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行政区画之【都道府県】
從「大化の改新」開始效仿古代中國建立封建國家,到「明治維新」自力摸索建立近代國家,再到「戦後」重新建立現代民主國家,日本這個國家走到今天,已經經歷了三次歷史性轉變,但是卻並不是每每完全另起爐灶,從當今日本許許多多的地方依然能夠看到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前事物的印記,這種特質在東亞可能是獨此一家。
我第一次感受到這種特質應該是最初看到京都市地圖的那一刻,主城區內棋盤狀的城市佈局十分明顯,幾乎與歷史教科書裡描述的唐長安城如出一轍。看這裡→ 平安京条坊図 + Google Map | 歴史雑談録 能夠發現,平安京時代的佈局和道路跨越千年延續至今。其實不僅是京都這座千年古都,就連日本現在的行政區劃,也能看出許多當初由遣唐使遣隋使們從古代中國帶回來的東西,同時隨著時代變遷,又由日本人施以變化,加入了獨自的全新解釋,最終構成了日本現在施行的行政區劃。如果從中華歷史文化的視點來看日本的行政區劃體系,或許會在各種地方發現有趣的字眼和概念。這篇文章以一位在日本生活的一般人的視點,簡單說明一下日本的行政區劃及其歷史演變。由於我並不是政策或者法律分野的專門,僅以生活中會接觸到的部分為切入點來進行闡述,雖然行文時會儘量考證,但是依然可能出現與事實不符的錯誤說法或者理解,如果有讀者發現奇怪的地方還請移步評論區留言。
登場率超高:【都道府県】
提到日本的行政區劃,估計很多人腦袋裡首先就會冒出這個詞組吧,平時的新聞裡這個詞組也有很高的登場率,所以先從這個概念開始講起吧。
都道府県(とどうふけん)是日本的行政區劃的一部分,也是所謂「普通地方公共団体」中「都」「道」「府」「県」這四個的總稱,包括了日本所有的一級行政單位,地位上來說類似中國的「省」或者美國的「州」。日本所有都道府県都有自己的徽章→都道府県 - Wikipedia,而且如下圖所示,日本在排列全部都道府県的時候是完全按照由北到南的地理位置順序來排列的,即使是東京也要老老實實排在一大票鄉下地方的後面(中國感覺是按照拼音首字母順序排列比較多,但是首都和幾個直轄市一般都會插隊啦)。
Tips:「省」這個字在中國是行政單位名稱(比如最近很火的湖北省),但是在日本就變成政府機關名稱了(比如最近同樣很火的厚生労働省)。兩國對於「省」這個漢字的不同用法其實在中國歷史上都可以找得到參考:元朝施行的行省制度中「行省」就是最高地方行政單位→元朝行政区划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而日本的用法個人覺得來自隋唐時代的「三省六部制」的可能性較大→三省六部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對於都道府県,雖然他們總是被綁在一塊說,但是其實有著不同的歷史,所以下面還是稍微分開介紹會比較有條理。
東京都:沒有名份的實質首都
「都道府県」中的「都」就是「東京都」,作為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的政治和經濟中心,也被當作這個國家事實上的首都→說的好像東京不是日本的首都一樣→對,嚴格來說東京不是日本的首都,或者說日本這個國家名義上沒有首都→首都を定める法律 参議院法制局。日本包括憲法在內的各種法律都沒有明確定義這個國家的首都是哪裡,實際上,東京被認知為日本的首都也是因為各種事實因素,例如天皇主要居住在東京的皇居而不是京都的御所,日本行政機關、國會、最高裁判所全部集中在東京,包括埼玉県、東京都、神奈川県的「首都圈」概念也已經深入人心,以及東京都在經濟上無可撼動的地位等等。儘管做到了這種地步,日本依然沒有給東京一個首都名份,但是給了一個「東京都」的名號。具體怎麼回事,還要從東京的歷史說起。
最開始東京這塊地方叫做「江戸」,徳川家康的家族就是在江戸建立徳川幕府來統治日本的,而這段時期也被稱為江戸時代,倒幕運動之後,明治天皇發佈「王政復古」令,當時的明治新政府在決定以哪裡作為新國家的首都時,政府內部沒能統一意見。江戸派的觀點是,戊辰戦争後全國政局不穩,為了鞏固東北地區以及蝦夷地(後來的北海道)和樺太(庫頁島)的治理,有必要將首都設在全國的中央位置,而反對派主張繼續以「京」(即現在的京都)為首都。明治天皇聽取了江戸派的意見,於明治元年將「江戸府」改稱「東京府」,與関西地區的千年古都「京」相對,表明天皇「東西並重」(潛台詞就是「東邊我也會盯著喔」),穩定偏遠地區的意圖(以傳統的京都視點來看東北地區就算偏遠地區了,北海道和庫頁島甚至幾乎就是未開化地區),這種“遷都”以安定邊疆的做法與明成祖從南京遷都至北京背後的邏輯非常相似。隨後江戸城的主人由徳川家換成了天皇家,名字也從「江戸城」改成了「皇居」,負責政府運作的太政官遷往東京,在京都則設置了留守官,隨後政府機關逐漸移往東京,事實上完成了逐步遷都。但是顧慮到京都人的感情,明治政府一直沒能做出正式的聲明來宣布新首都,自此成了歷史遺留問題,直到今天元號已經改為「令和」,日本的首都究竟是哪也依然沒有定論。
東京府設立的二十多年後,日本政府開始施行帶有地方自治色彩的市制,東京府內一部分經濟較為發達、稅收較為豐富的區域(東京府15區)成立了東京市,但是東京、大阪、京都這三個大都市因為政治上的考慮沒能獲得完整的市權,依然受到其上層的「府」一級的制約(例如這三個市的市長由上一級的府知事兼任而不是由市議會選舉產生)。隨後東京府從隔壁的神奈川県討來了多摩地區,東京市也合併了周圍的一些郡,兩者都進一步擴大了面積,逐漸形成現在東京都的範圍,東京市下轄的區數也從15升為35。1943年正處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日本在内務省主導下開始施行東京都制,廢除了東京府和東京市設立東京都,舊東京市35区直接轉為新東京都下的自治體。戰後日本政府於1947年將東京都35區改編為22個特別區,數月後又新加入練馬区形成了現在的「東京23区」。→東京都の歴史 - Wikipedia 東京市 - Wikipedia 東京府 - Wikipedia。
從歷史上來看,東京都制的實施其實有比較明顯的戰時體制色彩,戰爭時期的日本政府希望強化對東京地區政治和經濟的控制而推動實行東京都制,可以說東京能混到一個「都」的名號還要靠戰爭時期的非常狀態才能在東京市議會獲得通過(1938年内務省就嘗試推進東京都制但是沒能在東京市議會通過,因為這個制度不管怎麼看都是在加強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削弱東京市的自治權)。如果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可能現在這個地方會跟大阪和京都一樣還叫東京府。戰後新頒布的「地方自治法」承認已經存在的自治體繼續沿用既有名稱,所以誕生於戰爭時期的「東京都」依然叫東京都。
現在的東京都範圍如下圖所示→東京都 - Wikipedia。紫色部分是「東京都区部」(所謂的東京23区),由於現在已經沒有「東京市」,所以一般來說"city"意義上的「東京」概念,大概就是指東京23区。紅色部分是東京都內的其他「市」,黃色部份是「町」,綠色部分則是「村」,另外東京都還包括一些離島(比如小笠原群島,即使距離東京都区1000km,島上的住民們卻依然是驕傲的東京都民呢)。即使都是東京都的一部分,東京23区和向內陸延伸的多摩地区感覺也是完全不一樣的,多摩地区靠近23区的部分成為了東京的bed town,雖然人口不少但是白天基本都在東京的中心部工作,晚上才會有人煙。而多摩地区中遠離23区的部分本身就是山地,儘管行政上屬於東京都,但是根本就還是鄉下地方。
東京都因為實行都制,很多地方與日本的其他府県不同。例如一般府県的警察組織一般稱作「xx府/県警察本部」,簡稱「xx府/県警」,但是在東京都則沒有「東京都警」而是另設了「警視庁」(有看過《名偵探柯南》的話應該對這個名字比較熟悉了www)。另外「xx府/県消防本部」在東京都也變成了「消防庁」。公共交通方面,其他地方一般以市為單位管理運營的公共交通機關(例如「京都市バス(bus)」「京都市営地下鉄」是由京都市交通局運營,並不存在「京都府交通局」這種部門),而在東京都則是以都為單位在管理運營公共交通機關→東京都交通局負責運營「都営バス(bus)」「都営地下鉄」「都電(路面電車)」等等。同時在民生方面,東京都全域的生活供水也是由「東京都水道局」來提供,而沒有在各個市&特別区單獨設立供水部門,而在其他地方一般是以市為單位統籌供水工作,比如「京都市上下水道局」。
北海道:總而言之就是很大
北海道也是日本很特殊的一個地方,身為組成日本列島的4個島嶼之一,而且還是面積第二大的,島上卻只有一個「北海道」,比他小很多的九州和四国上都有好幾個県擠在一起,北海道上卻只有一個北海道,所以說北海道是真的很大←強調。
「道」這個字也是廣泛用於東亞儒家文化圈國家的行政區劃名,除了日本,韓國現在也還在用,古代日本效仿唐制將國家劃分為「五畿七道」→五畿七道 - Wikipedia,同時在每個「道」裡也修建了同名的道路,構成了日本最初的道路網絡,從現在日本的鐵道路線命名中依然可以看到千年之前的命名,比如JR的東海道新幹線&山陽新幹線&北陸新幹線,以及南海電鉄運營的溝通和歌山和大阪的南海本線等等。然而日本最開始對北海道並沒有什麼興趣,不僅距離政治中心京都十分遙遠,而且環境惡劣,還有阿伊努族這一言語不通的異族人盤踞在此,一直到幕府時代後期都是只有十分有限的接觸,並且將此地稱做「蝦夷地」,意為「異族人的土地」(感覺跟中國古代稱呼周圍民族叫「蠻夷狄戎」差不多啦)。但是幕府末期俄羅斯在西伯利亞的擴張改變了地區情勢,感受到來自北方威脅的幕府開始積極探索北海道,設立殖民區,明治維新後的新政府延續了前朝的政策,設立了開拓使(看上去像是官名但實際上是一整個機構),並且將名稱改為「北海道」→北海道 - Wikipedia。但是此時的「北海道」只是一個地理名稱,並不是以「道」作為該地的行政單位名稱。當時實際行政部門是「北海道開拓局」,個人覺得這可能是因為當時的北海道並沒有什麼定住人口,言語不通的原住民也不屬於治理對象,政府的活動與其說是治理更接近開發,所以沒有設立單獨的行政機構。
明治政府最初在北海道設立了「函館県」「札幌県」「根室県」這3個近代行政機關,但是由於北海道整體人口過疏,以及人口分布的極不平衡(根室県的人口顯著少於其他二県),並沒能讓県制充分行使機能,所以最後還是廢除了三県設立了北海道庁來行使整個北海道的行政機能。戰後的「地方自治法」承認現有自治體的既有名,於是北海道就保留了「道」這個設定於明治初期,可以一竿子追溯到千年以前的行政區劃名。
由於歷史以及氣候的原因,北海道自從納入日本版圖以來大多數時候都是地廣人稀,雖然擁有日本首屈一指的平原面積但是因為氣候寒冷,不能大規模種植水稻,只能種植一些耐寒作物(比如馬鈴薯)或者種植牧草作為牧場。戰後因為北海道是接納軍隊復員以及歸國的海外僑民的主力地區,再加上陸續發現了很多煤礦,北海道有過一次難得的人口增長期,鐵道等很多基礎設施也都是那時修建的。但是隨著日本的能源結構逐漸轉向石油,北海道依託煤礦的人口增長畫上了終止符,甚至在平成時代開始逐漸減少。在道內,人口也不斷向道庁所在地的札幌都市圈集中,地方的人口減少較為顯著,地方鐵道線路不斷廢線,整體上是不容樂觀的人口情勢。囿於地廣人稀,JR北海道也是JR六社中收支狀況最為糟糕的,也客觀上造成了北海道新幹線的建設進度緩慢。北海道的農業支撐了日本國內很大比例的小麥/豆類/馬鈴薯/乳製品以及肉類,也有培育生產出幾種知名稻米,但是在近年日本不斷與外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擴大本國農產品市場的開放率的背景下,北海道農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北海道異於日本其他地區的獨特自然環境以及歷史發展,使北海道的觀光業近年來蓬勃發展,水產業的發達也使得海鮮成為北海道觀光的一張名片。另外北海道寒冷的氣候以及四面環海的地理位置非常適合大規模數據中心的建設(但是要防地震),同時依託北海道大學的資源,情報關聯產業也頗有起色,但是現狀依然停留在為北海道的年輕人提供更多留在北海道(主要是留在札幌圈)的機會這一防守層面,難以與東京圈競爭去吸引更多全國的人才。
北海道面積之大經常是出人意料的,連接北海道三大城市函館→札幌→旭川的鐵道距離甚至接近連接日本三大都市圈東京→名古屋→大阪的距離,即使僅僅是在北海道之內移動,往往其距離和耗時也是日本其他地方的人難以想像的,畢竟從北海道內A地移動到B地的距離,換在日本其他地區可能已經跨越好幾個県了↓
北海道一道之地其面積相當於十幾個県加在一塊↓
也正因為北海道面積很大,僅靠一個北海道庁來管理全道的話行政上存在困難,因此北海道庁將北海道分為8個「地方」,於各個地方設立了支庁,使得每個支庁的管理範圍大致於日本的其他府県相差不多,但是因為支庁屬於道庁的下屬機構所以每個「地方」並沒有與其他府県那樣的自治權,只能說是溝通整個北海道與下層「市」「町」「村」的一個中層治理機構。
京都府・大阪府:誰能領導関西
首先來介紹一下日本的「府」是怎麼回事。「府」這個字在中國和韓國也是地方區劃名稱中的常用字了,中國唐代設立的「州」和「府」之中,陪都抑或是重要都市會被稱為「府」。日本明治時期導入的「府藩県三治制」中也體現了這一原則,將原先「城代」「京都所司代」「奉行」所控制的區域再編為「府」→府藩県三治制 - Wikipedia。而「城代」「京都所司代」「奉行」則是日本封建時期一些重要區域沒有分封給大名(諸侯),而是由掌權者(一般是幕府将軍)派親信直接治理的一種制度,簡單來說就是幕府要將國家的重要關鍵區域掌握在自己人手上,因此這些「重要地區」到了明治時期基本也依然是日本主要的發達地區,被明治政府編為「府」。隨後的「廃藩置県」→廃藩置県 - Wikipedia以及2次府県統合後,日本的「府」只剩下「東京府」「京都府」「大阪府」這三個,之後東京實行都制改為東京都,現在只有「京都府」和「大阪府」兩個地區以「府」自稱。基本上明治政府分設「府」與「県」的基準就只是地域重要度的差別,並不像「都」和「道」這樣有著獨特的制度設計或者歷史淵源,現代日本的「府」與「県」在實行的制度上幾乎無異,只是名稱上的不同。
而作為日本碩果僅存的兩個「府」,「京都府」和「大阪府」也是非常有趣的兩個地方。首先兩地相鄰,都是構成一般意義上「関西地方」的重要部分,而京都和大阪也是「京阪神」近畿都市圏的組成部分。從全國來看,以近畿圏為代表的関西地方也是日本規模第二大的發達地區,擁有與関東首都圈抗衡和叫板的實力。於是在京都和大阪之間,爭奪関西地方主導權的競爭也一直沒有放鬆。
Tips:順帶一提上圖中的日本八個地方分別造就了日本7大都市圈→札幌都市圏(北海道),仙台都市圏(東北・宮城),東京都市圏/首都圏(関東),名古屋都市圏/中京圏(中部・愛知),京阪神都市圏/近畿圏(関西),広島都市圏(中国),福岡都市圏(九州)。唯一沒有孕育出大都會的就是四国地方了,主要是本身經濟不夠強而且周圍強敵環伺也留不住什麼資源,四国島4県也是日本比較窮的地方之一。另外雖然這張圖裡是這麼畫的但是一般感覺不會把沖縄放在九州裡面啦。
由於我自己就是生活在関西,所以對京都和大阪這兩個地方之間的氣氛也是有比較深的體會,簡單來說這兩個地方就是關起門來誰都不服誰但是他們都很不爽東京而且有點看不起東京和自己以外的地方啦。接下來是地域黑時間
関西人眼中的関東:人情冷漠,利字當先,做事功利,強調效率,大城市病,吸血全國的毒瘤
関西人眼中的関西:熱情好客,有人情味,文化歷史底蘊深厚(古代日本政治中心一直是関西),日本傳統的繼承者和發揚者
関東人眼中的関西:吵吵鬧鬧,缺乏禮節,抱殘守缺不會與時俱進,盛產搞笑藝人(日本的搞笑藝人以及相聲演員很多関西人),關西腔發音好有趣(看猴子一樣的目光)
関東人眼中的関東:全國菁英,日本經濟發動機,日本最發達地區,出了東京全是鄉下
京都人眼中的大阪:一千年前就是我小弟,現在有了點錢,暴發戶,沒文化,外界嘲笑的關西腔實際上都是大阪腔啦,我們京都腔跟他們才不一樣呢,出門咋咋呼呼不講禮貌的都是大阪人,我們京都人屹立於文化頂點怎麼會做這種傷風敗俗的事情→把関西的臉都丟完了
京都人眼中的京都:日本文化正統,千年古都,世界觀光第一,日本國際名片
大阪人眼中的京都:丟掉首都的沒落貴族,歷史怨婦,只會吃老本,不知上進,觀光全靠老祖宗留下來的神社寺廟,甚至還想利用老祖宗的遺產來收稅→古都保存協力税 - Wikipedia→把関西的臉都丟完了
大阪人眼中的大阪:関西經濟發動機,挑戰東京強權的唯一力量,日本未來變革的希望→日本維新の会 (2016-) - Wikipedia
東京人眼中的其他地方:鄉下,窮
大阪人眼中除東京以外的其他地方:鄉下,窮
京都人眼中的其他地方:鄉巴佬,沒文化
總而言之,我個人覺得的話,東京和大阪其實本質上都是商業城市,儘管地域文化上有不少區別但是基本發展邏輯和比較維度都差不多的,屬於在類似的領域互相較勁的類型,經常有種「對面東京有了xxx我大阪也要搞一個差不多的不然就輸了」這樣的感覺(比如東京奧運vs大阪萬博)。而京都就有種遺世獨立的獨特氣質,感覺是接受了自己作為內陸城市不擅長硬碰硬拼經濟的現實,於是想努力成為日本的精神核心,利用自己豐富的文化資源來進行差異化競爭。平常雖然不怎麼跟其他地方爭來辯去,但是內心裡沒準有著全日本最高傲的自尊(「懶得跟你們這群沒文化吵架」)。不僅是經濟上,在大學領域也有聽到「京都大學遺世獨立,不問世事,只管自己修仙,面對咄咄逼人的東京勢力,往往是隔壁的大阪大學站出來給関西撐門面」這種調侃說法,雖然誇張但也不是讓人毫無聯想。
Tips:上次去関東的時候跟一個老爺爺聊天,他說京都人的時間觀念有時候很奇怪。一般人提到「之前的戰爭」一般都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但是京都人說「之前的戰爭」沒準指的是幾百上千年前在京都附近發生的什麼戰爭,他們將其稱為「之前的戰爭(この前の戦争)」。
(果然住在千年古都的都是仙人吧)
另外在首都問題上,除了京都和東京一直沒能分出勝負,拖成了超越百年的歷史遺留問題之外,最近大阪府也在積極推進所謂的「大阪都構想」→大阪都構想 - Wikipedia,倒不是說大阪想成為日本首都,只是想仿照東京都實行類似的都区制度以增強自己的整體競爭力(「對面東京有了xxx我大阪也要搞一個差不多的不然就輸了」←大阪發展指導思想),具體來說就是大阪府改為大阪都、廢除大阪市改為若干特別区這樣,基本就是照著東京都有樣學樣。但是跟當年東京市反對東京都制一樣,大阪都構想也意味著現在大阪市作為「市」的自治機能被消滅,一部分權力需要移交給上層的「大阪都」,所以大阪市對這個構想依然有抗拒心理,同時日本政府以及國會最大黨自民党對於該構想的態度也偏向負面,最後到底能不能真正付諸實施還需要長時間的拉鋸才能出結果。另外有趣的是,如果大阪都構想成為現實,那麼現在的大阪市立大学和大阪府立大学將會合併為「大阪都立大学」,超越「首都大学東京」成為日本最大的公立大學(「最大」指學生數)→你看你看,這一合併不就贏了東京了嗎→Make Osaka Great Again!
另外的43県:他們才是日本的一般日常
照例先介紹一下日本的県制是怎麼來的,這裡還是要回到之前提到過的「府藩県三治制」和「廃藩置県」。在幕府時代,除了一些地區分封給各個大名(諸侯)之外,還有一些地方是幕府直接管理的,類似中國漢代早期施行的「郡国并行制」→郡国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明治新政府將原來的幕府直轄領依據地方的重要度分別改為「府」和「県」,原先由大名治理的地區「藩」依然保留,形成了「府藩県三治制」。後來明治政府為了增強中央對全國的控制,實行了「廃藩置県」,將原先由各個大名治理的地區改為由中央任命官員進行治理,徹底結束了封建分封制度,實現了近代的國家體制。之後又歷經2次府県統合,「府」和「県」的數量有所減少,大致構成了與今天相差無幾的府県版圖。隨後「地方自治法」的頒布讓「府」和「県」擁有了自治權,開始設立府議会和県議会,府知事和県知事也通過選舉產生而非以往的中央任命。
Tips:「縣」作為普遍使用的全國性行政區劃最早大概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時期推行的「郡縣制」→郡县制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而在日本47都道府県中,「県」的數量達到43個,雖然之前也說過「府」和「県」的區別並不大,但是京都和大阪本身就是較為特別的地區,所以剩下的這43県其實才代表了大多數日本人的生活狀態。而在這43県之中,地域格差也比較明顯,比如靠在東京都旁邊,擁有横浜市和川崎市這兩個京浜工業地帯重鎮的神奈川県,其經濟水平並不亞於大阪府,而剛才有稍微提到過的四国4県,就是被周圍大阪神戸広島福岡輪流抽水的同時還要被東京遠程吸血的可憐地方,也是日本4島中唯一沒有新幹線的島嶼,給人印象就是比較窮。雖然話這麼說,但是日本的地域格差,取決於具體的看待方法。如果你主要看高低差,那麼頂點的東京都和其他地方的差距確實很大,但是如果看分佈,除了頭部的幾個發達地區(東京都、神奈川県、大阪府、愛知県等等),剩下來的地方彼此之間差距就非常小,擠得非常密集,看上去又覺得地域格差還算OK。
其實提到日本的地域問題,比起看經濟數據,看地方人口往往會顯得更加深刻,畢竟創造經濟成果終究還是要靠人口來提供勞動力和消費力,人口沒有了,產業和經濟也維持不住。而在人口方面,関東的一都三県(東京都&神奈川県&埼玉県&千葉県)人口加起來超過3000萬,但是很多県的人口只有100萬到150萬左右,島根県甚至全県人口只有67萬,甚至不如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多,在日本人口總體減少的大背景下,「一年少掉一個島根県」已經成為了令人笑不出來的現實。在嚴峻的形勢下,日本各個地方也展被迫開了各式各樣的地域振興活動,比如挖掘當地的觀光資源招攬國內外的觀光客→北海道→現在是武漢肺炎最嚴重的地區,懷疑跟冬季中國客有關,依託當地的特色和名產來發展產業→熊本県,積極與文藝作品合作來引發聖地巡禮→富山県,等等這般。我自己近年也逐漸對「東大名」(東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的簡稱)失去興趣,出去旅行的話更願意去體驗那些不怎麼著眼的地方城市,比如去年去了熊本市、横須賀市以及長崎市,去長崎的路上還在佐賀県停留了一下,儘管上述幾個地方目前都處於人口持續流失的狀態,但是在我看來依然是很有趣也很有魅力的地方,看到的都是那幾個大城市裡不太見得到的東西。日本43県,我幾乎都還沒有去過,有些地方即使在那裏呆過數小時也充其量是「經過」,大概很難說成是「去過」吧,東京以東更是完全沒有踏足。一想到日本還有那麼多有趣的地方我都沒有去過,就不禁對未來感到期待。
如果不是因為武漢肺炎,我這個春休本來計畫去周遊四国島的欸(哦氣氣氣氣氣)
後記
這篇文章主要意在介紹日本的行政區劃制度,主要著力於描述歷史由來和現狀,但是中途就開始不斷有其他內容隨意混進去最後感覺會變得超級長所以先把【都道府県】這一塊單獨做成一篇發出來啦,以後有時間再繼續介紹層級處於【都道府県】之下的【市区町村】以及日本的地方自治制度和大都市制度,作為我在日本生活這幾年對日本社會的一些觀察的思考→那麼這些加起來又要幾篇呢?
日本對我來說是一個很棒的地方,即使現在過了幾年也已經能逐漸看到日本的很多問題,但是我依然沒有改變當初要移民到這個國家的想法。也正是因為我的心態是【移民】,所以我會去主動觀察這個國家與社會,主動了解這裡正在發生什麼,主動去思考這裡今後會是什麼樣子,以及自己如何參與這個社會等等。就結果而言,關注了很多社會議題,了解了很多熱點事件,也對這個國家的基本制度有一定理解與認識,跟其他只是單純來日本賺錢或者學習的人應該是有很大不同了。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