已全部使用完畢。但Matty將持續支持優質作品,此篇文章獲得的所有支持,也會加入金馬達基金。

同時你還可以通過訂閱Matty的圍爐,給Matters更多的支持與鼓勵。謝謝大家!


1. 旧文|专访《南方周末》创始人左方:炼不成乌托邦,炼成了南方——by@沈於淵

以后南方周末会怎么样,不重要,南周三十年,代表了人心所向,这么多有新闻理想的人过来,在这个旗帜之下,这是它的力量所在。

在自由作者@沈於淵的筆下,南方週末的創始人左方,是更加多元的。他不僅僅是一位中國傳媒的知名人士,更是充滿熱血,畢生追求自由的自由主義者 。在他的帶領下,南方週末劍走偏鋒,在風雨中倖存,成為中國在改革開放以來,最有影響力的報紙。


2. 失敗者回憶錄89:那幾年,文藝的沉思——by@李怡 

新聞是歷史的初稿。沒有真實的新聞,那麼歷史也就是虛假的。真實的世界存在於小說中。

著名作家@李怡,作為文革風暴的親歷者,見證過社會的苦難。五十年前,現實的衝擊讓他決定轉變道路,現今,他用自述回憶的方式,紀錄當年的歷史現場。這一篇是對80年代初中國新寫實主義文學浪潮的紀錄。這波浪潮時間並不長,大概一年左右,就在中共高層的施壓下,由絢爛歸於平淡了。


3. 黃馬甲三週年示威巴黎多人受傷,一中國籍男子被爆頭,腦漿飛濺Bercy——by@蔣不

醫生問我對法國得是個什麼印象。我說雖然我可能被誤傷了,但感覺還不算太糟,畢竟在我的國家可能連示威的機會都沒有。她笑著和我說你如果下次再去拍照,一定記得戴好頭盔,我說一定一定,盡量不再給法國醫療系統雪上加霜。

@蔣不,擁有多重身份,藝術家、情境主義者、選片人等。他以記錄者的身份,描述著11月份巴黎黃馬甲三週年示威活動現場,和自己在被「爆頭」後的驚心救援過程。示威現場的救援組織迅速,更讓他驚奇的是醫生的態度,「她甚至鼓勵我參與下一場示威」,這從側面說明了黃馬甲運動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得到法國民眾的支持,許多人認為示威期間的暴力是對社會結構性暴力可被理解(而不是正當)的回應。他也因此對媒體關於示威活動的報導有了更深刻的認知:獨立媒體更多關注警方濫暴,但與此同時,他們也更需要能夠吸引觀眾的故事和圖像,這種更容易被報道的影像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啟發了進一步的暴力我們不得而知。

 

4. 中朝边境之旅(1)前言:观察时间与空间的双重边界——by@馬特 

世界的崩塌速度总是超乎我们的想象,人自身的命运也如风暴中一叶扁舟聚散皆不由我,即使推迟片刻很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只要没有完全阻止我出发,我就要多走一步是一步 

歷史文化探訪者@馬特行走在世界間,感知著發生在當地的過往、探索著這些過往對當下的意義。20世紀後半葉,戰爭決定了中朝關係,多年後的今天,邊境線上又建造了怎樣的當下呢?


6.索羅門群島的唐人街,為何會成為暴亂襲擊的目標?——by@李易安

政治人物為了擺脫「西方勢力」、增加外交籌碼而轉向中國,但人民卻每天目睹著華人對土地和經濟的掌控,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巨大的貧富差距。

索羅門和台灣斷交後,為何唐人街成為被攻擊的地點?記者@李易安和朋友們曾到索羅門採訪,憑藉著深入的調查和分析,他發現,索國唐人街被攻擊的深層次原因,並不只是地緣政治那麼簡單,更多的,是當地政治和歷史遺緒。


Matty持續挖掘、支持優質作品。此篇文章獲得的所有支持,也會加入金馬達基金,用於支持Matters的優質創作。

你也可以通過訂閱Matty的圍爐,給Matters更多的支持與鼓勵。謝謝大家!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