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誰犯錯誰解決"不是唯一解決方案,方案可以是Plan ABC
今天看Scott adams的loserthink,看到一個解決問題的新鮮角度。
Scott Adams的《loserthink》loserthink是作者Scott Adams創造的一個中性詞,它不含貶義,是眾多思維陷阱的一個總和或者集合。這個工具集裡面包含了很多loserthinks。目的是讓人們辨認自己日常中會陷進去的思維陷阱。
我們都覺得理所當然的是:「如果你made sth a mess,你應該是唯一負責搞定它的人。「即你犯的錯,你搞的事,你應該自行補鍋。相信大家都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出了問題,就應該❗先❗找出犯錯的人,讓他解決。
而在書中看來,這屬於loserthink的一種。(loserthink這詞不含貶義,類似一個包含很多不具效率性/負面的想法一個集合項,或者可看成一個圈圈)書中指出:問題出現,要解決它,其實並不一定需要犯錯的人去解決。
犯錯的人可以不是唯一解決問題的人。書中的例子也很有趣。Scott以媽媽叫他清理房間為例:
媽媽:Scott,你去打掃房間。
Scott:不是我弄的,是弟弟Dave❗(我們下意識的反應總是這樣,提出不是我弄的,彷彿就與自己無關,不用自己清理。)
媽媽:我不是問你誰弄臟房間❗
故事最後,他當然去打掃了。
有意思的是,我們太把「誰製造mess,誰就應該解決這團mess」的想法當回事了。我甚至沒有質疑過,把它當成了唯一真理奉行。事實上,我們的生活里有很多事情都是靠別人幫忙完成的。
例如,小時候和小孩子打架,我犯了錯,是父母替我道歉的才得到原諒。或者是7歲的我吃飯最晚,父母不會因為我吃得最晚這點而叫自己洗碗。那時的我並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不會被責怪。
而長大了,就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了嗎?
是的,我擁有瞭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我覺得這和擁有解決能力與否沒關係的。
」誰製造誰負責「的想法,它的問題在於解決問題的「唯一性」,它的限定條件過於嚴苛,萬一我們找不到製造問題的犯錯者,我們就不解決了嗎?如果犯錯者不具解決能力呢?這樣太沒效率了。
這個想法還有一個問題。當我們負責解決他人製造的錯誤或問題,我們會覺得委屈、難過,受傷,甚至不公平。我們會出現情緒問題,從而對犯錯者產生不滿、遷怒,又或者壓抑情緒,隱忍不發。這不利於自己的工作,想必大家都深有感觸——情緒問題容易引致工作出錯。我們都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情況。
書中指出:解決問題的人要和找到犯錯的人分割。不要在意犯錯者。解決問題需要注入靈活性。不然你會陷入loserthink。
當我們的認知多了一個可選項,瞭解到解決問題的人不具有唯一性,可以是其他任何一個人。我們就不會把【幫助解決問題】或【成為那位解決問題的人】認為是背黑鍋(背黑鍋有很強烈的道德意味,較為複雜,希望等我更有能力的時候,再來討論著這個問題。)。
認知多了一個選項,意味著我們沈浸在受委屈等負面情緒的時間消失了。反而,我們多了可以使用的時間——用來設計更多問題的解決方案,這未嘗不是擴展自己的解決問題思路的一種方法。
It is childlike thinking to insist in all cases that the people who cause problems are the only people who should solve them. A little bit of flexibility can go a long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