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展側記】函館北洋資料館:展示往日大漁的榮光?抑或掠奪?(上)

蔡凱西
·
·
IPFS
·

在北海道,有一家隨處可見的銀行,叫做「北洋銀行」,在函館,與五稜郭公園僅有一條馬路之隔,位於道立函館美術館的隔壁,還有個市營的「北洋資料館」。

在中港台的歷史教育中,「北洋」並不是個陌生的名詞,清代的「北洋」,係指江蘇以北,約略為河北、山東、奉天等各省的海域,而清末辦理洋務改革,則設立了所謂的「北洋通商大臣」、「北洋水師」,民初的南北分裂,則以「北洋軍閥」、「北洋政府」來指稱與國民政府對立的北方軍政勢力與派系。

雖然1894年,日本與清國打了一場甲午戰爭,清軍的北洋水師,在黃海一戰中慘敗於日本,不過,函館五稜郭旁邊的「北洋資料館」,其實與這場戰爭或中日關係完全無關。

近代日本史上所謂的「北洋」,與前述的「北洋」,其實根本是不同的脈絡。「北洋」指的是北太平洋,範圍大約是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東、西面的鄂霍次克海與白令海的周邊海域。由於水產資源豐沛,大正以降逐漸成為近代漁業重要的遠洋漁撈場域,「北洋漁業」就此應運而生。

函館就是北洋漁業的重要基地,當時有「北洋漁業の街:函館」之稱。1929年,左翼作家小林多喜二所發表的小說《蟹工船》,血汗漁工們就是從函館出港,前往勘察加附近的海域撈捕鱈場蟹( タラバガニ),也就是現今俗稱的帝王蟹。

因為想試著寫某篇歷普的文章,去年就想來看展收集材料,但是為了躲颱風,提前離開北海道,九月初剛好在函館停留的時間很充足,撥個半天來見學也就順理成章。


入館料只需要一百日幣,當天剛好是周日,不少入館的親子團應該是逛完對面的五稜郭,順道過來看展,而隔壁的藝術廳剛好有演奏會,也有從聽完演奏之後流過來的訪客,非假日入館的話應該很安靜。

館內可以拍照,只是像我一樣專程過來的想必是不多,一邊拍照一邊慢慢看,頗引起案內阿北的注意,他很想幫我講解,但是我想自己看,不想被干擾(有問題會舉手,OK?)。

踏進門口就有一隻北極熊,走到更裡面還陳列了海象、海豹跟鳥類等的標本,跟此前在動物園看到會動的實品,印象沒差多少(這幾年被拍到那種瘦骨如柴的北極熊除外),倒是離北極熊不遠處,大玻璃陳列櫃裡的北海獅(日文稱為トド)標本,幾乎每個訪客,看到北海獅將近四公尺的體型,都很難不被驚到。

北海獅的主要棲息的海域就是在北太平洋的鄂霍次克海、北日本海跟白令海一帶,它也是海狗、海豹、海獅物種裡面體型最大的。光這個標本我就看了十多分鐘有吧,因為真的沒看過這麼大隻的海獅。

後來陸續在網走跟留萌,看到有店家在販賣北海獅罐頭跟肉乾,北海獅的肉居然也是食用肉之一,在我這種外國人眼裡感覺很微妙。

因為梁靜茹最近婚變,沒辦法給我勇氣去嘗試吃吃看海獅肉的味道。

動物標本之外,館內別展示了江戶時代的蝦夷地,以近海為主的漁撈活動、明治到二戰前北洋遠海漁業的成立與發展,與戰後北洋漁業再出發與轉型,三個階段相關的史料、漁船模型、漁撈技術的文物與商品。


江戶時期,幕府通過松前藩,介入蝦夷地的漁撈活動,利用蝦夷不出產的稻米,與原住民交易鰊魚/鯡魚、鮭魚,與海獸毛皮等漁貨。

18世紀,面對俄國勢力的南下,先後受幕府之命,前往蝦夷各地從事調查旅行的探險家,除立界碑宣示主權外,對薩哈林、南千島的漁場與航路的開發,亦多有斬獲。例如在箱館從事船運業的高田屋嘉兵衛,受到幕府的雇用,開闢南千島的漁場與航路。

和人對蝦夷地漁業資源的探勘與開發,不但漸使原住民族的漁獵場域受到限縮,原民失去了原本的漁獵空間,生活難以為繼,遂成為和人漁場中的勞動力,陷入嚴苛的役使與盤剝。

從江戶直到明治時代,北方漁獲的向南流通,主要由本州各地的「北前船」負責運輸。運營「北前船」的商人們,一面將稻作地帶的農產品,與酒類、砂糖、鹽、日用品等運往北方,另一方面則將蝦夷地海域所捕撈的海產,沿著日本海運送到瀨戶內與京阪各地,成為貴族或庶民的消費食品。另外像是蝦夷地的昆布,亦曾經由長崎、琉球等地,作為輸出至中國的重要商品。

而時序進入明治,隨著日俄關係的發展,兩國在極東地區的國界消長,也連帶影響了日本對北太平洋漁場的支配與變化。

1875年,日俄簽訂「樺太千島交換條約」,取得千島群島的日本,持續開拓該列島的漁場資源。日後鱈場蟹的撈捕作業,與蟹肉罐頭的製作,就是以此區為濫觴。

而領有樺太的俄國,則不斷排斥日本漁船在此作業,與購買漁貨的權利。直到日俄戰後,南樺太劃為日本領土,兩國繼而簽署漁業條約,日本的漁撈業又逐漸回流至南樺太。不只如此,日本亦利用投標的方式,插足俄屬鄂霍次克海與白令海域的漁場,並在沿岸設立蟹、鮭等罐頭工廠。

漁業權的擴張,使北日本的漁業發展,從過去的「北方漁業」,逐步蛻變為「北洋漁業」。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蔡凱西Cathy Tsai | 蔡凱西 台北人 / 不專業旅人 / 流浪中的學術人 / 研究旅行史與旅行文化的不良歷史學徒/《後綴》假掰文青誌編輯群 在出門旅行、閱讀,與作古的旅記文本中持續穿越 佛系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travelhistorystory 合作邀約:misiaa2001@gmail.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2024年度問卷】略有小成的一年(吧?)

來共此一連憂夢吧:那些年我們看過的瓊瑤究竟有多恐怖

鴉片煙霧吞吐間的王道樂土:我看漫畫《滿州鴉片小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