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开教育的病灶 ——读《吾国教育病理》

LaurenTaylor
·
·
IPFS
在人类置身的大宇宙和小宇宙中,最待开发的富矿不是黄金和稀土,而是女性的才智。

久闻郑也夫老师《吾国教育病理》一书之大名,偶然在图书馆遇见,便取下捧读,带来颇多启发。此书初版于2013年,我看的这本在2017年已是第18次印刷,可见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此书来自郑老师在人民大学的课程《批判的教育社会学》的讲稿。关于课程之名如何得来,他还在前言中借机揶揄了一番。作者直言:写作本书的动力,来自一个超龄愤青的愤懑之情:既愤懑中国教育竟走到今天这步田地,也愤懑教育管理者竟仍在愚弄大众。

严重偏袒权势阶层

在一编“分流”的第二章“教育与发展”中,作者写到:“一个制度建立初始与其延续过程是大不相同的。初始时大家都天真无知地面对,其后则是精心谋划各自的策略。大家都在策划,当然是权势阶层更有优势。中国的特色是,在博弈中,我们的政策缺乏弹性,几乎没有做出任何调整,且严重偏袒权势阶层。”郑老师替大家说出了长久以来不敢出口的话。许志永曾多年为反户籍隔离教育平权而奔走,看了关于他的纪录片后,我才进一步了解“随迁子女异地高考”这一社会的暗疴。在史明智的《长乐路》中,也通过小主人公的故事,向读者揭示了“北京、上海的高考卷比山东这样的高考大省简单得多”的真相。而在上海内部,权势阶层的优势就更直观了。上海高校众多,因此中考比高考更激烈。关于中考的一个常识是:黄浦区的小孩更容易读上普高,而闵行等地学生多、学校少,竞争更激烈。黄浦区人口少,经济水平位列各区第一,房价最高,学校多,出国的小孩多,上普高的分数最低。

颠覆每一种考试

除了“偏袒权势阶层”,中国人还擅于“颠覆每一种考试”——从语文、数学到托福。作者走得更远——“我们能颠覆每一种制度,我们既不是社会主义成功的实践者,也非资本主义成功的实践者,我们太擅于钻制度的漏洞。”读到这里,大家都会会心一笑吧。中国的传统经典教育是理想主义的教育,教育“应然如何”:君子应如何,理想社会应如何……但社会的实际运作法则却与之千差万别,而且往往是背道而驰,这点在吴思的《潜规则》中有具体的描述。当然,也并非只是国人如此。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人们在制度建立中投入的精力和智慧,永远也追赶不上人们在寻找制度漏洞的博弈中的投入。”(p41)

独生子女国策

在第五章“中国传统分流的终结”中,作者指出独生子女国策灭绝了中国社会家庭成员中的教育分流,直接促成了高比例的高考生。然而社会问题总是牵涉到多种因素,独生子女政策虽然不是最好的,但若让家庭内部完成教育分流,恐怕一半以上的女娃被迫迁就男娃,从而失去了宝贵的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作者写到:教育上排斥女性的终结是近现代社会的最大解放和收益。在人类置身的大宇宙和小宇宙中,最待开发的富矿不是黄金和稀土,而是女性的才智

然而在如今的社会,独生子女的弊端已经越来越显著。独生子女家庭是一个个高风险家庭,唯一的孩子就是家里唯一的希望,从小到大,其承受的心理压力就是空前的。生命的早期,他们受到许许多多宠爱,对真实社会的认识不足;没有互帮互助的兄弟姐妹,缺乏日后生存所需的合作精神。独来独往而自恋自怨,在社会下行压力加大的今天,自然容易诱发抑郁症等精神病症。如今跳楼自杀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正印证了这一情况。一部分独生子女和父母(往往是母亲)的联系过于紧密,造成其心智上的晚熟,难以在成年之后独当一面,男性在这方面的问题更严重。说句题外话,现在已经沦落到,研究生在暑假的时候,还要被教育“不要去河里游泳”,回家要向辅导员报备。很难想象,这样的社会如何培养独立的、独立思考的个体。很多人的婚恋观比父辈更落后,择偶比求职还难。日后的赡养也是大问题,一个人赡养极累,势必影响其事业和家庭,我辈到了晚年真不知会是怎一番光景。

创造力毁于“重复”

在第七章“复习与复读”中,作者写到:孔子时代的学习内容是“礼”,强调反复的练习。近现代的学习内容已经转变为认知。认知是富有变化的,本质是创造或学习新的东西。如果教育过度强化复习,是产生不出创新人才的。

青少年时代,很多人有进入“狂飙期”的经历。此时的关注点往往超越自身前途利益,充满怀疑精神,处于没有最终确定性的悬置状态。这一过程看似散漫浪费,实则是奠定一个人智力基础的必由之路。充满好奇的童年期和狂飙的铺张的青春期,保证了一个人日后工作生活所需的知识面。其中少数能将其转化为生活方式的人,就是当代社会中的智者。但如今教育模式中的“复习”,却生生将打开无限可能性的狂飙期,闭缩为乏味无聊的“重复期”。青少年应当不断接触新事物,让新事物带来的愉快和期待感,激励他们不断开展对新内容的探索,而非用重复的内容压抑孩子天性中的好奇心和创造力,用所谓的“十年寒窗”给无意义的“复习”打鸡血。

以兴趣为人生的起点

“狂飙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打造了智力基础,还能让孩子通过广泛探索发现自身的兴趣,并以兴趣为起点,立志从事某项事业。带着兴趣从事相关工作,是不怕他做不好的。从我自身的经历来讲,我喜欢看书,选择了图书馆学、文献学作为我的专业,从大二至今,我广泛阅读了人文社科领域的大量书籍,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价值体系和问题意识。如今,带着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不管是阅读、写文章,还是在相关工作,或者人际交往中,我都能感到趣味,感到同频振动的快乐。找到了核心的兴趣点,围绕其展开的工作或者人际交往,就会舒服很多,减少内耗。

现代人常常面对的一个问题是:温饱解决了,工作无味,生活空虚,该怎么办?在《长乐路》中,主人公选择了礼佛,用信仰填补内心的黑洞。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兴趣是最好的生活调味剂。但有些兴趣是需要技巧的,如弹钢琴、阅读、打球、欣赏歌剧等。如果将兴趣局限在无技巧的活动中,往往会沉迷其中,有些活动甚至是有害的。作者引用了西托夫斯基的话:“人文教育最主要是训练消费技巧,为享受各种刺激做准备。

单一化的根源

如今学历卷上天,高考季各种唱衰本科学历的推文满天飞。究其原因,作者在最后一章说的很清楚了,“大一统打造单一的标准,单一的标准导致激烈的、恶性的竞争。”

挣脱大一统是中国各领域共同面临的问题,教育能率先挣脱最好。

哦,又一本不能再版的书。

推荐阅读

李弘祺《学以为己》

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卢梭《爱弥尔》

2023.7于文图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